米诺斯之谜——克里特文明
在地中海的中部有一个小岛,名叫克里特。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候,克里特岛有位国王叫米诺斯。他建造了一座有着无数宫殿的迷宫,里面通道纵横,进去了就别想再走出来。迷宫的深处养着一只人身牛头的恶兽——米诺牛。为了供奉它,米诺斯对希腊的雅典规定了一项骇人听闻的贡赋:每九年要送七对青年男女来,让凶恶的米诺牛在迷宫里把他们吃掉。
这一年,又是供奉童男童女的日子了,人们在一片哭泣声中,送别这七对不幸的青年男女,并在运送他们的船上挂起了黑帆。雅典国王爱琴的儿子忒修斯为了使同胞不再遭受杀戮的命运,决心和童男童女们一起出发,并发誓要杀死米诺牛。忒修斯还和父亲约定,如果杀死米诺牛,他在返航时就把船上的黑帆变成白帆。只要船上的黑帆变成白的,爱琴国王就知道儿子是活着回来了。
忒修斯领着童男童女在克里特上岸了。他的英俊潇洒引起了米诺斯国王的女儿——美丽聪明的阿里阿德涅公主的爱慕。当她知道忒修斯的使命后,便送给他一把魔剑和一个线球,以免忒修斯受到米诺牛的伤害。
聪明勇敢的忒修斯一进入迷宫,就将线球的一端拴在迷宫的入口处,然后放开线团,沿着曲折复杂的通道向迷宫深处走去。最后,终于找到了怪物米诺牛。他抓住米诺牛的角,用阿里阿德涅公主给的剑,奋力杀死了米诺牛。然后,他带着童男童女,顺着线路走出了迷宫。为了预防米诺斯国王的追击,他们凿穿了海边所有克里特船的船底。阿里阿德涅公主和他们一起逃出了克里特岛,启航回国。经过几天的航行,终于又看到祖国了。忒修斯和他的伙伴兴奋异常,又唱又跳,但他忘了和父亲的约定,没有把黑帆改成白帆。翘首等待儿子归来的爱琴国王在海边等待着儿子的归来,当他看到归来的船挂的仍是黑帆时,以为儿子已被米诺牛吃了,因而悲痛欲绝,跳海自杀了。为了纪念爱琴国王,他跳入的那片海,从此就叫爱琴海。
传说归传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并不相信克里特文明的存在。直到19世纪末,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率领的考古队在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发现了克里特文明的中心。
考古队发掘出了米诺斯王宫的遗址和大量文物。王宫依山而建,占地约二公顷,大多是三层建筑,宫内有浴室、仓库和庭院等。王宫内仓库和手工业作坊占了一大半,人们发现了许多青铜、金银和宝石制成的工艺品,以金项链、手镯等最为精致,彩色陶瓶更是薄如蛋壳。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东部的中间,周围海面风平浪静,不管朝哪一方向航行,几乎都可以见到陆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催生了克里特岛繁荣的商业贸易,并使之成为地中海区域的贸易中心,这样王宫里拥有许多仓库和手工业作坊也就不足为奇了。王宫内还设有供水和排水设备。排水系统安置得非常巧妙,天一下雨,雨水便冲洗下水道,使下水道保持干净;下水道的入口很大,工匠可以在里面进行修理。
王宫千门百户,阶梯走廊曲折相通,一旦进入就难觅出口,称之为“迷宫”毫不夸张。王后的居室内排列着下细上粗的圆柱,地面铺有平整石板,四壁绘有海涛飞鱼、森林彩禽、摇曳着舞姿的少女和国王贵族行乐图。壁画虽历经三千余年,刚出土时颜色却仍十分鲜艳。
在迷宫中,人们还发现了两千多块泥板,上面刻着许多由线条构成的文字,在一些印章和器皿上也发现了一样的文字,后人学者称它为线形文字,至今未能破译出来。这些文字和古希腊使用的文字只有细微的不同,从中可以推算出克里特岛文化和希腊文化之间也许有密切联系。
考古队还环绕迷宫进行了发掘。迷宫四周是一些贵族的府第。有些府第之间还有特别的通道与迷宫相连。考古队在迷宫南面发掘出一所豪华住宅,里面有冷热水管俱全的浴室。在另一所二层楼房地下室里,发现有用青铜门闩拴着的地窖和仓库。
克里特岛主要由村庄组成,宗教礼拜是村社生活的中心,地点在室外。岛上的居民通常住在用木头和灰泥造的单独的房子里。各城市都不设城防,这表明克里特岛人认为自己的海上力量足以保护本岛的安全,而且还表明克里特的各个村社和平相处,因此古代作家把克里特岛称作“伟大、富有、衣食充足”的有福人之岛。
克里特岛上的居民不仅进行农业生产,也进行海上活动。岛上山区森林遍布,提供了建造远航海船的木材。他们驾着单桅海船,满载着埃及的粮食、象牙和玻璃,叙利亚的马和木材,爱琴群岛的银、陶器和大理石,塞浦路斯的铜,自己岛上的橄榄油和陶器,往返于地中海。只要有机会,克里特岛人还大肆进行海盗活动。这两种职业在当时都被看作是极受人尊敬的职业,没有很大区别,只不过是海员获取自己所需物品时可选择的两种方法而已。
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克里特岛上的宫殿突然倒塌。据推测,这可能是附近锡拉岛火山猛烈喷发引起的地震或海啸造成的。约公元前1450年左右,克里特王宫又遭到了人为的损坏。一般认为,是说希腊语的迈锡尼人入侵的结果。从此,希腊人便成了克里特岛的主人,并与当地居民逐渐融合。经过这几番洗劫,克里特文明迅速走向衰落。
“希腊的学校”——雅典民主政治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希腊本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始形成了奴隶制城邦。所谓城邦,就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部分农村地区建立起来的国家组织。城邦大多数坐落在地势较高之处,既可设立神庙以备供奉之用,又可在遭受外敌入侵之时用做防卫、避难之所。当时共有两百多个这样的城邦,最著名的莫过于雅典和斯巴达。
雅典位于希腊的中部,海岸线曲折漫长,并拥有全地中海最繁荣的港口——拜里厄斯。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使雅典的货物如葡萄酒和橄榄油畅销地中海各地。雅典一般公民的生活较其他城邦富裕,因而热衷从事文化、政治活动。公民崇尚自由,讲究人格平等,勇于进取,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的。但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
雅典位于阿提卡半岛,岛上有四个部落,每个部落有三个胞族,每个胞族有三十个氏族。各部落彼此独立,后来由于阶级分化和外来移民,一些贫困的氏族成员被排斥在氏族之外,居民杂居,经常干戈相向。
相传在公元前9世纪后期提修斯联合各部,对氏族部落组织进行了一番改革,史称“提修斯改革”。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一、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废除了先前各城镇和各部落的议事会和行政机构;二、把阿提卡的公民分为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规定只有贵族才能担任官职。雅典城邦的雏形就这样诞生了。然而提修斯改革也造成了贵族专权,一年一任的九名执政官全由贵族担任,贵族垄断了宗教、军事、行政、司法等一切大权。贵族还在经济上残酷剥削平民,通过发放以人身为抵押的高利贷,使许多雅典平民沦为债务奴隶,导致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
