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语》记载:春秋楚康王时的屈到嗜芰,他临死前,召其宗老嘱咐说:“我最爱吃芰,祭我的时候必须用芰。”他的儿子屈建却不同意用芰来祭祀他的父亲,原因是这还符合楚国的祭祀礼仪。据屈建说,当时楚国规定的祭品是:对国君要用牛来供奉,对大夫要用羊来进献,对士人用猪、犬,对庶人要用鱼炙。他认为不能以自己父亲的私欲而破坏了国家规定的祭祀制度,终于没有遵照他父亲的遗言办事。这个故事一方面说明奴隶社会等级制度是很严格的;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屈到嗜芰已达到至死不忘的程度,说明芰的滋味鲜美。
芰,是一种浮生于水面的食用植物,因“其叶支散,故字从支”,又因“其角棱峭,故谓之菱”,俗称“菱角”。
对于菱,历代人多有详细论述。苏颂说:“菱,处处有之,叶浮水上,花黄白色,花落而果实生,渐向水中成熟。果实有两种,一种四角,一种两角。两角中又有嫩皮而颜色发紫的,叫做‘浮菱’,滋味更美。”李时珍说:野菱自生湖中,叶子和果实都小。其角硬直刺人,色嫩青老黑。嫩时剥食甜美,老了可以蒸煮食用,乡间把它晒干,与米掺合做饭、做粥、做糕、作果,都可以代粮。它的茎也可晒干收藏起来和米做饭,用来度荒,系湖泽地区农民有利之物。家菱种于陂塘,叶子果实都比较大,嫩时剥食,皮脆肉美,堪称一种佳果。唐代段成式说:“苏州折腰菱,多两角。荆州郢城菱,三角无刺,可以挼挱,汉武帝昆明池有浮根菱,亦曰‘青水菱’,叶没水下,根出水上。”由此可见,我国人食菱、种菱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对菱的性能、用途记载比较详细。
经过我国劳动人民的精心选择和培养,菱的品种不断发展,品质不断提高。多数由原来的四角变为两角,而两角又逐步退化变小,有些甚至变成无角,而且个头增大,果肉增重,品质变优。著名的浙江“南湖无角菱”就是其中之一,除其外形与众不同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皮薄肉多,清香可口,质地优良,被誉为“菱中佳品”。
由于菱是一种很好的食品,历代嗜菱的文人很多,这从以芰为题作赋吟诗者很多就可以看出一二。屈原《离骚》有“制芰荷以为衣兮”的词句;提倡素食终身的梁武帝写过《采菱曲》;刘禹锡写过《采菱行》;白居易写过《看采菱》;梅尧臣写过《侍郎采菱》;李白有以采菱为题材的爱情诗,诗云:“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三)。明人王鸿渐的《题菱科图》写道:“采菱科,采菱科,小舟日日临清波,采得菱来余几何,竟无人唱采菱歌,风流无复赵溪女,但采菱科救饥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