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16、百岁羹——荠菜

  《明皇杂录》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下台,肃宗即位,昔日曾一度冠以大将军头衔的太监高力士被充军到贵州。他在路过巫州时,看到山谷里荠菜很多,却不见当地人采食,忽然想到他在长安时春天吃的荠菜馅的饼类,抚今追昔,居然感慨地吟起诗来:“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夷夏虽有殊,气味终不败。”这是开元、天宝年间红极一时的高力士遗留下来的惟一诗作。他的这首诗虽然欠雅,但却反映了唐代长安、洛阳一带人们喜食荠菜的风俗。

  其实,我国人民吃荠菜的风俗,源远流长。荠菜,一名“香荠”,又名“菱角菜”。它虽是一种野菜,味道却很鲜美,早为我们的祖先食用。《诗经》里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春秋繁露》里也有“百草中可食者最多,荠菜……草中之美品”。晋夏侯湛作过《荠赋》,宋陈达叟写过十六字的《甘荠赞》,苏轼称荠菜为“天然之珍,虽小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宋人陶谷在《清异录》里说:荠菜年年都有,到处都有,无论贫富,都可以采来吃。因此称荠菜为“百岁羹”。陆游生平特别爱好素食,荠菜便是他春天最喜欢吃的佳品。他吟咏荠菜的诗词更多。名句有“日月思归饱蕨薇,春天荠美忽忘归”,“长鱼大肉何由皍,冻荠此际值千金”。特别是他在蜀地食用“东坡羹”后所写的:“荠糁芳甘妙绝伦,啜来恍若在峨岷,莼羹下豉如难敌,牛乳拌酥亦味珍。”被认为是咏荠佳作。《武林旧事》记载:南宋小朝廷附庸风雅,每年二月二日也兴师动众挖荠菜,庶民百姓认为他们无非是在深宫大院里呆烦了,山珍海味吃腻了,想借此去野外春游和调剂一下口味而已,所以就编了一句歇后语——“皇帝他妈挖野菜——散心”。

  我国人民食荠菜的风俗历久不衰,这与荠菜本身的滋味和营养有关。荠菜的胡萝卜素含量与胡萝卜几乎相等,抗坏血酸仅仅次于辣椒和菜花,却高于油菜、菠菜、韭菜,蛋白质的含量远远高于一般叶菜,而且各类营养成分的含量比较平衡,不像其他蔬菜多于此而少于彼。春天,只要每餐用一盘荠菜,就可以从中摄取多种营养成分。

  值得一提的是京剧和秦腔都有《王宝钏》这出戏,说的是薛平贵征西去后,住在长安城南寒窑里的王宝钏就靠采集荠菜充饥。故事虽属虚构,但说明剧作者是富有生活实践的。不知在什么时候,好事者在西安市南郊曲江池旁搞了一个“寒窑遗址”,引来不少人去凭吊。今天曲江池王宝钏的“寒窑遗址”已被建设成一个旅游点,每天车水马龙,游人不绝。当地饮食行业还在这里开设了“荠菜饺子馆”,春日生意颇为兴隆。荠菜食品已经进入“旅游食品”的行列,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古老食荠风俗的升华。

  §§第三章 古代名馔及其掌故

  
更多

编辑推荐

1实习菜谱(农家小吃)
2鉴略妥注
3鲁迅作品选
4元史演义
5道德经
6伪自由书
7北户录
8茶经
9长短经
10长生殿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传习录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

  • 邓析子

    作者:【周】邓析  

    生活休闲 【已完结】

    《邓析子》分为无厚篇与转辞篇两篇,无厚篇所强调的是君主与臣民的共生关系,劝勉君王治国时应该以平等的心对待臣民,归结到最后就是无厚,是民本的反映。

  • 东周列国志

    作者:【明】冯梦龙  

    生活休闲 【已完结】

    《东周列国志》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著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原版名称是《列国志传》,小说由古白话写成,主要描写了从西周宣王时期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五百多年的历史。作品中所叙述的五百多年之间,英雄辈出,...

  • 独异志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闲 【已完结】

    《独异志》者,记世事之独异也。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之经籍,耳目可见闻,神仙鬼怪,并所摭录。然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