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代,人们品饮的主要是末茶,这种末茶,是由品茶人自己将茶饼加工而成的,加工的工具,就是茶碾与茶罗。唐代秦韬玉诗:“山童碾破团圆月”,李咸用的诗:“白苎眼细匀于研”,是唐代碾茶、罗茶的记载;宋代苏辙的诗:“龙团小碾斗晴窗”,韩驹的诗:“密罗深碾看飞霜”,是宋代碾茶、罗茶的记载。
碾茶的工具,古人叫做茶碾。
陆羽《茶经》记载,唐代的茶碾有木质的,有石质的。木质的茶碾,是用质地坚硬细密而又没有异味的木材制成,上等的是橘木,其次是梨木、桑木、桐木、柘木等。这种木茶碾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碾盘,另一部分陆羽称之为“堕”。碾盘外形四方,中间剜空成圆孔,正好容“堕”。碾堕是一块圆木,中间安上轴,碾茶时以手持轴转动碾堕,靠碾堕与碾盘之间的挤压碾碎茶饼。碾旁附有用鸟翅上的硬羽毛制成的小扫把,叫做“拂末”,用来扫净碾盘和碾堕上的茶末。
宋代饮茶,也要先碾,碾前有时先把茶饼用净纸包起来捶碎。宋人的茶碾,蔡襄《茶录》主张用银质或铁质,宋徽宗《大观茶论》中以为茶碾以银质的为最好,熟铁次之,反对用生铁铸造的茶碾,因为生铁所铸,未经锻打,“有黑屑藏于隙穴,害茶色尤甚”。茶碾的形制和唐时也不同。据宋徽宗说,当时茶碾由两部分组成,一为碾槽,一为碾轮,他说:“凡碾之制,槽欲深而峻,轮欲锐而薄。槽深而峻,则底有准而茶常聚;轮锐而薄,则运边中而槽不戛。”意思是说碾槽要深,槽壁要直,这样茶常聚于碾底槽内;碾轮要薄,轮边要锐利,这样正好和碾槽底契合,容易用力,不致和碾槽壁相摩擦。根据宋徽宗所说,这种茶碾,大概和现在的中药药碾构造相同。考古发现五代时的石碾,也正和今天的药碾一样,一碾槽,一轮,但比较粗糙。宋人所记当时的茶碾,还有铜质的,如苏轼诗:“柘罗铜碾并不用”。更多的则是石质的,如苏轼诗:“石碾破新绿”、“石碾清飞瑟瑟尘”等。宋人对石质茶碾的产地有详细记载。北宋末年人庄绰《鸡肋编》卷下记,当时南安郡上犹县北七十里,有一个叫做上逻村的地方,石质非常好,有一种石头,因长年在水中,色泽如水牛角晶莹发亮。当地人用这种石头琢磨加工而制成的小茶磨,人们称之为“掌中金”,“其磨茶四周匀如雪片”,使用长了磨齿有磨损,则“更开断”,即重新凿齿。上逻村离虔州(今江西赣县)不过一百余里,一盘“掌中金”,“价值五千足”,而且还“颇难得”。当时,这种小茶磨湖南的耒阳也有出产。庄绰说:“不若上犹之坚小而快也。”这种号称“掌中金”的小茶碾,目前尚未见传世品,今后考古工作中可能有所发现。
宋人在有的茶碾上还镌有铭文,以托情思、寄雅趣,这些铭文都很短,但含义缈远,耐人寻味。黄庭坚的《茶磨铭》是这样写的:“楚云散尽,燕山雪飞;江湖归梦,从此祛机。”前两句是说犹如楚天云团的茶饼,经碾压后化为燕山飞雪,后两句则表现品茶者由此而产生的一种超脱情绪。
茶罗,陆羽称之为“罗合”,罗圈用竹子或杉木经烘烤弯曲而成,并加油漆,还有的是柘木制成的,所以又叫“柘罗”。罗面为纱绢,罗茶末时,还加盖,以免茶末飘散。宋代茶罗的罗圈,有黄金的,有白银的,有的则是棕榈树材制成的。罗面多用四川东川鹅溪所产的细画绢,在制成罗面之前,要先放在热水中揉洗以去杂物。
那时的品茶者们,多是自碾自罗,如周必大所说:“敢向柘罗评绿玉,待君回碾试飞尘”,在碾和罗的过程中,也是品茶者们酝酿品茶时所需要的那种情趣的过程,如黄庭坚调寄《品令》的咏茶一词所描写的:“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零,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二分酒病。”诗人手推“只轮”,慢慢地碾碎“风舞团团饼”,这似乎是在破坏;但当看见碾出的光莹如玉的茶粉,听着炉上水将沸未沸时如松涛般的飒飒声,这却又是在创造。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人能顿减酒病,而且产生出像《茶磨铭》后两句所说的那种超脱情趣,也就是该词后半阕中所写的“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