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美景以饱眼福,佳肴美馔以饱口福。人们到野外风景秀丽的地方设宴,把两种享受结合起来,更加乐趣无穷。这类饮食方式称为“野宴”或游宴。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关于野宴盛况的记述。他在永和九年暮春,约友人到会稽山阴的“兰亭”饮宴。当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上有万里晴空,下有清流激湍”,又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他们“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一面观赏自然美景,一面投壶猜拳,开怀畅饮。美景与美酒、佳肴相得益彰。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也记述了他任滁州太守时约朋友在琅琊山亭饮宴的欢乐情景。其实这位六一居士设在山亭上的筵席,不过是一些“山肴野味”而已,但是由于他们一面观赏那“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美景,一面觥筹交错,谈笑赋诗,其情景就令人陶醉了。正如欧阳修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
我国历史上的野宴,名目繁多,情趣各异,是中国饮食风俗的一个重要特色。但它始于何时?因何而起?尚难断言。晋代人在战国时魏王墓中发掘出一批先秦时的竹简书籍,其中有一部《穆天子传》,记述了周穆王游到西王母国时,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款待穆天子的故事。这是我国文献中关于野宴盛况的最早描写。但人们认为书中这段文字具有小说的性质。从早期的野宴记述来看,多与古时的郊祭,特别是春日的祓禊风俗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周代,许多地方在每年三月上旬逢巳的一天(上巳节),带上祭祀的食品到野外有水的地方举行祭神活动;还要在浸泡了香草的水中洗澡、玩耍,认为这样可以消除疾病和其他不祥。祭祀过的食品大家分食。这种活动叫做“禊”或“祓禊”。随着岁月的推移,人们对祭祀仪式越来越淡薄,而对于这一天的水边游乐、进餐则兴趣日浓,使上巳节成为以郊游野宴为主的节日。到了魏、晋,一些文人骚客很讲究在上巳节约友人到山水秀美之处去饮酒赋诗,还别出心裁地把盛有美酒的羽觞(酒杯)放在曲曲弯弯的小溪里任其漂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得一饮而尽,称为“曲水流饮”。看来,古时的郊祭风俗可能是后代“野宴”风俗的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