公元前6世纪初,随着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出现了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他们不满贵族独掌政治权力的现状,要求推翻贵族统治,实行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改革。同时,下层平民不堪压迫,已经在酝酿暴动。在这种动荡不安的局势下,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梭伦改革”。
梭伦出身于没落贵族,青年时代经营工商业,曾周游地中海周边各地,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又曾荣立战功,声誉颇高,是著名的希腊“七贤”之一。公元前594年,梭伦被选为握有大权的执政官,从此开始了希腊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民主改革。
梭伦改革的内容可分为经济、政治两个方面。
经济上主要包括:一、颁布“解负令”,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取消,因负债沦为奴隶者重获自由,并永久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二、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限制粮食出口,扩大橄榄油输出;实行货币改革,以利商业贸易;奖励外地工匠移居雅典,提倡公民学习手工业技术,并且要求世代传艺。三、承认私有财产继承自由,消除了所有制关系上的氏族残余。
政治上包括:一、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等。按年收入的谷物、油、酒总量分别列为500斗、300斗、200斗和200斗以下四级。第一、二级可任高级官职,第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级则不能担任官职。二、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四百人会议由四个部落各选一百人组成,除了第四等级外,其他公民皆可当选。三、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由所有等级的公民经抽签选出。陪审法庭受理并裁决公民投诉或上诉的案件,对司法有监督和表决权,相当于雅典的最高法院。
梭伦改革使富人政治代替了贵族专权,而且把雅典导向了民主政治和发展商品经济的道路,奠定了雅典繁荣的基础。
然而梭伦改革毕竟明显地倾向于新兴工商阶层,下层平民的最根本问题仍没得到解决。因而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仍在继续。梭伦的执政官任期届满之后,便出国远游。当时雅典的三大派别对梭伦的改革持不同态度:代表贵族的平原派反对,代表工商业者的海岸派支持,代表农民的山地派不满足。公元前560年,一个极富政治野心的贵族——庇西特拉图,依靠山地派的支持,当上了雅典的僭主,也就是以暴力的手段取得统治权的统治者。庇西特拉图统治的三十多年中,继承了梭伦的改革措施,只是执政官和各种会议多由僭主操纵。他和邻邦保持友好关系,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他没收因反对他而逃亡出境的贵族的土地,分配给无地的平民,还给他们发放贷款,以避免高利贷盘剥;他还设置巡回法庭,就地判案,给平民诉讼带来了便利。在庇西特拉图统治时期,雅典的工商业有了长足发展,城市人口显著增加。庇西特拉图还以自己的财产建设、装饰雅典城。庇西特拉图的僭主统治进一步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雅典城邦的繁荣。
庇西特拉图死后,其子继为僭主,骄奢日甚,导致贵族联合斯巴达人,在公元前510年推翻了僭主统治。然而平民又起来反对贵族,赶走了斯巴达人。在这一背景下,出现了公元前506年贵族克利斯提尼的改革。
内容包括:一、以十个新的地域部落代替旧的四个血缘部落。这一举措标志着雅典国家的最终形成。二、建立了五百人议事会,使雅典所有的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最高级的政治事务。每年从十个部落(也就是十个选举区)内三十岁以上的公民中,抽选出五百人来参加五百人议事会。一个人一生顶多只能参加两次,因此,几乎每个合乎条件的雅典公民都有机会参加五百人议事会。五百人议事会又分成十个委员会,各统治雅典十分之一年。每个委员会有五十个成员,每天由一个成员轮值做主席(相当于国家元首)。三、设立十将军委员会,每个部落各选一名,一年一任,委员会中以首席将军权力最大。十将军委员会后来逐渐演变为雅典的高级权力机构。四、制定陶片放逐法,每年公民大会举行一次投票选举,把危害雅典的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得票多者被流放海外,十年后才能回国恢复公民权利。流放无需罪名,唯凭民意,不过公民大会的出席者必须达到六千人,投票才有效。
到了伯里克利时期,雅典富强繁荣,文化发达,历史学家称它为“伯里克利时代”,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时代。
伯里克利(约公元前495-前429年),是希腊著名的民主派政治家,出身贵族,公元前444年以后历任首席将军,成为雅典的实际统治者。他执政期间主张扩大雅典海上势力和平民的权利;大兴土木,修建了雅典卫城和比雷埃夫斯港;加强海军,扩建三层桨座舰达400艘;奖励学术,提倡文艺,一时雅典人才辈出,文化昌盛。同时,他进一步改革政治制度,规定一切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执政官用抽签法产生;公民大会成为最高的权力机构,十天召开一次会议决定内政、外交、战争、和平等重大问题,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能参加;陪审法庭由每个部落在30岁以上公民中用抽签方式各选出60人共600人组成,是最高的司法机关;十将军由公民大会举手选出,是最高的政府官员,统率军队,掌握实权。
为了使贫穷公民出任官职,他规定“公职津贴”制度,并给一般公民“观剧津贴”,以吸引公民参加社会活动,他把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推进到高度发展阶段。伯里克利曾说“雅典是希腊的学校”,这是针对雅典人在文化上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言的。其实从民主政治发达的角度而言,雅典又何尝不是希腊乃至后代国家的学校呢?
