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人口最多的汉族外,还有蒙、回、藏、维吾尔、苗、彝、壮、满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数千年来,各兄弟民族一起,共同创造了包括饮食文明在内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就饮食风俗而言,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各兄弟民族共处于统一的祖国大家庭之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渗透,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邻近的少数民族相互之间都有许多相同的习尚;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分别居住在不同方位的边疆地区,地理环境、气候、物产差异很大,饮食原料结构不同,加之各民族的发展历史、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多种原因,几乎每个民族又都有着自己独具一格的饮食风俗。当然我国有些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现象也很普遍,但在一省、一县或一个城市中,大多聚居一隅,因此保留了各自的饮食习俗。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居于内地城市的回族同胞,正因为饮食习尚中有许多忌禁,故而集中力量在清真食品的研究、制作上肯下功夫,创制了很多清真名点、名菜,成为中国味苑中独放异彩的奇葩。
我国少数民族的饮食风尚千姿百态,内容非常丰富。遗憾的是,很多少数民族,古时没有自己的文字,很少有本民族人对自己饮食风俗的记述。本章所收的,只是史书、方志或者古代涉足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官员、文人的一些笔记性的资料。
古代契丹族居住在辽河上游,以畜牧为生。唐代在这里设松漠都督府,任命契丹族的首领为都督。五代到北宋时,契丹族统一了附近一些部落,建立辽国。北宋时辽国势力相当强大,直到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为金所灭。契丹族后来多与汉族、蒙古族、女真族融合,只有其贵族耶律大石率领一部分契丹人西迁,建立西辽。
唐、宋时契丹族居住的地方,由于汉人迁入,传播了农业生产技术,但仍以畜牧为主,其饮食原料主要是牛、羊肉、乳及狩猎得来的野禽、野兽,加上粮食及少量蔬果。
据朱彧的《可谈》记载,契丹人进餐,先饮水,然后各种食品陆续送上。又据《辽志·岁时杂记》记述,契丹人的节日饮食习俗是:
正月初一,国主用糯米饭与羊骨髓相和制成拳头大的饭团,给帐内每人散发四十九个。五更三点,国主从本帐的窗子向外掷米团,臣僚们在帐外接拾,接得双数,当夜就可以奏乐饮宴;接得单数,不能作乐。同时令巫师十二人围着帐篷摇铃,拿着箭大声唱叫,其他人在帐内炉火上爆盐,并烧地拍鼠,称为“惊鬼祟”。帐内的人七日之后方准出外。认为这是一种禳解灾祸的方法。称之为“奶担离”。正月初七这一天,多在庭中作煎饼吃,称之为“熏天”。
三月三日上巳节,契丹人用木头雕刻成兔形作为射的。分两班走马射之,先射中者为胜,负者要下马跪着向胜者献美酒。胜者在马上接杯一饮而尽。契丹语叫做“淘里化”。译成汉语:“淘里”为兔,“化”为“射”。就是“射兔”的游戏。
五月五日端午节,国主要赐臣奴艾叶与絮衣;接着与臣僚一起饮宴,并吃艾糕、喝大黄汤。契丹语称之为“讨赛离”。
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国主要在十三日夜间离开行宫向西三十里设帐。事前在设帐的地方造酒食,十四日,随国主去的诸军和部落臣民要奏番乐设宴,一直到天黑。国主欲归行宫,谓之“迎节”。十五日奏汉乐大宴。十六日晨,国主欲往西方,令随行军兵大喊三声,谓之“送节”。契丹语叫做“赛离拾”。译成汉语即“月好”的意思。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国主于八月八日在寝帐前七步的地方杀白狗,埋头,露嘴。后七日,移寝帐于埋狗头之处。契丹语叫做“担褐奶”。译成汉语:“担褐”是狗,“奶”是头。
九月九日重阳节,国主打围斗射虎。射罢,选择高处设帐,与番、汉臣僚仍登高饮菊花酒,出兔肚与生鹿舌拌食之。契丹语叫做“必旦迟离”。译成汉语就是“九月九日”。又以茱萸研酒,也有调盐少许而饮的,意在“辟恶”。
腊月,国主戴月着戎装,番、汉臣僚也着戎装,五更三点登朝,奏乐饮酒。宴罢,赐“御甲单马”,契丹人称之为“磇离磒”,译成汉语就是“战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