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心灵的经验的符号”,是民族文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当婴儿发出第一声“妈妈”的呼喊时,就已经在无意识中涉及了语言与文化关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亲属称谓与家族制度的关系。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社会中,从“郁郁乎文哉”的周代,到清代,甚至近代,这种称谓关系,在维护以家族制度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中都起了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社会以家族为本位,国君就是家长、族长的放大。因此,当子路问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如果让他去治理国家,那么他首先要抓什么大事时,老夫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在这里,孔老夫子明确地指出:要想治理好国家,一定要先“正名”。而“正名”的关键是要明辨上下,定名分,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实相称。让“亲亲、尊尊、长长”上下等级森严。在此基础上,他又发挥形成了一整套的有关要平天下,必先治国;要治国,必先齐家;要齐家,必先修身的修、齐、治、平理论。这样一来,对一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修礼、习礼、行礼了,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就要在咿呀学语时能正确地喊出对不同人的称谓。对一家而言,不论是婚丧嫁娶、财产分配等大事,还是柴米油盐等小事,都必须由家长一人最后说了算。对一国而言,则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犯罪,祸及九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中国人无论办什么大事小情,都要讲究“名正言顺”。只要名正言顺即使违反制度也可以理解。反之亦然。
1.1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对“正名”更是倍加重视,把它看做是“明贵贱”、“定等级”的根本目的。《左传·昭公七年》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zào),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这里所说的“臣”,指统属、役使。这表明,在中国古代社会,人格等次的高下,决定于政治权力的级差。即所谓“礼尊贵贵,不得相逾,所以为礼也”。为此,《礼记·曲礼下》对不同等级的人的名分称谓做了细致、严格的划分。它规定:君临天下的人,称“天子”。天子在诸侯来朝时,要给他们分派职司,授予政务,并派专人掌管委任事务,而他要自称“予一人”。天子在履行天子的职务,祭祖时要称“孝王某”;祭郊、社等外神时,称“嗣王某”;巡视诸侯,向鬼神致祭时,称“天王某之字”。天子去世,称“天王崩”。招魂时,称“天子复矣”。为天子发丧,称“天王登假”(登仙)。灵位祔入宗庙时,要书写树立“某帝”的牌位。天子未除去丧服时,自称“予小子”,生时称其名曰“小子王某”,如果他此时死去,也称呼其名。
天子立官先始于后妃、夫人、世妇、嫔、妻、妾。天子设立官位先设六天官,称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掌管六种典礼制度。天子的五官,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他们各自掌管统领属下的官员。天子设六个府,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掌管各自的职责。天子的六工为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掌管六种器物的制作。
每年年终五官进呈一年的功绩,称“享”,五官之首称“伯”,是主管一个方面的官员。他辅佐天子,称“天子之吏”。与天子同姓的人任此职,天子称其为“伯父”;与天子异姓的人任此职,天子称其为“伯舅”。他们对其他诸侯则自称“天子之老”。对国外称“公”,对国内称“君”。九州诸侯之首,进入天子的畿内称“某州之牧”。与天子同姓的,天子称其“叔父”,异姓的天子称其“叔舅”。他们对国外可称“侯”,对国内可称“君”。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等地的诸侯,即使有功,土地广大,爵位也只能是子爵,称“子”。他们在国内可自称“不谷”,在国外可自称为“王老”。其他众多的小诸侯,进入天子畿内,可以称“某国之人”。在国外可称“子”,自称为“孤”。
天子接见诸侯时,如果背靠屏风面南而立,诸侯面北拜见天子,称“觐”。如果天子面南,站在屏风和门之间,诸公面向东,诸侯面向西,称“朝”。诸侯与诸侯在约定的日期相互见面,称“遇”。诸侯约定在两国之间的空隙地方见面,称“会”。诸侯派大夫访问对方,称“聘”。诸侯间口头订立条约,称“誓”。诸侯书面订立条约,并举行杀牛歃血仪式,称“盟”。诸侯见天子,自称“臣某侯某”,与百姓说话,自称“寡人”。如果在服丧期间,对宾客自称“嫡子孤”。主持祭祀时,在宗庙内自称“孝子某国侯某”。郊、社之祭,自称“曾孙某国侯某”。诸侯死,称“薨”。招魂时,要说:“某甫复矣”。葬礼结束后,即位的诸侯朝见天子,称“类见”。向天子为亡父请求谥号称“类”。诸侯派使者聘于诸侯,使者自称“寡君之老”。
