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六章 小寺

  三白没想到寺前的那条路竟然是条土路。崎岖不平,还很有些尘土,若不是刚刚下过阵细雨,可想而知会是怎样的风尘扑面,令人尴尬不禁。三白一边走一边向四处张望着,觉得路好象在荒凉起来,好象越走就越不象是在苏州了。三白心想,这或许都是因为这土路的缘故吧。苏州是没有什么土路的。土路总是给人一往无前的想象,而苏州多的是曲折的卵石路,石板路,塔和寺则点缀在这些路的两边──所以说,走着走着,三白恍然觉得自己并不是走在苏州了,而前方的那处小寺更象是悬在空中的楼阁,让三白不由得加快了些脚步。

  一个小沙弥跑过来开门,对着三白合了合掌便又跑开了。三白在大门那里站了站,不见有人,便沿了寺里的内墙向里面走去。

  寺里静极,还颇有几棵参天的古树,叶片也大,厚厚的盖着,让三白无端地感到,仿佛寺里的空气也要更浓些,有着大于寺外的体积与密度。三白站在一棵大树下面,伸了伸懒腰,又踢了下腿,一片早枯的叶子落下来,掉在他的头上。

  三白又往里面走。前面便是间大平房,外面连着个小天井,种了些不开花的灌木,屋里高敞却显得很幽暗。几个和尚正在吃饭,见三白进来,都不由得抬了抬头,却又都没有说话,又自顾着埋头吃了起来。

  三白有些诧异。心想,自己明明记得,刚才从王医生家出来的时候,正是下午时分,那么,走了一段路,过桥,迷路,然后向满面皱纹的老太问讯以后,不过也就是下午略晚一点的时间,这个时候,午饭时间早已过了,至于晚饭,好象还是显得太早了些。但是,看着眼前这些埋头吃饭的和尚,三白又觉得可能是自己记错了,再不,就是寺里用饭的时间与外面有着不同。但好象这样的解释又是不很通顺的,讲不出个道理与究竟来,三白正胡思乱想着,一位三十出头的和尚搬了条长凳过来,招呼三白坐下,还打了个手势,说道,碗筷在那儿,你自己拿。

  我吃过饭了,不客气,我已经吃过饭了。三白觉得有趣,没想到刚进寺里就平白无故地受到了吃饭的邀请。这些和尚知道他三白是谁吗?从哪里来?到这里又是为了什么?他们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就请他三白吃饭了呢,三白越想越有趣,就在和尚给他拿来的长凳上坐了下来。面前是一张长条木桌,上面放着好几只饭盒与大锅,一盆白米饭,汤好象是青菜汤,零零星星地上面飘了些菜叶,其它的就是咸菜、炒茄子一类的素食了。也不知道怎么的,三白忽然地就想起了中午在王医生家吃的那一餐,也多是些清淡的时素,王医生讲究养生,所以关照好菜里面要少放盐,并且绝无味精的,但是,那菜就是与寺里面的看起来有着不同,或许,那是光线的缘故,光线使色泽产生了变化,就象光使雨的质感也发生变化一样?

  不时有和尚吃完饭,站起身去涮碗,谁也没有多看三白一眼,就从他身边闪过去了。没有人关心三白究竟为什么到寺里来,这就使得他在一个短时间里,有了一种误入桃源的感觉。

  你们每天都吃这个吗?三白觉得应该找些话与和尚们攀谈攀谈,既然他们用那样的漠然大度表示了信赖,那么自己至少也应该显出些和善亲随的姿态来。谁知话一出口,三白立刻觉得,自己好象是讲错了。这是一个不应该问的问题。至少是不应该由一个在俗之人,在这样的场合询问的,它很容易让人产生出一种错觉,仿佛正是三白在影射着自己对于僧侣清贫生活的鄙夷。天地良心,三白可是一点都没有这样的意思呵。这样想着,三白忽然有些羞愧起来,眼里又看到吃饭的四个和尚中,有两个象没听见似的,头也不抬,另一个正好吃完,拿着碗出去,只有刚才给三白拿凳子的那个和尚,他抬头看了三白一眼,脸上闪过一种极为微妙的表情,这表情三白觉得可以用好几种方式来表述:不吃这个,又吃什么呢?这是一种;真正表现鄙夷的沉默,这是第二种,或许还有第三种,那就是让三白心里明白,这问话实在太多余、太愚蠢了。

  这茄子和青菜都是我们自己种的。

  那和尚忽然说话了。三白抬眼仔细看着面前这位说话的和尚,只见他身穿深色袈裟,眼眶很深,竟颇有达摩相。三白一时冲动,忽然脱口而出:请问,你莫非就是阿明师傅?

