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中医文献。学者们认为它成书的时间约在战国时期。由于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饮食营养的合理调剂,是人们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因而提出了“医食同源”的学说。《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论述,既是医学方面不可忽视的至理名言,也是指导人们饮食的重要原则。
“五谷为养”指出了人的生长发育、健康长寿离不开五谷。这里的“五谷”泛指各种粮食作物,并非确指某五种谷物。
“五畜为益”是《内经》中论述配餐的又一重要原则。“五畜”亦泛指肉、乳、蛋等食品。这类食品营养价值较大,吸收利用率较高。因此在以粮食为主的同时,适当配一些肉、乳、蛋品是大有补益作用的。
“五菜为充”的“五菜”,也是泛指各种蔬菜。古人认为如果只吃粮食和肉类不吃蔬菜,营养也不够全面,因此把蔬菜也捉到议事日程,列为日常饮食的必需品。
“五果为助”是说尽管有了以上几类食品,但还不够。还要尽可能地吃一些干、鲜果品加以补助,才更有利于卫生保健。
上述四个方面,几乎把迄今为止人们饮食中的所有原料全部概括了。值得注意的还有两点:一是每类食品中的“五”字,告诉人们,要吃杂一点,即使粮食,也不能只吃某一种细粮而不吃杂粮。不同的品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有所侧重,吃杂一点是有好处的。肉类、蔬菜、果品也是一样。二是对不同的食品,分别用了“养”、“益”、“助”、“充”四个不同的字眼。这不全是为了避免行文上的重复,而是有深刻用意的。它不仅讲了各类食品对人体的功能,而且有主次之分。“养”是主要的,“益”、“充”、“助”是辅助,不能喧宾夺主。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是说“五谷”、“五畜”、“五菜”、“五果”对于人体的养、益、助、充功能各不相同,但都有益于健康,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气味合”才能起到“补精益气”的作用。所谓“气味合”(即“五味合”)指的是“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胃欲咸。此五味之所含藏之气也。”如果五味不合,对人体必有所损。“味过于酸,肝气从律,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喘,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绝,精神乃央。”这些论述指出了五味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饮食与生理、病理有密切关系,这都是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