尚武轻文的城邦——斯巴达
说过了雅典,我们再来看看和它齐名的斯巴达。斯巴达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面积达8500平方公里,其自然地理环境十分优越:三面环山,中间有一块肥沃平原,欧洛河由北向南,纵贯全境,适于农业耕作。约公元前9世纪左右,多利亚人建立了斯巴达城,包括四个村庄,不过没有城墙,也没有像样的街道。居住于此的多利亚人,被称为斯巴达人。
斯巴达国家形成于对外征服的过程中。据说,斯巴达在攻陷了拉哥尼亚南部的希洛城后,把全体居民变为奴隶,这种奴隶由此叫做希洛人。在征服了拉哥尼亚以后,斯巴达人又向西侵入美塞尼亚。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64年,断断续续共进行了三次美塞尼亚战争。斯巴达几经周折才将其完全征服。所有美塞尼亚国土都被斯巴达人占有,所有美塞尼亚人也都被称为希洛人,沦为奴隶。斯巴达人对希洛人的统治是极为残酷的。他们迫使希洛人穿着标志卑贱的衣服,不许希洛人有任何独立人格的表现。不论有无过错,希洛人每年都要按时挨打,以明白自己的奴隶身份。希洛人中壮实勇敢的青年人,经常在夜晚遭到突然杀害。每年新当选的监察官上任,首先要举行向希洛人“宣战”的仪式,因为宣战之后,希洛人就成为敌人,可以毫无顾忌地屠杀。
残酷的压迫激起了希洛人的顽强的反抗,为了维持对希洛人的压迫与剥削,斯巴达人需要一只强壮的军队。斯巴达人不重视文化发展,也不事生产。除了参与公民大会和相关政治活动外,斯巴达人的生活基本上被军事训练和对外战争所占据,整个国家如同一个大兵营。
斯巴达的男性公民一出生就要过两道生死关:首先,母亲用烈酒给婴儿洗澡,如果他抽风或失去知觉,就证明他体质不坚强,任他死去。第二,抱到长老那里接受检查,如果长老认为他不健康,那么就弃之荒谷。幼儿阶段,母亲训练孩子不怕黑暗、不怕孤独、不计较食物、不啼哭喧闹。男孩7岁开始过集体生活,12岁起不许穿内衣,一年之内只能穿一件外衣,无论冬夏只能赤手光足。晚上要睡在自己编制的草垫上。斯巴达少年,从小就要锻炼忍受肉体痛苦、饥饿、寒冷、黑暗和孤独的能力。他们无需学习过多的字,只要会记姓名、传军令即可。青年男子到20岁时,便正式成为军人。每个男性公民从20至60岁,都必须住在军中,每日参加军事训练,并且不得在家中住宿和用餐。斯巴达军队约40人成一小队,约500人成一中队,组成密集的步兵方阵。军事训练的主要内容是使用武器和操练步兵方阵。
斯巴达的少女虽然住在家中但也不娇生惯养。为了使身体结实,必须学习竞走、格斗、掷铁饼、投标枪,使得未来的孩子在母亲的孕育中时就有结实的身体,以保证婴儿的正常发育,做母亲的也因为身体健康而易于分娩。
斯巴达人的婚姻也很特别,20岁订婚,30岁结婚。婚姻的目的是生育健康的后代,培养出强健的战士和能生育这种战士的健壮的母亲。斯巴达男人在结婚之后,只能在黑夜偷偷地溜出军营,跑回家中同妻子幽会,天不亮就得返回,直到有了孩子,丈夫才能在白天仔细看清妻子的容貌。如果丈夫的身体不很健壮,容貌也不英俊,妻子有权和她钟情的、更优秀的男子生育后代,而丈夫则把孩子视为己出,没有丝毫的嫉妒之情。
斯巴达军队的战斗力在当时希腊的各个城邦中可谓无与伦比。他们在冲锋时队列齐整,伴随着优美的笛声投入殊死的搏斗。出征前,斯巴达战士的母亲或妻子在送别自己的儿子或丈夫时,往往指着盾牌作出这样的临别嘱托:不是携它凯旋,就让它抬着你的尸体而归。
斯巴达人在征服别人的过程中,把被征服者变成奴隶,但也给自己套上了唯恐希洛人起义的枷锁。正是这种恐惧心理,使他们顽固不化地反对改革,甚至由于担心其他城邦危险思想的影响,因而断绝与外部接触和往来,使斯巴达文化表现出极端的落后性。
由于其特有的传统和社会生活,斯巴达人在文化方面的贡献甚小。在美塞尼亚战争结束之前,斯巴达还产生过一两位诗人,也有其自制的陶器和工艺品,可是以后再也没有产生过一位诗人或艺术家。这个希腊最大城邦的都城斯巴达,就像一个大村庄。斯巴达人并不热心于城市的建设,他们坚信勇敢是最好的城墙。
斯巴达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已成为事实上的霸主。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主要希腊城邦,包括科林斯、麦加拉,除了阿尔果斯以外,都被斯巴达纠集起来组成了伯罗奔尼撒同盟,同盟是军事性质的,盟中各邦仍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只是在外交、军事方面听从斯巴达的协调和指挥。斯巴达经常利用同盟镇压境内的希洛人起义,也利用同盟干预各邦内政,支持各邦的贵族统治。
东西两大古文明的碰撞——希波战争
从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起,在亚洲西部伊朗高原崛起的波斯开始大举对外扩张,很快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到大流士统治时期(公元前522-前486),波斯已成为世界古代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公元前513年,国王大流士一世进一步控制了黑海海峡和色雷斯一带,直接威胁到希腊半岛诸城邦的安全与利益。
公元前6世纪中叶,波斯帝国侵占了小亚细亚西部沿岸希腊人建立的各城邦,它们需向波斯当局纳税服役,饱受压榨。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爆发反波斯起义,希腊本土的雅典等城邦出手相助。波斯帝国派重兵于公元前494年镇压了起义。波斯帝国早有西侵野心,于是借口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曾援助米利都,于公元前492年夏,发动了对希腊的战争。
波斯军队的初次进攻遭到了挫败,陆军在色雷斯遭遇当地军民抵抗,半途而退。海军则遭飓风摧毁覆没。次年,大流士一世幻想不战而降服希腊,于是派使者到希腊各城邦索要“水和土”,作为归顺波斯的象征。希腊最大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坚决拒绝了大流士一世的要求,于是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横渡爱琴海,在雅典郊外的马拉松平原登陆。处境险恶的雅典,一面紧急动员,加强戒备,一面派当时的长跑能手斐里庇第斯日夜兼程去两百多公里远的斯巴达城邦求助。这位长跑健将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便到达斯巴达。但斯巴达人却以祖宗规定,月不圆不能出兵为由拒绝出兵。斐里庇第斯苦苦哀求,但斯巴达人无动于衷,斐里庇第斯无奈,只好赶回马拉松复命。
斯巴达人不出兵的消息并没有使雅典人丧失斗志。雅典统帅米太亚得在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客观情况后,决定用精锐重装步兵去袭击波斯的步兵和弓箭手。波斯人未能及时投入主力骑兵,结果不敌雅典军来自两翼的猛击而全线大溃。米太亚得以一万一千兵力打败了十万优势敌军。长跑能手斐里庇得斯奉命奔回雅典报捷。这位长跑能手当时已受了伤,一口气跑了四十二公里的路程,到达雅典时只喊出一声“我们胜利了”,便一头栽倒在地,再也没有醒来。为了纪念他,后人举行了马拉松长跑比赛。