天子的仪容要显得庄严肃穆。诸侯的仪容要和蔼大方。大夫的仪容应该整齐不乱。士要显得从容舒展。庶人见到君要快步回避。
天子的配偶称“后”,诸侯的称“夫人”,大夫的称“孺人”,士的称“妇人”,庶人的称“妻”。公、侯有夫人、世妇、妻、妾。公、侯的夫人对天子自称“老妇”,对别国诸侯自称“寡小君”,对本国国君自称“小童”。世妇以下,统统自称“婢子”。子女在父母面前要自称名。
诸侯国的大夫进入天子畿内,称为“某国之士”,自称为“陪臣某”。其他诸侯国的人称他为“子”,本国人称他为“寡君之老”。出使的人自称名。
天子逃亡国外,史书不用“出”字。诸侯生前史书不直称其名。君子不原谅作恶的天子和诸侯。诸侯失掉封地或残害同姓,史书直称其名。
作为人臣之礼,不可当众明确指责国君。如数次劝谏国君,国君仍不听从,人臣可离开国君而去。子女侍奉双亲,多次劝谏,双亲仍不听从,要跟在他们身后大声哭泣。
拿一个人比拟另一个人,两人的德行、身份要相当。问天子的年龄,要说:“听说开始穿多长的衣服。”问国君的年龄,如果国君年长,就回答说:“能主持宗庙社稷的事情了。”年幼,就回答说:“还不能主持宗庙社稷的事情。”有人问大夫的儿子年龄时,如果年长,就回答说:“能驾驭马车了。”如果年幼,就回答说:“还不能驭车。”有人问士的儿子年龄时,如年长,应回答说:“能主持宾客告请之事了。”如年幼,则回答说:“还不能主持宾客告请之事。”问庶人的儿子年龄时,如年长,应回答说:“能背柴了。”年幼,则回答说:“还不能背柴。”问国君的财富,应先回答国土的面积,再列举山泽的出产。问大夫的财富,应回答有封邑,有人民供给衣食,祭器、祭服不用借。问士的财富,应回答车数。问庶人的财富,应回答牲畜的数目。
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春祀户、夏祀灶、六月祀中雷、秋祀门、冬祭井)。每年祭一遍。诸侯祭所居之方,祭境内的山川,祭五祀。每年祭一遍。大夫祭五祀。每年祭一遍。士祭自己的祖先。凡是祭祀,已废止的,不得再举行;已举行的,不得废止。不应祭祀而祭祀的,叫“淫祀”(多余的祭祀)。淫祀,神不降福。天子祭祀用毛色纯而不杂的祭牛。诸侯用经过特别喂养三个月的牛。大夫用普通的牛。士只用羊、猪。庶出的子孙不主持祭祀,祭祀必须告诉嫡长子。
凡宗庙祭祀,依礼,牛称“一元大武”,猪称“刚鬣”,小猪称“腯肥”,羊称“矛毛”,鸡称“翰音”,犬称“羹献”,雉称“疏趾”,兔称“明视”,干肉称“尹祭”,干鱼称“商祭”,鲜鱼称“脡祭”,水称“清涤”,酒称“清酌”,黍称“芗合”,粱称“芗萁”,稷称“明粢”,稻称“嘉疏”,韭称“丰本”,盐称“咸鹾”,玉称“嘉玉”,币称“量币”。
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死人停放在床称“尸”,已在棺内称“柩”。飞鸟死称“降”,四足之兽死称“渍”。死于寇难称“兵”。
祭祀去世的祖父,称“皇祖考”;祖母,称“皇祖妣”;父,称“皇考”;母,称“皇妣”;丈夫,称“皇辟”。父生时,称“父”,母,称“母”,妻,称“妻”;父死后,称“考”,母,称“妣”,妻,称“嫔”。长寿而死的,称“卒”;短命夭折的,称“不禄”。
国君有命,大夫和士要马上研讨。其事在各职守司所存之处,则研讨各职守司所存之事。在货币器物藏贮之处,则研讨货币器物藏贮之事。在君臣议事之处,则研讨政事的施为。在朝廷上议事,不得提及犬马。散朝时回头看,如没有意外的事,必有不正当的想法。所以,“辍朝而顾”,君子视之为粗鄙无礼。朝廷上处处讲礼,问话要合乎礼,答话也要合乎礼。
送女儿到天子处,称“备百姓”;到国君处,称“备酒浆”;到大夫处,称“备扫洒”。
1.2 秦始皇六合天下,一统全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包五帝”,采上古“三皇五帝”的名号,自称“皇帝”。从此中国古代历代最高统治者均称皇帝。秦汉定制,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物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所进曰‘御’。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日‘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其实中国古代对最高统治者的称谓还不止于此。还有“皇上”、“圣上”、“太上”、“至尊”、“主上”、“圣主”、“君父”、“县官”、“官家”、“大家”、“天家”、“天辟”、“天皇”等等一系列称谓,这些称谓的得名虽各有不同,但目的却是殊途同归,即“隆君”,给皇帝的统治权威想方设法地罩上一把把精心编织的“君权神授”、“君权神圣不可侵犯”的金伞,使皇帝在万民心目中成为独一无二的合法的权威。由此又推而广之,臣下对皇帝祝福时,要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祝皇帝万世长存,有时有人也就因此而称皇帝为“万岁”或“万岁爷”。臣下把皇帝的知识素养,称做“圣学”,如《碑传集》卷一一《熊赐履·事状》:“盖公自初应诏上书,即力言圣学为第一要务,其后屡以为言。”臣下又把皇帝所施的恩惠敬称为“圣恩”,如据《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记载,雍正三年河南巡抚田文镜所上的奏章就有“仰见我皇上心周倍屋,念切民生,圣恩浩荡,诚千古史册所未有”这样的语句。更有甚者,一些封建王朝还把皇帝告诫臣僚或关于国家重要事务所降谕旨,甚至皇帝平时所发谕旨尊称为“圣训”,以后又辑成《三朝圣训》,供臣下学习遵行。
