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17章 唇亡齿寒颐年堂决策!临危受命彭帅抗美帝(9)

  为了学点技术,刘思齐经组织上批准赴苏留学。毛泽东也同意她换换环境。写信给刘思齐,要她“争口气,学成为国效力”。刘思齐在苏学习期间,常给毛泽东写信,毛泽东化名“德胜”复信,给她以循循善诱。

  刘思齐回国后,毛泽东还经常给她写信。请看1959年写的一封信:

  思齐:

  不知你的情况如何,身体是否有起色,极为挂念,要立雄心壮志,注意政治理论,要争一口气,为死者,为父亲,为人民,也为那些被轻视、仇视的人们争这一口气,我好,只是念你,祝你平安。

  父亲一月十五日

  毛泽东出巡外地。他仍惦着刘思齐。

  娃:

  你身体是否好些了?妹妹(注:指邵华)考了学校没有?我比在家时好些。你愁闷时可看点古典文学,读诗句,可起消愁解闷的作用,久不见甚念。

  爸爸八月六日

  除了关心刘思齐的身体和学习外,毛泽东一直惦记她个人的事情。他说:“我毛泽东历来反对封建那一套!思齐还很年轻嘛,我要帮助她嫁人,不能总呆在我们毛家!”1960年春天,毛泽东明显地为她的事情着急,那时刘思齐已经29岁了。毛泽东很为难:公公劝儿媳妇改嫁可怎么说得出口呢!对此事他很机敏又很“策略”。有一次,他趁几个儿女都在家的时候,笑容满面地说:“你们都老大不小了,应该考虑找对象的事情口罗……”

  刘思齐的妹妹邵华调皮地说:“爸爸,我不是有对象了吗?再找,岸青可……”

  毛岸青只顾笑,不说话。

  毛泽东板着面孔,假装训斥邵华:“你起的啥子哄?没有你的事……”他一语双关,是针对刘思齐来的。几个孩子围着他撒娇地乱嚷嚷。

  “爸爸,如今找对象可难了!”

  “您给我们当参谋吧!”

  “到哪里去找合适的呀?”

  “我们找不到啊……”

  毛泽东招架不住了,捂住耳朵大声说:“孩子们!不要吵吵了!我有个好办法!”

  “啥办法?”大家静大来,都好奇地等着毛泽东出什么高招儿哩!不料,他挥挥手,幽默地说:“你们都闭上眼睛(大家都真的闭上眼睛),上街随便抓一个好了!”

  孩子们睁开眼睛,都觉得“上当”了,刘思齐也跟着凑热闹,笑着问毛泽东:“那要是抓一个大黑麻子可怎么办呢?”

  毛泽东风趣地回答:“那就认命呗!”他哈哈大笑,几个孩子更是笑得前仰后合。毛泽东边笑边看了一下刘思齐,意思是说:“思齐啊,我的大女儿!我的心意你还不明白吗?”

  毛泽东为刘思齐的事可谓用心良苦,可是到哪里去找像毛岸英那样可敬可爱的人呢?大笑之后,刘思齐独自回屋暗暗擦眼泪了……

  毛泽东为刘思齐的事“赤膊上阵”了。刘思齐刚从苏联留学回来,他在日理万机中亲自为刘思齐介绍了两个对象,但都没有成功。后来经空军学院刘震院长介绍,刘思齐和这个学院的教员杨茂之相爱结婚。结婚那天,毛泽东特地派人给他们送来300块钱,还有一首他亲笔写的诗词。

  初战告捷

  美国估计,中国是不会出兵参战的。但是,杜鲁门却不断收到中国可能出兵的情报。这时,他感到有些不安了。于是,他决定与麦克阿瑟会谈一次,以便获得第一手资料。杜鲁门遂亲自飞到太平洋上的威克岛,与麦克阿瑟会晤。麦克阿瑟坚信,中国不会出兵。他还断言,战争会在感恩节即11月23日前结束,第8集团军可以在圣诞节撤回日本,并在那里欢度圣诞节。杜鲁门相信了麦克阿瑟的话。于是,美国断定,中国出兵参战的“可能性很小”,“不足为虑”。