马拉松战役后,波斯人仍不甘心失败。大流士一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薛西斯登上王位。薛西斯为实现父亲的遗愿,发誓要踏平雅典,征服希腊。为此,他精心准备了四年,动用了整个波斯帝国的军力。参加远征的士兵来自臣服波斯的46个国家,100多个民族。希腊方面也加强了各城邦间的团结,积极整军备战。公元前480年春,波斯全军分海、陆两路,向希腊进发。七八月间来到了德摩比勒隘口。该隘口是中希腊的“门户”,依山傍海,关前有两个硫磺温泉,所以又叫“温泉关”。关口极狭窄,仅能通过一辆战车,是从希腊北部南下的唯一通道。斯巴达王列奥尼达率300名士兵迎战。因有通敌者引路,致使关隘失守,300名战士慷慨捐躯。
攻占温泉关以后,波斯军长驱直入,进占雅典城。然而雅典城早已空空如也,原来雅典杰出的海军统帅提米斯托克利把所有的妇女儿童转移到了亚哥斯的特洛辛和本国的萨拉米斯岛上去躲避,所有的男人则乘着战船,集中到萨拉米斯海湾。公元前480年9月,双方在萨拉米斯海面展开决战。波斯战舰虽多,但船体笨重,港窄、水浅的萨拉米海湾限制了它们的战斗力;而希腊人则发挥了战船体积小,机动灵活的优点,一举获胜,扭转了战局,薛西斯匆匆收兵返回亚洲。
第二年,希腊联军在普拉提亚再次以寡敌众,消灭了薛西斯留在希腊的陆军,迅速收复了希腊本土的大部分失地。波斯远征希腊失败,加之帝国内部矛盾重重,被迫退居守势。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则逐渐转入进攻,并乘机扩张海上势力,建立雅典在爱琴海域的霸权。公元前478年,雅典舰队占领赫勒斯滂海峡北岸的重镇塞斯托斯,从而控制了通向黑海的要道。同年(一说公元前477年),雅典联合爱琴海诸岛及小亚细亚一批希腊城邦结成“海上同盟”,因其金库曾设于提洛岛,所以又称“提洛同盟”。加入的城邦约有两百个,其中以雅典为最强。同盟各邦提供资金、船只,组建共同舰队,雅典则实际控制了同盟的金库管理权和舰队指挥权。
公元前449年,希腊海军在塞浦路斯岛东岸的萨拉米斯城附近重创波斯军,至此双方同意媾和。雅典派全权代表卡里阿斯赴波斯首都苏萨谈判并签订了《卡里阿斯和约》。和约规定:波斯放弃对爱琴海及赫勒斯滂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黑海出口)的控制,承认小亚细亚西岸希腊诸城邦的独立地位,塞浦路斯归波斯辖治。希波战争至此结束。
希波战争中的胜利使希腊的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波斯帝国的实力则大大削弱,从而改变了东地中海地区的政治力量对比。
哭泣的雅典——伯罗奔尼撒战争
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前,古希腊两个城邦同盟——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与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为争夺希腊霸权而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导致战后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危机,整个希腊开始由盛转衰。
在近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中,雅典联合大量希腊城邦国家组织了提洛联盟,并成为这个同盟的实际首领。战后,希腊人非但没有把这个同盟解散,而且进一步利用它来扩张自己的海上霸权。它将同盟金库的资金攫为己有,还把其他同盟国当做被征服国,勒索贡赋,派遣军队和监察官,实行军事殖民。雅典的这一行为引起了提洛联盟内部许多城邦的不满。与此同时,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业已形成。雅典的民主政治和斯巴达的贵族寡头政治水火不容。双方都想把自己的政治制度扩大到其他希腊城邦,相互敌对、各不相让。经济上双方为争夺奴隶、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不断发生争端。雅典的扩张政策严重威胁到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海上利益。
公元前435年,伯罗奔尼撒同盟中的科林斯与科西拉发生争端,科西拉向雅典求援。公元前433年,雅典在希伯达海战中出兵援助科西拉,逼科林斯退兵。接着,提洛同盟成员波提狄亚在科林斯唆使下宣布退盟,雅典怨恨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插手,派兵围攻波提狄亚。与此同时,雅典由于不满麦加拉时而依附提洛同盟,时而投靠伯罗奔尼撒同盟的行为,借口收容逃奴而对其实行经济封锁。公元前432年秋,伯罗奔尼撒同盟集会,在科林斯代表鼓动下,要求雅典放弃对提洛同盟的领导权,遭到拒绝。公元前431年3月,伯罗奔尼撒盟邦底比斯袭击雅典盟邦普拉蒂亚,伯罗奔尼撒战争正式爆发。
战争之初,斯巴达军队多次侵入阿提卡半岛,对雅典乡村恣意蹂躏,企图迫使雅典人与自己进行陆上决战,并极力煽动雅典盟邦叛离雅典。雅典执政者伯里克利则采取了坚壁清野政策,一方面把农村人口撤入雅典城和雅典城通往海港的防御墙内,一方面在陆上取守势,海上则采取攻势,派舰船侵袭伯罗奔尼撒半岛沿海地区,鼓动希洛人暴动,逼敌方求和。双方在战争中都蒙受了巨大损失。尤其是公元前430年,雅典城内人口密集,发生严重瘟疫,死者甚众,伯里克利也于次年病死。战争的破坏和苦难,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公元前427年前后,发生了米蒂利尼等盟邦的反雅典起义。城邦内部也发生了党争,雅典以克里昂为首的主战派和以尼西亚斯为首的主和派发生了激烈争斗。
公元前425年,雅典海军占领了美塞尼亚西岸的皮洛斯及其附近的斯法克蒂里亚小岛。公元前422年,双方在安菲波利斯激战,双方主将克里昂与伯拉西达均战死,最后以雅典战败告终。公元前421年,雅典主和派首领尼西阿斯与斯巴达缔结《尼西阿斯和约》。条约规定:交战双方从各自占领地撤兵,交换战俘,保持五十年和平。
然而,战争并没有就此结束。公元前415年5月,雅典由阿尔基比阿德斯与尼西阿斯等率领战舰130多艘,轻装步兵1300人,重装步兵5100人,出征科林斯殖民地西西里。阿尔基比阿德斯到达西西里后,国内政敌以渎神罪的罪名将他召回雅典受审。阿尔基比阿德斯于回国途中叛逃斯巴达,并向对方献策挫败雅典。斯巴达采用了他的计策,于公元前414年出兵西西里。由于尼西阿斯优柔寡断、指挥不力等原因,最后于公元前413年9月全军覆没,尼西阿斯被杀。斯巴达又加强陆上进攻。公元前413年,斯巴达军大举入侵阿提卡,并长期占领德凯利亚(雅典城北部),破坏和消耗雅典力量。这时雅典的农业生产完全瘫痪,还发生了两万名奴隶逃亡的事件。
