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偏执狭隘用人多误

作为最高统治者,无论如何英明,也不可能靠自身一人来治理国家,所以一个君主是否英明的一个主要标志就在于是否善于用人。恰恰在这一点上,崇祯帝表现出致命的弱点。这种弱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赏罚颠倒,动辄诛杀。崇祯帝对臣下往往该赏不赏,不该罚却滥罚,臣下常因小过或无过糊里糊涂丢了脑袋。明末战事多,他对将领功过不仔细加以分析,“败一方即戮一将,隳一城即杀一吏”。于是,将领们大都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惟恐因小过而被杀。更常见的现象则是互相推诿,百般掩饰败绩,把小胜说成大胜。崇祯帝对此种现象有所了解后更加气恼,越发滥罚滥杀。于是,人们就看到崇祯年间出现了这种现象:年年增兵增饷,但军队的战斗力却日渐虚弱;大小将领一个接一个地被杀,战场形势一天比一天坏。

袁崇焕是明末的一代名将,曾数次大败后金(清),因遭魏忠贤排挤而罢职。崇祯帝即位后,马上起用袁崇焕为辽东督师,使辽东战局很快又转危为安。崇祯三年(1629),后金(清)不敢经山海关内犯,便绕经大安口南下,逼临京师。袁崇焕急忙由山海关率军入援。崇祯帝却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袁崇焕下狱处死,辽东战局遂陷入一片混乱。在一些大臣的奏请下,崇祯帝用老将孙承宗来收拾残局,使辽东战局又转危为安,并收复了遵化、安平等四城。崇祯帝大为高兴,“告谢郊庙,大行赏赉”。不久明军在大凌河战败,崇祯帝便不分青红皂白,责孙承宗“丧师辱国,夺职闲住”。从此以后,辽东战局遂一败而不可收拾。

崇祯帝在位十七年间,诛杀了两个内阁首辅,七个总督,十一个巡抚。其中不少人死得十分冤枉。例如山西巡抚耿如杞,当清兵大举内犯时,他紧急入援京师,结果三天被命令换了三个地方驻防,而粮草一点儿未给。士卒饥饿难忍,遂出现抢掠行为。崇祯帝闻知后,立刻命令将耿如杞和他的几个部将下狱处死。陕西华亭知县徐兆麟刚赴任七天,县城便被农民军攻破,他本人则被“论弃市”。对此,人们纷纷为他们叫冤。卢象升也是一个著名将领,多有战功,后因孤军无援,战死沙场,但却久久得不到抚恤。以耿直著名的大臣刘宗周在疏中说:“陛下以重典绳下,重者杖死,轻者谪去,朝署中半染赭衣。”崇祯帝对这类直言十分生气,立命刘宗周回乡闲住。

二是自作英明,诿过臣下。这也是崇祯帝性格中一个致命的弱点。本来是他自己决定的事,一旦出了问题,却将罪责推到臣下身上,使臣下有口难辩,也不敢辩。本来是他授意的事,只是因感到“有损圣德”,就说成是臣下一再奏请的结果。他向老百姓加征“三饷”,弄得民怨沸腾,他却说是大臣们反复奏请的结果,自己只是“勉从廷议”。在对清议和的问题上,典型地反映了他出尔反尔、诿过于人的秉性。在辽东战局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崇祯帝授意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清秘密议和,陈新甲这才敢于行动。当此事遭到一些官员的弹劾后,崇祯帝不仅不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反而将责任尽推给陈新甲,将陈新甲处死。作为一国之君,本应勇于为臣下承担责任,以激励部下放开手脚,诚心做事。崇祯帝却恰恰相反,其结果就是大臣们都急于自保,不肯诚心做事,发展下去就是上下解体,诸事无一不以尽坏而后止。

三是用人多疑。用人多疑则必然用人不专,用人不专则难责其成。这是崇祯时诸事萎靡的重要原因。内阁是当时的政治中枢,阁臣被习称为“相”。崇祯帝即位不久就调整内阁。他嫉恨臣下结党,这次挑选阁臣竟采用枚卜法,即习称的抽签。这种办法在历史上只有后唐采用过。崇祯帝先焚香拜天,以示隆重,然后从推举上来的十二人中抽出四人。有的大臣提出,国事多艰,请再抽二人,崇祯帝于是又抽出二人。挑选国家重臣不是看才能和品望,而是用这种碰运气的办法来挑选,显得滑稽荒唐,抽得的这六个阁臣也的确良莠不齐,其中既有东林正人,也有阉党余孽。这件事既反映了他缺乏自信,也反映了他对臣下深有疑心。这届内阁仅维持一年即告瓦解,第二年崇祯帝再次用枚卜法挑选阁臣。本来要从会推上来的十一人中抽,但因臣下相互攻讦激烈,崇祯帝即将会推结果全部推翻。从此以后,阁臣频频更换,崇祯帝在位的十七年间换了五十人,致有“崇祯五十相”之讥。这种现象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不仅内阁如此,其他六部九卿大臣也难见久任者。例如刑部尚书,在十七年间就换了十七人。

崇祯帝对边关将领更是疑心重重。他派出宦官前去充任监军、监视。他担心这些监军、监视欺蒙,就又暗中派出“视监视”,即层层监视,明监视再加暗监视。文武大臣们都处于被监视之中,整日提心吊胆,勇于任事的人自然就极少了。如果有谁破例为国杀敌,崇祯帝也会怀疑他用心不良。例如崇祯九年(1636)七月清兵大举内犯时,唐王朱聿键自恃勇武知兵,便亲自率兵入援。清兵退去不久,崇祯帝即以未经朝廷明令为由,将唐王朱聿键废为庶人,囚禁于凤阳高墙。

四是虚荣而刚愎自用,听不进不同的意见,给奸佞之徒钻了空子。他即位后不久,大学士刘鸿训说了句“主上毕竟是冲主”,对他流露出了轻视的情绪,他就深为衔恨。尽管刘是一个“锐意任事”的人,他也不肯放过,于崇祯二年(1629)春,将其充军代州。崇祯帝喜听相同的意见,厌恶逆耳之辞,这就使善于奉迎的奸佞之徒得到了窃取官位的机会。“外曲谨而中猛鸷,机深刺骨”的乌程人温体仁,就是靠了揣测他的意旨,先事逢迎而爬上高位的。他于崇祯三年六月入阁,六年升任首辅,直至十年六月方才辞职。当时阁臣如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他能居其位八年,实为罕见。奸佞之徒窃取官位,只能使政局愈加败坏。如崇祯帝主张“重典绳下”,温体仁便“专务刻核,迎合帝意”,结果搞得“上下嚣然”。

综观崇祯帝的一生,他即位于危难之际,励精图治,勤于政事,企图拯救明朝行将灭亡的厄运。无奈他生不逢时,外有清军的入侵,内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内忧外患交织在一起,加之他自己本身的性格弱点以及秉政时重大决策上的失误,终于导致了明朝的覆亡。明朝的灭亡,崇祯帝有不可逃脱的罪责。古人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明亡的教训,令后人思之。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