在中国古代,由于皇位是世袭的,于是以皇帝为本位推而及其亲属,也都有尊称。皇帝的祖母被称为“太皇太后”,《汉书·外戚传》:“汉兴,因秦之称,祖母称太皇太后。”或简称“太皇”,《史记·申公传》:“太皇窦太后好老子言,不说儒术。”皇帝父被尊称为“太上皇”。如秦始皇称帝后,曾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曾五次回家朝见其父太公,有谋士进谏太公说这样做有损刘邦做皇帝的威仪,太公请求计谋,谋士教太公在刘邦下次朝见他时,手拿扫帚站在门口迎接,刘邦见状大惊失色,太公扶起刘邦,告诉他皇帝要以国体为重等,刘邦于是尊称其父为“太上皇”。按颜师古的解释,“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号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色。”此后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也自称太上皇。皇帝之母被尊称为“皇太后”或“国母”。《汉书·外戚传序》:“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南史·孝武王皇后传》:“废帝即位,尊曰皇太后,宫曰永训。”此后历代都基本上因习不改。皇帝的正妻被尊称为“皇后”、“女君”、“女主”、“中宫”、“椒房”或“后”。“皇后”原指西周时的君主。《尚书·顾命》:“皇后凭玉几。”蔡传:“皇,大也;后,君也。言大君成王力疾亲凭玉几。”秦以后则成为皇帝正妻的尊称,简称为后。《史记·文帝本纪》说:“元年(前179)三月,有司请立皇后。薄太后曰:‘诸侯皆同姓,立太子母为皇后’。”而皇帝的妾又有贵妃、淑妃、贵嫔、德妃、贤妃、丽妃、惠妃、华妃、昭仪、婕妤,娥、容华、美人、贵人、才人、淑媛等等称号,而这些称号又往往就是她们本人的名分、爵位的代名词。皇帝的儿子,如被指定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则被尊称为“皇太子”、“东宫”等。其他诸子则被统称为“皇子”、“阿哥”、“殿下”等。皇帝的女儿一般要被尊称为“公主”等。除此而外,所有与皇帝有姻亲、血缘关系的人物,都会得到类似于王、公、“国舅”、“长公主”、“大长公主”、“驸马”、“国婿”等等一类尊称。而由皇帝任命的各级各类官吏们,也都有“冢宰”、“宰辅”、“百揆”、“阁老”、“使相”、“中堂”、“府主”、“总戎”、“镇台”、“协台”、“明府”、“明廷”、“父母官”、“老父”等等尊称。这些尊称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贵有常尊,贱有等威”的等级次序。
对此,贾谊在那篇被毛泽东称之为“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的《治安策》中,曾作了形象的描述:“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无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故古者圣王制为等列,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延及庶人,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
在此,贾谊认为,君臣上下等级之形成,“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以此而“令君君臣臣上下有差”。帝王之尊犹如殿堂,君臣好比台阶,而一般庶民百姓就好比地。台阶层次越多,就距离地面越远,殿堂于是越显得高伟。反之如若没有台阶,殿堂就会靠近地面,则其势必低卑。而“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于是帝王“制为等列”,以“尊不可及”。这与蔡邕在《独断》中对“陛下”的解释如出一辙。蔡邕解释说:“陛下者,陛,阶也,所由升堂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陈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1.3 董仲舒则更通过用音训解释礼制专名,去迎合封建统治的需要。如他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篇中提出,深察名号的根本在“君”、“王”二字。如“王”,他说:“王者皇也,王者方也,王者匡也,王者黄也,王者往也。是故王意不普大而皇,则道不能正直而方;道不能正直而方,则德不能匡运周遍;德不能匡运周遍,则美不能黄;美不能黄,则四方不能往;四方不能往,则不全于王。”在此基础上,他解释“君”时又说:“君者权也,君者温也,君者群也。是故君意不比于元,则动而失本;动而失本,则所为不立;所为不立,则不效于原;不效于原,则自委舍;自委舍,则化不行。用权于变,则失中适之宜;失中适之宜,则道不平,德不温;道不平,德不温,则众不亲安;众不亲安,则离散不群;离散不群,则不全于君。”在此,董仲舒不但把辨明名号,看做统治者建立统治的基础,治国安邦的根本,而且通过随心所欲地解释“君”、“王”二字,把封建统治权进行了神化,把“君权”、“王权”看做是“天命”的体现。“君”、“王”是代天行令,这两者的“名号”如能正,那么人就可上承“天命”,下继“地运”,安定团结。反之,则会逆天命,犯天意,国家分崩离析,人民灾难深重。这样,不但为封建君权唱了赞歌,更把“正名节”的作用提得至高无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