西西里之战后,雅典渐失海上优势,其盟邦相继叛离。国内还发生了推翻民主政体的政变,建立起了贵族寡头统治。不过很快雅典就恢复了民主政体,力量有所回升。公元前411年—公元前412年,雅典海军接连在阿拜多斯和基齐库斯打败斯巴达海军,并在公元前408年收复了拜占庭,重开黑海航道。斯巴达则得到波斯援助,增建舰队。公元前405年,斯巴达海军在赫勒斯滂海峡终于全歼雅典海军,之后斯巴达大将来山德挥兵从海陆两面包围雅典城。在饥饿和绝望中的雅典,于次年宣告投降,被迫接受屈辱的和约:解散提洛同盟,参加伯罗奔尼撒同盟,拆毁长墙工事,只保留12艘警戒船。长达二十七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了,斯巴达取得了希腊霸权。
战争给希腊世界带来的灾难是空前的,小农经济与手工业者破产,大奴隶主、大土地所有者、投机商人和高利贷者乘机而入,大肆兼并土地,聚敛财富和奴隶,中小奴隶制经济逐渐被吞没,代之而起的是以大地产、大手工业作坊主为代表的大奴隶主经济。大批公民的破产使兵源减少,城邦的统治基础动摇。不满富人和豪强统治的贫民在斯巴达、科林斯等城邦先后掀起起义的浪潮,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进一步加速了希腊城邦的衰落。斯巴达称霸于全希腊后推行其寡头统制,也引起了各国的强烈不满,许多城邦起兵反抗,伯罗奔尼撒同盟趋于瓦解。公元前3世纪前半期,希腊境内战火不绝,各邦力量在内耗中衰落下去,最终被早已对其觊觎已久的外敌马其顿所灭。
亚历山大——“四海一家”的君主
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希腊诸城邦大伤了元气,与此同时希腊北部一个贫瘠落后、默默无闻的城邦——马其顿却逐渐强大起来。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军队大败希腊联军于喀罗尼亚城下,确立了在全希腊的霸主地位。马其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东方的波斯及其他文明世界。公元前336年,马其顿王腓力二世遇刺身亡,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登上王位,时年20岁。他决心继承父业,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遗愿。
亚历山大(公元前355-前323)才智卓绝,勇武过人,13岁时就师从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接受系统的希腊文化教育。他潜心研究兵法,16岁起随父出征。在著名的喀罗尼亚战役中,18岁的亚历山大任副统帅,指挥左翼主力取得辉煌战果。亚历山大继承王位之后,即着手仿效希腊人的制度,实行政治、军事改革,削弱氏族贵族的势力,加强君主的权力;改革货币,奖励发展工商业;最重要的是军事改革,他创立了包括步兵、骑兵和海军在内的马其顿常备军,将步兵组成密集、纵深的作战队形,号称马其顿方阵,中间是重装步兵,两侧为轻装步兵,每个方阵还配有由贵族子弟组成的重装骑兵,作为方阵的前锋和护翼。亚历山大通过这些改革,使马其顿的军事实力更加强大。亚历山大在进行了充分准备之后,首先出兵,扑灭了马其顿和希腊各地的反叛硝烟,巩固了专制王权,然后便着手实施其父的远征波斯计划,以攫取东方的财富。
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和希腊各邦的联军,包括步兵3万人、骑兵5000人和160艘战舰,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向波斯进军。虽然亚历山大所率领的军队规模对于统治西亚和埃及的波斯帝国而言不算庞大,但是当时的波斯帝国已经衰弱,大流士三世昏庸无能,政治腐败,内部矛盾重重。亚历山大以快速的攻势轻易地征服了小亚细亚半岛。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的军队在伊苏斯大败波斯军队,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落荒而逃,王室眷属被俘,损失步兵、骑兵约10万人,辎重全部丢失。
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又挥师南下,沿地中海东岸前进,攻占叙利亚,未经一战进入埃及,被埃及祭司宣布为“阿蒙神(埃及太阳神)之子”,他自封为法老。联军在尼罗河口兴建亚历山大城,该城由亚历山大亲自勘查设计,作为继续东征的后方基地。
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回师西亚,借道腓尼基向波斯腹地推进,与波斯军主力决战。10月初,在底格里斯河东岸的高加米拉以西与波斯军主力对阵。亚历山大以不足5万骑兵,将号称百万、且配备战车战象的波斯大军彻底击溃,大流士三世狼狈逃窜,后被其部将谋杀,古波斯帝国及阿契美尼德王朝就此灭亡。随后,马其顿军队征服了波斯的全部领土,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建立起来。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军由里海以南地区继续东进,进军中亚,经安息(帕提亚)、阿里亚、德兰古亚那,北上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到达巴克特里亚(大夏)和粟特。大军遇到了当地居民的激烈反抗,亚历山大在作战中也数度负伤。为了加强对广大征服地区居民的统治,亚历山大在多处兴建城垣要塞,这些要塞也以亚历山大的名字命名,并留驻守军。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率军侵入印度,在印度河谷建立了两座亚历山大城,迅速占领了西北印度的广大地区。他还想进一步征服印度的心脏地带,向恒河流域进发。但是由于印度人民的顽强抵抗,加之疟疾的传染、毒蛇的伤害,而且经过多年远途苦战,兵士疲惫不堪。兵士拒绝继续前进,要求回家。亚历山大不得不放弃东进计划,于公元前325年7月将大部队撤出印度。分两路西返,一路在海军将领涅阿霍斯的率领下取海道由伊朗海湾入波斯湾;一路由亚历山大亲自率领,从陆路经卡曼尼亚沙漠而归。公元前324年初,两路大军会师在巴比伦境内的奥皮斯城。由于长途跋涉,亚历山大的部队损伤极大,将近十年的亚历山大远征,终于结束了。
亚历山大在征服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埃及,北及伊朗高原至中亚,首都设在巴比伦。为了笼络人心,亚历山大推行了带有东方特色的统治政策,不仅保留一部分波斯帝国的地方行政机构和官员,而且还吸收了许多亚洲人加入马其顿军队。为了谋求与东方民族的和解,亚历山大还推行所谓的“欧亚联姻”政策,他亲自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都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同日参加婚礼的多达一万对。
