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危难登基励精图治

崇祯帝是明代最后一个皇帝。他在危难之际继承大统,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力图重整朝纲,挽救腐朽的朱明王朝。但无奈他生不逢时,在内忧外患的情势下,命途多舛,终于导致国破家亡,成为本“非亡国之君”的亡国之君。

崇祯皇帝名朱由检,生于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卒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由检是明光宗第五子,他出生之时其父已29岁,被册立为皇太子也已9年。然其父的地位并不稳固,危及储位之事不断发生,“梃击案”便是其中最显著的一例。崇祯帝手书“九思”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方11岁的朱由检又亲身经历了皇家的几次大变故:七月二十一日,祖父病故;九月初一日,刚刚即位的父亲又突然死去,皇长兄由校(熹宗)即位。“红丸”、“移宫”两案并发,朝野上下一片混乱。天启二年(1622),由检受封为信王,六年十一月,出居京师信王府邸。若不是熹宗早死且生子皆殇,由检可能很难再住进紫禁城。然而,命运却把他推向了历史的前台。天启七年(1627)八月,由检受命即位,以次年为崇祯元年,这时他还未满18岁。

朱由检即位后,首要的任务是从魏忠贤手中夺权,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真正有权的皇帝。在这一点上,他顺利地取得了成功。

熹宗死后,魏忠贤虽然失去了靠山,但仍有相当的势力,因而朱由检并未马上下手惩罚他。这年九月,魏忠贤乞辞东厂之职,朱由检没有批准;他又“乞止生祠”,帝亦“优答之,其前赐额许如故”,仅止其余。十月以后,形势发生了变化,魏忠贤的同党甚感自危,为了个人的前程,开始分化,杨所修、杨维垣先攻崔呈秀,主事陆澄源、钱元悫,员外郎史躬盛都上章弹劾忠贤,接着,又有嘉兴贡生钱嘉征“劾忠贤十大罪”。朱由检感到条件成熟了,当即决定向魏忠贤开刀。钱嘉征奏疏上后,朱由检召来了魏忠贤,让人读给他听。魏忠贤大惧,离开后即以重金贿赂原信王邸太监徐应元,求其帮忙,朱由检听说后,“斥应元”。十一月初一,他下达将魏忠贤安置于凤阳的命令,初四日又下令逮捕。初七日,正向凤阳赶路的魏忠贤在阜城得悉逮捕令已下,自知没有好下场,夜间自缢而死。同月十七日,客氏也被笞杀于浣衣局。

随着魏忠贤的自杀,朱由检真正掌握了国家大权,但他面临的时局却极不乐观。后金政权对内地虎视眈眈,严重危及着明王朝的安全;封建社会的痼疾,诸如吏治败坏、土地兼并盛行、赋税地租剥削沉重等,这时已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正在酝酿;朝廷上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党争,将要进入新阶段,控制不妥,很可能继续下去,甚至升级。这时的明王朝面临着灭亡危机。

面对这种混乱局面,崇祯帝决心励精图治,力求挽救大明王朝的颓运。

崇祯帝确实是一个奋斗不息、锐意求治的皇帝。自明中期以后,皇帝怠政之风盛行,令天下臣民忧心。正德皇帝视国家为儿戏,今日出口外,明天下苏杭,寻花问柳,自不待言;嘉靖帝和万历帝都在位四十余年,他们笃信道教,整日在宫中做斋醮,曾一连数年不上朝理政;天启帝好斧斤之事,把国家政务尽委于大宦官魏忠贤。崇祯帝则一反过去诸帝的怠政之风,“日理平台”,像开国皇帝朱元璋那样“忧勤不怠”。自崇祯初年起,他经常召见大臣,一直坚持“面决庶政”。除了白天处理政务,晚上也经常不休息,许多章疏都是深夜或凌晨批阅的。也曾像神宗初期那样不辞辛劳,步祷求雨。

在生活上崇祯帝律己甚严,不贪恋女色。刚即位不久,有一次他在便殿批阅章奏,忽然一阵香烟飘来,顿时引发了他的性欲。他甚感疑惑,走出宫殿,避开香烟,性欲之感当即消失。于是他便询问太监,这种香烟是从哪里来的?太监回答:本是宫中旧方。听到这里,他把太监大加斥责,下令毁掉此香,不许再进,并深有感触地说,皇考(光宗)、皇兄(熹宗)都是被这种东西害了啊!此时崇祯帝年方十七,正是在两性关系方面易于失控的青年时期,而他身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完全有条件为所欲为,却能如此自我控制,实为难得。

不仅如此,崇祯帝对外戚的控制也比较严格,不许他们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即使对他最宠爱的田贵妃也不例外。当他听说田贵妃的父亲恃宠骄横时,马上对田贵妃严加责备。崇祯帝平时生活非常俭朴,有一次在御座讲筵时,崇祯帝里衣的袖口偶尔露到外面,袖口处稍有破损,他悄悄将破损的袖口往里边塞了塞。一个讲官看到了,便奏道:“衣之敝虽过于俭,然美德也,何必讳?”他即位不久,就下令撤苏杭织造,并说道:不忍心仅因为朕要穿锦绣衣服,而使一方之民遭受困苦。他还多次下罪己诏,指出天下的混乱“责实在朕”,“皆朕不德所至”,表示要“戴罪视事”。有一段时间崇祯帝只食素,不食荤。此后召见大臣、处理政务也不在正殿,而在保和殿的平台上。

崇祯帝不仅自己勤于政事,而且重视任用有实际才能的人。为了解决成堆的难题,他甚至提出了“济变之日,先才后守”的主张。当时,妨碍重用人才的是久已形成的过分看重进士出身的用人制度。崇祯帝发现这一情况后,加以改革,用人不限于进士。他在位期间举人出任巡抚的数量超过前代,如隆庆时仅一人,万历时二人,崇祯时有十人。崇祯帝还打破了大学士一般限于从翰林中选拔的旧例,崇祯八年,他任用非翰林的张至发做了大学士;崇祯十一年六月,又一次任用四个非翰林的人入了内阁。

崇祯帝如此勤于政事,励精图治,似乎不应该是个“亡国之君”,但恰恰在他秉政时期大明王朝覆亡了。大明王朝的灭亡,既有客观原因,也有崇祯皇帝的主观原因。其中崇祯皇帝自身的弱点和执政的失误是他成为“亡国之君”的重要原因。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