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有些同志心里肯定把我想象成胆小鬼,但是我并不介意,因为我知道起码这一次我是对的。同志们想过没有?部队已经2个多月没有得到休息了,就是兔子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啊!”
马迁安的话引起一阵善意的哄笑。
“我们想要打援,那么我请问,这个意图是用了多长时间决定的?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够吗?战士们刚打完大仗,每个人都处在高度紧张中得不到休息,我们的战士是人不是神,他们不吃饭不睡觉吗?走路难道不累吗?显而易见这些都要考虑。而鬼子呢,这支鬼子在城里已经休整好几天了,而且这次出来是短途行军,远没有达到疲劳的程度。现在新10旅的状态怎么样?伤亡大不大?还有没有力量再参与我们的行动?鬼子战斗力装备情况,附近还有多少鬼子?这些情况不搞明白,打这个仗就是冒险,这次鬼子是有备而来,所以我反对打。”
马迁安在上面侃侃而谈,彭总在旁边似有所思,也不插言。听完后他轻轻叹了口气。
部队伤亡大,部队很疲劳,这一切他都知道。马迁安同志对这次打援战斗的预估很不乐观,与刘师长邓政委的想法不谋而合,看来是有道理的。百团大战的政治意义已经达到了,再打下去真有可能引发鬼子与老蒋的反弹,扼杀这来之不易的根据地发展势头。
马迁安开始有意引导了,“同志们也不要惋惜失去今天这个机会,我反对向鬼子重兵集团硬拼,但不代表我反对打鬼子,不仅不反对,我们还要打得猛打的巧。我这里有个不成熟的想法,我就抛个砖引个玉吧!不知大家想过没有,我们打仗最终是要达到什么结果?”
大家被这个话题吸引住了,七嘴八舌阐述自己的见解。马迁安听了一会儿,举了举手接口道:“我是这么看的,这大方面上其实也不需要多说,无非是把日本鬼子打败,赶出中国,让我们平民百姓拥有和平,不再做亡国奴,我就不谈这个问题了,我呢本身是要从小方面谈起,我自己认为,这打了一仗又一仗,无非就是为了消灭对方的武装力量,消灭对方赖以完成意图的人员,所以说,打仗就是杀对方的人!简单说,杀人!”
刘师长恍然大悟,哦!我说马迁安这小子喊的口号怎么那么别扭,原来这种念头已经根植在他内心中了,绝不是他心血来潮才喊的。不过把八路军抗击鬼子简单化成这个样子?抛却了一切道义上的东西,还真难以接受。
“与凶残的鬼子讲道义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据我的理解,日本人是一个崇尚强者的民族,你杀的他越多,他就越佩服你,服从你。”
底下人不干了,他们不愿意听废话,一个红脸膛终于忍不住,嚷嚷着让马迁安抛出他的“砖”。
好吧好吧,马迁安“屈服了”,很快抛出了他的砖。
“我的打法就是用钥匙开锁,将所谓的囚笼政策里面所说的“锁”,也就是碉堡、炮楼等轻松打开,用最小的代价,用最不起眼的战术消耗敌人有生力量,这样鬼子在损失大量的锁头之后,损失大量藏在锁头里的生力军之后,囚笼政策也就难以为续下去,我们的战略目标也就完成了。
红脸膛的李团长又代表大家跳了出来:“钥匙?什么钥匙?”
“火箭筒!”马迁安重重加了一句,“它就是开锁的钥匙,大家也许不知道,我本人就是领导开发火箭筒的成员之一,当时开发火箭筒的主要意图就是用它来打坚固的堡垒和坦克用的,对于它的作用,我想在座的有很多没有重视起来,这一则在我们这里这种武器数量实在少的可怜,二则是弹药更是少得可怜,如果这种东西没有大规模应用,他的功效很难入你们的法眼,对不对?”
马迁安知道,指挥员也不是一天就能成熟起来的,后世有记载,即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一些指挥官手里有了炮,竟然不知道如何有效运用这种强大的武备。
有的团长开始摸脑袋,有的团长则叫起屈来,“马支队长,你不知道,我可是特别喜欢那东西,可上面只发了我们团4具火箭筒,40枚火箭弹,哪够用的?”