亚历山大的征服野心并没有因为帝国大业的成就而有所减退,他计划侵入阿拉伯与波斯帝国北面的土地,还想再次入侵印度征服罗马、迦太基和地中海西岸地区。但是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死于恶性疟疾,由于死亡的突然降临,亚历山大未明确他的接班人,导致争夺王权的激烈斗争。将领们纷纷自立为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马其顿王国从此分裂为若干个希腊化的国家。亚历山大庞大的帝国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三年。
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亚历山大以后,希腊文化依然在亚洲得到不断传播。历史学家称此现象为希腊化文化,将从亚历山大起到埃及被罗马征服为止这一段时间(公元前323-前30),称之为希腊化时代。这一时期,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和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亚历山大的东征,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通路。他在东方建立的几十座城市,都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至今仍是埃及著名的大海港。
圣火点燃——奥运寻根
对现代人而言,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竞技体育的一大盛会。回顾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
据古代希腊神话传说,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天神宙斯主宰着天地万物。希腊人为了表达对宙斯的崇敬祈求,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奥林匹亚举行盛大的祭祀,同时还要进行短跑竞赛活动。到公元前776年时,希腊规定每隔四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一次竞技大会,也就是运动会。这就是最初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实际上,奥运会的起源除了祭祀神灵外,和古希腊的社会情况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元前9—公元前8世纪,希腊氏族社会逐步瓦解,城邦制的奴隶社会逐渐形成,200多个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体育作为培养能征善战士兵的有力手段,就得到了长足发展。后来,斯巴达王和伊利斯王签订了“神圣休战月”条约。条约规定:奥林匹亚是神圣的无战争区,任何人不得将战火引入奥林匹亚;奥运会举行期间,所有作战方必须实行休战,违背此原则,就是对神的背叛,各城邦均有权对背叛者进行制裁。于是,为准备兵源的军事训练和体育竞技,逐渐变为和平与友谊的运动会。
古奥运会先后设立了24个比赛项目。除了那些犯叛国罪和对神不敬的人,每个有气力、身体灵活的希腊公民都可以参加比赛。前十三届仅有一项200码(约180米)短跑,赛期也只有一天。第十四届至公元前704年的第十七届,逐渐增加了中跑和长跑。第十八届起有了摔跤和五项全能比赛。当时的竞技规则与现在不同,十分有趣。比如跳远时,运动员要双手各持一只石制或金属的哑铃。古希腊人认为手持哑铃有利于双臂摆动,可增加腿部蹬地力量。比赛时还有音乐伴奏,一名长笛演奏者身穿长衫,站在跳远沙坑旁的高台上,伴随运动员的跑跳节奏,吹奏相应的乐曲。计算成绩非常简单,不需专门工具,由裁判用自己的脚掌度量。最受观众欢迎的则是驾着马车赛跑的项目。比赛时,众马奔腾,车轮滚滚,尘雾飞扬;观众的欢呼声伴着隆隆的车声、骏马的嘶鸣,方圆数十里都能感受到那热烈的气氛。因为这种比赛,需要自己有马,又要接受专门训练,所以参加的往往是贵族的代表。
古奥运会对优胜者的奖励在比赛结束后进行,仪式相当隆重。前六届奖给冠军的是一头羊。第七届起增加了庄严的授冠仪式,由主办者将奥运会花冠戴在优胜选手头上。花冠用橄榄枝条编制。古希腊人认为橄榄树是雅典保护神雅典娜赐给人间的至宝,象征着吉祥与幸福。编制花冠要求非常严格。必须由父母健在的童男,用纯金刀从宙斯庙旁的橄榄林中割下枝条,插上棕榈叶,粘上彩色毛织品,精心编制。此外,获一次冠军者,可在运动场墙壁上镌刻自己的名字;三次夺冠,雕塑家就会找上门来,为你塑像,使其立于宙斯庙之侧。优胜者还能获得物质、金钱等奖励。
夺冠更是城邦及家庭的极大荣耀。第七十七届古奥运会得胜者埃克萨涅特回到家乡时,三百名青年骑着雪白的高头大马出城相迎。有位老者,因他有两个儿子同时胜利归来,竟极度兴奋地死在儿子怀中。
古老的运动会还树立起了一种优良的运动作风,优胜者得到最高的荣誉,受到普遍的尊敬;而那些在运动会上使用不正当手段进行作弊的人,则要被立即赶出竞技场,遭受大家的耻笑。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古代希腊生活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事件,即使在外敌入侵的时候,也是如此。竞赛期间是希腊全国性的节日,每个希腊人都把能看到奥运会当做一生中幸福的大事。
希腊的各个城邦,因为这一全国性的运动会,加强了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此外,运动会还促进了希腊文化艺术,特别是雕刻艺术的发展。希腊著名雕刻家迈伦塑的掷铁饼者,肌肉健壮,线条流畅,准确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青年运动员在掷出铁饼前一刹那间的紧张状态,被誉为不朽的艺术珍品。
古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一共举行了293次。公元前338年,希腊与马其顿王国交战,马其顿获胜,并逐渐吞并了希腊。古奥运会虽然如期举行,但已经大不如前。公元前146年,希腊又遭罗马帝国侵占。罗马皇帝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斥奥运会为大逆不道;公元394年又发布一道法令,彻底封杀了古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中断了一千五百多年。后来,经过法国人顾拜旦的倡议和努力,公元1896年,奥运会又在雅典恢复了。此后仍然是四年一次,分别在不同的国家举行,而且参加者也不再限定为希腊人。如今,奥运会已经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体育盛会。每隔四年,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们会集在田径场上,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竞争拼搏,传递着人类大家庭的和平和友谊。奥运会又成为了人类和平友谊的盛会。