  和尚摇摇头,表示三白搞错了。

  那么,这寺里有哪一位师傅叫阿明呢?三白又问。

  和尚还是摇头,没有叫阿明的,和尚出了家,就没有名字了,只有法号,没有名字,出了家,就把前世里的事情都忘记了,不知道了。

  你就是说,我在这里是找不到一个叫阿明的人的?即便以前叫阿明的,入了寺,非但不叫阿明了,就连以前叫过阿明也不承认了?

  正是如此。和尚双手合掌,站起身来,说道。

  可是,可是这不讲情理呵。三白瞪大了眼睛,有些思想不通的意思。

  和尚看了他够眼,微微一笑,似乎觉得三白悟性不够,也不想再说什么,只是又补充一句:不过天色不早,施主若不嫌弃,可以在寺内吃了饭再走。

  这又是为什么呢?三白忍不住问道:素昧平生的人如果在庙里面乞讨食物,难道说也是必得的吗?

  是的,因为佛的也就是众生的,你问他讨取什么,他都肯给你。

  和尚说完就走了。把三白一个人扔在饭堂里。三白感到有些沮丧,看来今天是很难找到那位曾经叫过阿明的人了,他很可能就在这座寺庙里面,甚至就在刚才吃饭的四五个人中间,但是三白找不到他。就象分别处在阴阳两界的人一样。这种情况如果用苏州人的大白话来讲,那就是:今天碰到鬼了。三白想,真象是碰到鬼了,但是怎么会这样呢,三白想不通。三白感到非常压抑,好象这寺庙有什么地方欺骗了他一样。

  三白走出了饭堂,在寺庙里闲逛起来。饭堂的旁边就是大雄宝殿,殿西有条河,风很清爽,从河边吹过来。几个和尚正走来走去,都穿着长长的袈裟,腿上扎着绑腿,三白心想,穿着这样的衣裳怎么不觉得热呢?但同时在心里又不得不承认,看着这些走来走去的和尚,确实并不觉得他们热,非但不觉得他们热,就连自己也仿佛降了些暑气,有一种冰块般的死寂的凉意。而那衣裳,就象舞台上奇特的戏剧服装一样,演员已经安于如此的怪诞了,它与他们融为一体,而观众,在陶醉之余,则难免附庸风雅,想到一些书本上的词语,比如说寂福,比如说平安。但又有谁知道,三白的心里该是多么的感慨呵!在他眼里,这来来去去的穿着长袈裟的僧众,竟都象着一个个尘世里的阿明。都是阿明呵,三白看着他们,觉得他们好象都在低头谈论着什么,什么呢?无非是家中山茶花蓓蕾的大小,棋艺的进展,以及饭菜的咸淡吧。

  三白边想边走,不觉已经出了寺门。三白深深地吸了口气,就象他刚进寺门时伸伸懒腰踢踢腿一样。三白觉得自己真有些莫名其妙,进门与出门的瞬间,他都感到了发自内心的轻松。这是不正常的,三白心想。但不管怎样,往寺里走了一遭,他确实感到了某种压抑与茫然,要知道,三白并不喜欢这样,三白觉得有些事情真的是没有道理的,而且相互矛盾。这寺里究竟有什么呢,照三白看来,无非就是两种东西,其一:乞食必得,其二:忘却在家时的名字。这又算什么呢?三白想,人世间的事情总要讲究一个道理,一种说法,一点情义,这寺里面怎么能这样教人呢,要么是冒着被人打左脸的危险,微笑着伸出右脸,要么就是干脆六亲不认,死活不管,这不是乱了套吗!

  
更多

编辑推荐

1心理学十日读
2清朝皇帝那些事儿
3最后的军礼
4天下兄弟
5烂泥丁香
6水姻缘
7
8炎帝与民族复兴
9一个走出情季的女人
10这一年我们在一起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绿眼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为纪念冰心奖创办二十一周年,我们献上这套“冰心奖获奖作家书系”,用以见证冰心奖二十一年来为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书系遴选了十位获奖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语言生动,意...

  • 少年特工

    作者:张品成  

    文学小说 【已完结】

    叫花子蜕变成小红军的故事,展现乡村小子成长为少年特工的历程。读懂那一段历史,才能真正读懂我们这个民族的过去,也才能洞悉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少年特工》讲述十位智勇双全的少年特工与狡猾阴险的国民党...

  • 角儿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石钟山影视原创小说。

  • 男左女右:石钟山机关小说

    作者:石钟山  

    文学小说 【已完结】

    文君和韦晓晴成为情人时,并不知道马萍早已和别的男人好上了。其实马萍和别的男人好上这半年多的时间里,马萍从生理到心理是有一系列变化的,只因文君没有感觉到,如果在平时,文君是能感觉到的,因为文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