话说到这个程度,所有人都已明白马迁安的意思了,随着马迁安的讲解,大家开始慢慢认同他所描述的前景。按照马迁安的意思,要想消灭鬼子,削减鬼子的有生力量,不需要打这种引起鬼子注意,自身又伤亡极大地血战。而是广泛的开展小规模特种战,每次战果也不要很大,3个不嫌少,5个不嫌多,10个8个的最好,每个月如果能打上几百仗,鬼子防不胜防,兵员在不知不觉中消耗,将不得不退出根据地。
不过什么叫特种战?一头雾水的团长们又迫不及待的了解详情。
刘师长看到彭总充分放权让马迁安讲,自己亦听的津津有味,不禁与邓政委对视了一眼,两人相视一笑。刘师长看了看表,估计外面战场各项收尾工作业已进入尾声,为加快进度,他叫过几个指挥部里的参谋军官,悄悄向他们下达了指令,命令他们下到各部协助打扫战场,掩埋烈士遗体,转移伤员,并收拢部队待命。
“总而言之,特种部队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它编组精干、装备精良、机动能力强、战士们具有忠诚不畏死的精神作风,是的,他就应该是这样一支部队,基于我们太行山根据地的实情,我的建议是:马上从各团抽调最精锐的,会骑马的人员组成几十支10人左右的小队,配以马匹和火箭筒寻隙骚扰敌军,无论敌人是在行军状态还是在炮楼里驻守状态,特种小队在300米外就可以发射火箭弹,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这样打下去,我想鬼子是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损失的。300米打毫无防备的敌人,几乎每炮下去都会有战果的,只要同志们不是太懒,总会找到防备疏松,孤立无援深入到根据地里的据点,那可是一个个活靶子啊!不仅如此,我们来去如风的小队伍可日行百里打到敌人老巢去。以有备打无备,胜利的天平绝对会向我们倾斜。
我们采取一击即走的战术,不用非要打下炮楼等据点,但是我想,如果每个月光顾某个据点3、5次,每次都给对方造成人员伤亡,他们很快就会撤走的,没有人愿意一直挨揍而还不了手。
马迁安在上面侃侃而谈,旁边的彭总若有所思,下笔如飞,显然也为这个构想所吸引。马迁安所讲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这是麻雀战而已,而且马迁安嘴里的特种部队与“武工队”有着共同之处,吸引彭总的是马迁安将这些升华了,对这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里面暗合了刘师长曾经提出来的“敌进我进”的思想,将战斗发展到敌占区去,围魏救赵让敌人顾此失彼。
彭总一边记一边盘算自己的力量,算算部队中有多少骑兵,又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他们培训出能使用火箭筒。不知不觉中,彭总已认可了这种战斗模式,剩下最大一个问题就是兵工厂每月能提供多少马迁安口中推崇备至的火箭筒了。
彭总侧过身子,低声问刘师长,“老兄,你看小马的战术怎么样?”
刘师长重重的点了点头,也低声回答:“我看要得。”
“最后,我的总结发言。”马迁安的“灌输”也接近了尾声,“只要保证每月有2000枚火箭弹的供应量,我们每月最低也会造成鬼子一两千人的伤亡,他们很快就会捉襟见肘吃不住劲儿,从而不来根据地啃我们这个硬骨头,至于鬼子军官如何编造谎言欺骗他们的倭皇,则不在我的考虑之列,我的话讲完了,谢谢!”
马迁安早就有这个设想,早在十支队成立现场,他就发了半天呆臆想火箭筒的威力,臆想能够给八路军提供支持,但现实却是大大滞后理想,根据地没有能力大量制造这种武器,火箭筒少了,根本不能形成规模威慑力量,他来到黄崖洞后想尽各种办法“肯求”刘顶拿出可怜的库存原料,赶工出来的的这一百多具和千余枚火箭弹,成为支持今天设想的有力物质基础。
待马迁安讲完,彭总带头鼓起了掌,掌声坚定有力充满赞赏。
安静下来后,彭总微笑着看着马迁安,一字一句夸奖道:“好小子,给我们上了一课,我们下一步马上就会部署,看看我们的小将军的打法成不成。”随即彭总右手摇着刚收到的两封电报,带些遗憾道:“可惜了,你不能留在我这里,你要是留在我这里,我可以给你一个新编旅带带。”
彭总还真看得起我,马迁安暗中咽了口唾沫。
彭总又将眼光看向刘师长,“收到新10旅电报,那边仗打得非常艰苦,敌人有增援迹象,范旅长已经受伤,我准备让他们撤下来转移,我们也分散转移吧,你看呢?”
刘师长的脸孔一下子开朗起来,马上就同意了彭总的这个“建议”。
相关的人员开始陆陆续续接受命令,出门带队准备开拔,马迁安忽然想起了什么,急匆匆对着正纷纷离去的团长们喊了一嗓子:“哎,众位团长老大哥们,你们千万要把扒下来的鬼子军服洗洗净、缝补好,保存好,特种小队用得上的。”
嗯?众团长一起回过头来看马迁安,眼中带着笑意,其中一个忍不住回到,“放心吧,小马同志,如你所愿,但鬼子兜裆布我们是不会要的!”
送别众将,屋里只剩下几员高级将领,警卫员通信员等后勤人员开始进来匆匆收拾起来,转移工作已经开始。
彭总又扬了一下另外一封电报,笑着对马迁安说:“小马呀,我是不留你喽,延安那边催你回去,800里加急啊,电报都打到我这里来了,我指挥这么大个仗,延安都没有一封电报给我,为了你竟然发来电报,你是不是在延安干了什么好事,人家追上来了?”
?,马迁安眨了半天眼睛,很“费力”的思索起来。
“算了算了,我也不想知道,不过,你带来的那个骑兵连,我给你留一个排回去,其余的我老彭征用了,我跟老毛和老总说,不用你为难。”
“老毛?”马迁安下意识嘀咕了一句。
“叫老毛有什么不对吗?我们都这样叫的。”彭总见马迁安奇怪自己对领袖的称呼,反过来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