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字子才,号随园老人,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生活在满清鼎盛的乾嘉年代,乾隆四年举进士后,曾为翰林院庶吉士等。但居官时间不长,四十岁即引退,筑随园于金陵小仓山,著书授徒,享文章之名数十年。留有《随园全集》。
袁枚在从事诗文著述的同时,又颇爱研究饮食。他著有《随园食单》,被收入《随园全集》之内。这部《随园食单》包括“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杂素菜单”、“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共十四个部分。可谓集祖国烹调之大成,对我国饮食文化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为清代众多饮食专著之最。其中有许多论点仍足以供今人借鉴。兹举要于后:
袁枚认为“学问之道,先知而行,饮食亦然”。因此,《食单》首先作“须知单”。在“先天须知”中,袁枚指出“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又说:“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居其六,买卖之功居其四。”强调了采买和选用食物原料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今人仍有指导意义。名菜名点必须用好的原料,不能滥竽充数。另外《食单》中所列作料、洗刷、调剂、配搭、独用、火候、色臭、迟速、变换、器具,上菜的时节、多寡、洁净、用纤、选用、疑似、补救、本分等项须知,也是从事烹调者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袁枚指出:“为政者兴一利,不如除一弊,能解除饮食之弊,则思过半矣。”所以《食单》中接着写了“戒单”。即烹调饮食中应该禁忌的事项。如他提出要“戒目食”。他说:“目食就是力求以多为胜的虚名罢了。如今有人羡慕菜肴满桌,迭碗垒盘,这是用眼吃,不是用嘴吃。有名的厨师做菜,尽心竭力,一天之中也只能烧四五种好菜,而且把握不大。因为越多越坏事”。他说:我曾到一个商人家进宴,上菜换了三次席,点心有十六道,总计达四十余种之多,主人自以为很得意,但我回家后,还得煮粥充饥。他还提出“戒耳餐”。指责那种片面追求食物名贵的做法是“耳吃”,不是“口吃”。他说:如果仅仅为了炫耀富贵,不如就在碗中放上百粒明珠,岂不价值万金。显然,随园老人的饮食之道是讲究实惠,反对贪贵物之名,聚众物之多,来夸耀富贵。
随园老人最忌落入俗套,主张独创。他在“戒落套”中说:诗以唐诗最佳,但五言八韵的试帖,名家不选它,这是由于它落了俗套的缘故。诗尚且这样,食物落套被人厌弃更是理所当然的了。现在官场中的菜肴,名号有“十六碟”、“八大碗”、“四点心”之称,都是不好的厨师的陈规陋习。他认为用此敷衍应付新亲上门或上司路过还可以。若要讲究实用就不行。所以他主张破除陈规鄙习,创造出符合实际需要的食物。生活在十七世纪的随园老人能有这种见解,实是难能可贵的。
随园老人提倡菜肴的本味、独味,反对鱼翅、海参同烧,蟹粉、鸡、猪为伍,以致各不得其味。他说:“我曾把鸡、猪、鱼、鸭比做豪杰,因为它们各具本味,可以独自成菜。”随园老人特别强调,味太浓重的食物只能单独烹制,不可搭配,这样才能发挥它们的独特风味。他举例说,食物中的鳗鱼、鳖、蟹、鲥鱼,牛、羊等,都应单独烹制食用,因为它们味厚力大,足够成为一味菜肴。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抛开它的本味别生枝节呢。所有这些论点,既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也是后世人们必须遵循的原则。
当然,袁枚毕竟生活在二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受时代的局限,他所说的“可荤不可素者,葱、蒜、茴香、新蒜是也”、“要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这些话,固然是至理名言,但也要根据烹调现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也不能呆板地理解,教条地搬用。他还有些观点,今天看来,显得片面。如:“牛羊肉皆宜独食,不可搭配”。“物有本性,不可穿凿为之,自成小巧。即如燕窝佳矣,何必捶以为团?海参可矣,何必熬之为酱?西瓜被切,略迟不鲜,竟有制以为糕者。苹果太熟,上口不脆,竟有蒸之以为脯者……”对此,我们也要批判地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