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1、祭灶与灶糖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北方)或二十四日(江南),民间有祭灶和吃灶糖、灶饼的习俗。

  灶神是谁,说法不一。《周礼》说:“祝融”是灶神。郑玄认为祝融是火官,不是灶神。并且说:“奥者灶神,常祀在夏,以老妇配之。”《淮南子》说,黄帝作灶,死为灶神。《酉阳杂俎》中说:“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名张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洽。常以月晦日上天白人罪状。”民间的传说就更多了。河北民间传说,灶神是一个贪吃的州官。每户百姓都要请他和他的老婆和下属,甚至他家的鸡、狗,吃一天上等酒席,否则,要抄家灭门。河南的传说,灶王爷是一位烧火帮灶出身的穷小伙子,被玉皇大帝的闺女爱上了,玉皇得知后十分恼怒,就把闺女打下凡间,跟着穷小伙子受罪。王母娘娘疼爱女儿,从中讲情,玉皇才勉强给小伙子封了个灶王的职位,玉皇的小闺女自然就成为灶王婆了。山东的传说,灶王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富商,曾经休弃了吃尽千辛万苦替他供养父母的妻子丁香。后来这位富商破产遭难,以乞讨度日。一天到一位大娘家里讨饭,当他认出这位“大娘”就是前妻时,羞愧难当,一头钻进锅底憋死了。据说玉皇大帝与他同姓,才封他为灶王,又因为他死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就定这天为“灶王节”。陕西传说,灶神是天上的一位星宿,因为犯了天条,玉皇大帝把它贬到人间作监察官,专司人间善恶。湖北传说,灶神叫张奎,这是受了《封神演义》的影响。四五十年以前,木板刻印的灶神,长相颇为清秀,三绺胡须,身穿蟒袍,头带冕旒,并肩坐着一位灶神奶奶。

  历代祭灶的习俗也不一样。先秦祭灶是在每年夏季;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祭灶是唐代兴起来的。传说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灶神要回天宫汇报人间情况,到正月初一凌晨又回到人间来。人们祭灶表示为灶神饯行。唐代陆龟蒙在《祀灶解》里也说:“灶神以时录人功过,上白于天。”足证灶神是专司人间善恶的神。祭灶所用的食品,历代也不完全相同。一般多供柿饼、干果之类。汉魏时祭灶用黄羊,南北朝时祭灶用“豚酒”。宋代多用米饵、猪头、鱼等食品。南宋诗人范成大有“猪头烂熟双鱼鲜,豆炒甘松粉耳团。男儿酌酒女儿起,磆酒烧钱灶君喜。”可以为证。明清祭灶食品由荤变素,人们多用一种名叫“灶糖”的食品祭灶。“灶糖”实际上就是又甜又粘的麦芽糖。据《抱朴子》载:“月晦之夜,灶神上天,白人罪状。”人们就用饴糖把他的嘴巴粘住,叫他有口难开。有好事者戏作《灶君谣》和《灶君怨》各一首,《灶君谣》是:“灶糖一盘茶一盏,打发灶君上青天。天宫见了玉帝面,不当言的且莫言。”《灶君怨》是:“一年没吃一点啥,临走灶糖粘嘴巴。你这一家好人缘,叫我咋给玉帝夸。”许多老百姓连糖果之类食品也买不起,只好对着灶神许愿:“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今年日子过得苦,来年再请你吃糖。”

  有的地方祭灶还有用“灶饼”(陕西俗称“灶神?”)。这种灶饼是用米发酵的精白面加上适量碱揉好,二至三两为一坨,里面包上枣、柿饼、红糖或猪油、丁香、大葱等,包好后擀成碗口大的饼,放入柴灶锅里烙至两面变色起硬皮即熟。祭灶后每人各吃一个,如果家中有人外出,一定要留到返回时补吃,传说这寓意一年不受饥荒。这种饼吃起来外酥脆,内鲜香,久存不霉,可以吃到春节。今天,祭灶的风俗已不复存在,但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日,灶糖依然出现在街头,一些农家还要吃“灶神?”,还有祭灶的遗风。

  §§第六章 古时少数民族食俗片断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