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专门从事饮食烹调、饮食习尚研究的知识分子很少,但在从事医学、哲学、文学的学者乃至从事政治、军事职业的有识之士中,兼带研究饮食的人却又相当普遍。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政治、哲学、文学等类之书籍,可谓汗牛充栋,而饮食理论专著却少得可怜;然而很多名人在其他学术著作乃至政论文章中谈及饮食问题的,却又俯拾皆是,而且往往论述非常精辟。这其中有谈烹调原理的;有谈营养卫生、医食结合的;有谈饮食风习的……这类论述,对我国烹调科学的不断发展,饮食领域不断地移风易俗,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章从不同的角度分别选择几篇古人关于饮食方面的论述加以介绍。
孙中山不是古人,但他所谈的中国饮食风俗,实际上是清末时中国的饮食状况,而且与国外饮食有所对比,言之极详,故作为附录收入。
伊尹是厨师出身的商朝开国元勋。姓伊,尹是官名。司马迁《史记》中说他名阿衡。一说名挚,阿衡也是官名。据说伊尹的母亲因逃避水灾,在桑林中生下伊尹后难产而死。伊尹被收养在有莘氏的庖人家中,因而学得一手烹调技能,深通烹饪原理。有莘氏的女儿嫁给成汤时,伊尹作为陪嫁之臣来到成汤那里。初为小臣,后来成汤委以国政。他帮助成汤攻灭夏桀,建立了商朝,并先后扶佐成汤、卜丙、仲壬三位天子治理天下。史称商初贤相。
相传古有《伊尹书》,早已失传。学者认为《吕氏春秋·本味篇》可能是以当时流传的《伊尹书》为素材写成的。《本味篇》记述了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文中以伊尹的口气首先发表了一通烹调宏论,大意是:
作为饮食原料的动物,可分为三大类:生活在水里的有腥味;食肉的有臊味;吃草的有膻味。尽管它们原来的气味都很不好,但都能被烹制成美味可口的菜肴,而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原料采取不同的烹制方法。
决定菜肴滋味的诸因素中,水是最基本的因素。要凭酸、甜、苦、辣、咸这五味和水、木、火这三材来进行烹调,鼎中多次沸腾,多次变化,是靠火候控制调节的。有时要用猛火急烧,有时要用微火慢烧。消灭腥味,去掉臊味,除净膻味,烹出美味,全在于掌握火候,千万不能违背火候运用的规律。
调味的学问,在于甘、酸、苦、辛、咸五味的巧妙配合。投放调料的先后次序和用量的多少,都是有讲究的,剂量的差异是很微小的。
鼎中的变化,微妙深奥,用语言难于表达。高明的厨师,虽然自己心中有数,也难于用口头说得那么清楚。这就如同射箭、驾车,如同阴阳变化生万物,以及四时推移变化的规律一样。作为一个厨师,你精通烹调之道,才能使烹制出来的菜肴,达到久而不败,熟而不烂,甜而不过头,酸而不强烈,咸而不苦涩,辣而不刺激,清淡而不寡味,肥而不腻口。
伊尹这一段议论,简而约,实为烹调中的至理名言。数千年来,为从事烹饪的人们所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