荷马和《荷马史诗》
传说在古代希腊,有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背着七弦竖琴飘游四方,把自己的诗吟唱给大家听,以此来换取食宿。他的诗讲述了许多希腊光辉灿烂的历史事迹、神话和传说。老人是个瞎子,所以没有用笔写下那些锦绣珠玑般的诗句。然而他死后,伟大的诗篇却流传了下来,并诉诸文字。诗篇以老人的名字命名,被称为《荷马史诗》。生前的老人穷困潦倒,而他死后,却有九座城市争着做他的诞生地。正如诗中说的:“九城争夺盲荷马,生前乞讨长飘零。”
《荷马史诗》的历史背景是公元前21世纪末一场历时十年的战争。战争在古希腊各城邦和小亚细亚的特洛伊人之间进行,关于战争的起源有一个传说:在斯巴达国王墨涅拉斯举行的一次宴会上,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爱上了主人的妻子——美丽的海伦。海伦随帕里斯私奔,还卷走了许多财宝。这激起了希腊人的愤怒,他们推举墨涅拉斯的哥哥阿伽门农为首领,组成希腊军,远征特洛伊城,以惩罚海伦的不忠,帕里斯的不义。尽管希腊人在数量上大大多于特洛伊人,但特洛依城被围困十年才被攻破。史诗不仅描写了古希腊社会中的种种人物,而且还有无数天上、地下和海里的神仙鬼怪,真是无奇不有。
《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组成。《伊利亚特》由约一万五千行诗句组成,包括二十四篇,讲述了战争最后一年里的五十一天里的故事。希腊人里有一个最勇猛的英雄阿喀琉斯,他是一位希腊国王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小时候,他被母亲抓住脚后跟放到冥河里浸洗,全身除了没沾河水的脚后跟外,刀枪不入。战争中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恃势当众辱骂主将阿喀琉斯,并夺走了他的女俘。阿喀琉斯辱愤交加,退出了战斗。特洛伊人就在这时候直冲希腊人的军营。正在危急的时刻,阿喀琉斯的战友帕特洛克罗斯穿戴了阿喀琉斯的甲胄挥军前进。特洛伊人一见阿喀琉斯的甲胄,以为他本人来了,立刻向后溃退。但是,当帕特洛克罗斯逼近特洛伊城门时,出色的特洛伊英雄赫克托冲杀出来,杀死帕特洛克罗斯,夺去了阿喀琉斯的甲胄。阿喀琉斯非常后悔,愤而出战,为亡友复仇。火神兼铁匠赫斐斯特为他铸造了一副举世无双的甲胄,阿喀琉斯披挂上阵,在战斗中所向披靡,杀死了许多特洛伊勇士,连战神阿瑞斯也没被他放在眼里,终于杀死了赫克托,并把他的尸体拖在马后奔驰。赫克托年迈的父亲前来赎回儿子的尸体,为赫克托举行了盛大的葬礼。最后由于太阳神阿波罗从中作梗,敌人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脚后跟,一代英雄就这样死去了。
《奥德赛》由约一万两千行诗句组成,包括二十四篇,描写伊大卡国王和远征特洛伊的将领奥德修斯在回国的路上历经艰险,在海上十年漂泊的奇遇。有一次,大风暴把奥德修斯和他的同伴卷到独眼巨人的岛上。巨人吃掉奥德修斯同伴中的两个,把剩下的人关在洞窟里,洞口堵上一块大石头。奥德修斯用酒灌醉了巨人,又趁巨人醉卧的时候烧瞎了他的独眼。巨人受了伤,怒不可遏,赌咒不放一个人走出洞窟。但是早晨他必须出去放他的羊群。奥德修斯把每三只羊系成一排,底下缚上一个同伴;他自己抱住一只羊,让茸茸的羊毛遮着他的双手。瞎了眼睛的巨人站在洞口依次检查,奥德修斯和他的同伴却平安地离开了魔窟。他们还曾从一个小岛经过,岛上住着一种人身鸟足的女妖,这些女妖歌声美妙动听,路过的航海者常常被她们的歌声迷惑而触礁身亡。奥德赛为了不受女妖的诱惑,下令船上除他以外的所有人都用蜡把耳朵堵上,再把他自己牢牢绑住,这样他们才顺利地过了小岛。
奥德修斯运用智慧和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这时伊大卡国内许多年轻的贵族正在千方百计欺骗奥德修斯的忠实的妻子,但王后忠贞不渝。奥德修斯改扮成乞丐回来,在贵族们的比拼中,战胜了他们并将他们杀死。奥德修斯和久别重逢的妻子相拥而泣,并在伊大卡人民的拥戴下重新做了国王。
《荷马史诗》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而且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史诗反映了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历史,因此这段历史时期也被称为“荷马时代”。
照亮世界的思想——希腊哲学
古希腊哲学不仅是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方哲学的本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早产生的哲学流派,是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在小亚细亚出现的米利都学派,其代表是泰勒斯(公元前624-前547)和阿纳克西曼德(公元前610-前546)。他们根据对自然的观察,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是物质(水或空气),而不是神的创造。米利都学派的思想包含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他们力求从自然本身去解释自然现象,开创了一种与神话和宗教根本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继米利都学派之后,赫拉克利特表达了他的唯物哲学观,他认为:“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照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思想中还包含闪光的辩证认识。他的著名格言“一切皆流,一切皆变”、“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都是对辩证法的极妙说明。
