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旧时以农历七月七日为“乞巧节”。在这一天大姑娘们要比赛穿针、绣花、织绢等本领,还要做“巧果”,其他人也有吃“巧果”的食风。
我国“乞巧”活动始于何时,尚待考证,但至少在唐代已经盛行。《明皇杂录》里说,当时洛阳人家有制“乞巧装”与“同心脍”的习俗,取眼明手巧和心心相印的意思。《清异录》里记载阊阖门外饮食名店“张手美家”在乞巧节前后要卖一种名叫“罗喉罗饭”,群众争相购买。宋时七夕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东京梦华录》说,京城汴梁人家在七月七日晚,多结彩楼于庭院,称为“乞巧楼”,并摆设花瓜、酒炙、针线等,让女郎焚香列拜,叫做“乞巧”。《梦粱录》载:南宋临安富贵人家在这一天要安排宴会,并在广庭中设香案酒果,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以乞巧于女、牛。”《岁时广记》还说,这一天造煎饼,作为供奉牵牛、织女的祭品,祭毕全家分食。明清时这种风俗又有发展。《清嘉录》记载,七夕前,市上已卖巧果,并演“天河配”之戏,“全国各地皆然”。
“乞巧果子”是节令面点的泛称。款式多样,有麦面或米面做的,有炉烤或油炸的,有圆形或梭子形的,各有特色。《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汴京的巧果是“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清嘉录》记载:清代吴地的巧果是“以面和糖,制作苧结之形,油汆会脆者,俗呼为苧结。”还有的巧女将瓜雕刻成千姿百态的鲜花。女郎们的这些杰作,旧时都要陈列在庭院中的几案上,请求天上的织女来品评。那些小巧玲珑的各色果子就被命之为“乞巧果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