色雷斯阿布德拉城人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9-前370)提出了以原子论为基本内容的唯物论哲学。他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物质,内部无空隙,不可再分,它构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原子和原子之间只有量的多少,无质的差异。原子论把唯物主义思想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摆脱了过去唯物主义把世界本原归为空气、水的感性色彩。德谟克利特的虚空是个更具创造力的概念。他并不认为原子充满宇宙,而认为在原子与原子之间、原子集团和原子集团之间有很多空间,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条件。因为空间只有处于虚空状态,事物才可置身其中。虚空中的原子运动以漩涡形式进行,原子在漩涡中机械位移、排列组合,从而产生世界万物。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第一次给作为一切现象基础的物质提出了一个相当清晰的物理学上的本体概念,理论的严密性和确切性超过前人,因而他的哲学是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高峰。
与上述唯物论思想不同的是希腊最早的唯心论派别——毕达哥拉斯学派和爱利亚学派。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前500)出生于萨摩斯岛,后移居南意大利。毕达哥拉斯精通数学,认为抽象的数是万物之本。由数而有形,由形而有物。毕达哥拉斯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一切的做法并不成功,但却表明人的抽象思维已达到了普遍性和规定的高度。毕达哥拉斯学派特别强调和谐统一,把它作为其哲学的最终追求。这种和谐论代表了人们在社会斗争中的一种态度,即中庸、调和思想,对古希腊和后来的古罗马有极大的影响。
继毕达哥拉斯学派之后,爱利亚学派明确表达了其唯心主义哲学。爱利亚派得名于意大利南部岛屿爱利亚,其代表人物为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和芝诺(公元前495-前430)。他们主张,一切事物的本原是抽象的“存在”,只有存在是唯一真实的,而物质世界则是不真实的。由于爱利亚派的出现,哲学解释上的唯物和唯心、运动和静止的分野开始明确化。唯物就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唯心就是认为人的思考法则即逻辑思维规律高于物质存在,客观存在需要思维来确定,思维不通就不可能存在。这种基本的分歧贯穿着西方哲学的始终。
古典时代希腊哲学中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出身贫寒,但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成为具有全面文化休养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把研究对象从自然转向社会和人类的内心世界,注重哲学的伦理道德意义,把希腊哲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苏格拉底的讨论虽以唯心主义为出发点,但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如辩证的认识,认为真理总是具体的,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反面转化。再如讨论中的问答方法,即辩证法最初的含义,通过反复问答,揭示对话者的自相矛盾之处来达到正确认识。他强调知识的作用,强调理性,要求人们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外界事物,发现真理,并提出先验论的观点,指出概念在认识中的作用,确立了一系列概念范畴。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有深远影响。
柏拉图(公元前427-前437)出身雅典世家,是苏格拉底的忠实门生,主要作品有《申辩篇》、《会饮篇》、《理想国》等,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问题。他的哲学思想核心为“理念论”,他认为世界分为感觉中的自然世界和理念中的超自然世界两部分。感觉世界是不真实的,理念是世间万物的原型,万物是理念的摹本,唯一真实的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在这一哲学基础上,柏拉图设计了一个理想国。他认为一个国家应该由三部分人组成,少数哲人担任统治者,武士肩负卫国之责,而第三种人是农民和工商业者,以其劳动所获来供养前两种人。这三种人各安其位,各守其责,才是“正义的国家”。奴隶不被当成人看待,不属于三个等级。柏拉图倡导对永恒的真善美亦即理念世界的追求,后来人们往往把追求纯精神的唯理主义行为称做柏拉图式的行为。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人称“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作传说达千卷之多,大多散佚,现存162卷,包括《形而上学》、《物理学》、《气象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范畴篇》等47部。哲学是亚里士多德最擅长的领域。他师从柏拉图二十年,一度任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教师,后回雅典办学,哲学到亚里士多德这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与他的导师柏拉图的关系是批判与继承的关系,他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不赞成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知识。他认为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由四种原因所致,即质料因、动力因、形式因、目的因。形式比质料更重要,形式是积极的,质料是消极的,只有形式能给物质以积极的现实性,目的决定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观点属于温和的民主派,他注意到贫富分化过于悬殊,会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因此拥有适度的财产是最合理的原则。人作为“政治动物”,注定要过城邦生活,只有在城邦制度下,人类的生活才能达到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