  西方的德林软件公司,曾对“美国出兵朝鲜,中国态度将会如何”进行研究。战争爆发前8天,他们拿出的研究成果是:“中国将出兵韩国”。这7个字的索价是500万美元。美国对华政策研究室置之一笑。这个政策研究室何曾想到,他们这一次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

  1950年10月19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分别从丹东、长甸河口、集安,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志愿军这时的入朝,是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情况下进军的。因为,苏联原来约定出动空军支援,但是临时改变了。

  最初进入朝鲜的部队,都是在夜间渡江的。当时,侦察部队也伪装成朝鲜人民军。这为的是利用敌人的错误判断,给他们一个出其不意的打击,从而使初战取得胜利。

  志愿军入朝后,彭德怀很快就注意到了敌人的弱点。他发现,美军正面与侧翼部队,由沃克和麦克阿瑟分别指挥,却又缺乏协调,因此指挥混乱,加之东西战场之间是狼林山脉和赴山岭山脉,这就形成一条宽约90公里的缺口。他还发现,敌分兵冒进的速度很快,很少遇到朝鲜人民军的抵抗。敌人的第一线部队,都是南朝鲜军。与美军相比,他们的武器装备较差,指挥能力较弱,容易突破。因此,他提出了打运动战,在运动中分割消灭敌人的作战方针。

  10月25日,南朝鲜军第1师先头部队1个营以14辆坦克和1部自行火炮为先导,后续摩托化步兵外加1个炮兵中队,长驱直入,大摇大摆地沿云山至温井公路北进。他们当然没有料到,自己已不知不觉地落入了我志愿军第13兵团第40军第120师第360团的伏击圈。与此同时,敌第6师第2团第3营及1个加强炮兵中队进犯北镇,与我第40军第118师的2个团遭遇。一声令下,志愿军的步枪、机关枪和手榴弹同时开火。仅经过1个小时,就全歼敌人。在这场战斗中,美军顾问赖勒斯也成了俘虏。当晚,志愿军又乘胜再战,击溃了南朝鲜1个团。这之后,我又歼灭南朝鲜军第6师、第8师的2个营及第七团,并迫使南朝鲜军第8师余部南逃。后来,1950年10月25日这一天就成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的纪念日。

  敌人既怕近战,又怕夜战,更怕切断其后路。志愿军抓住敌人的这些弱点,断其后路,捕歼敌人有生力量。尽管中国人民志愿军已与南朝鲜军几次交锋,但麦克阿瑟仍不相信中国部队已经入朝作战。终于,美军王牌军骑兵第1师的部队首先遭到了志愿军的围歼。美军骑兵第1师组建于华盛顿时代,历史悠久。由于它屡立战功,所以尽管战马早已被摩托化所代替,然而组建这支部队时的“骑兵第1师”的称号却始终未变,一直保留了下来。10月底,这个师的第8团冒进到云山地区。11月1日,志愿军开始对其实施围歼。志愿军利用夜晚的掩护,神速地扑向敌人,与之展开短兵相接的巷战,并以优势兵力截断其退路。敌人虽然在飞机、坦克的支援下拼命突围,但并未成功。这次战斗除歼灭这个师第8团的大部外,还歼灭了南朝鲜军第1师第12团一部,共2000多人。其中,美军1800多人。美方承认:“美军与中共部队第一次灾难性的遭遇,导致了第8集团军的全面撤退。”后来,云山之战被作为模范战例收入日本陆上自卫队干部学校编著的《作战理论之门》一书。该书在总结这次战斗胜利的原因时,写道:“忠实地执行了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对孤立分散的美军集中了绝对优势的兵力进行包围,并积极勇敢地实施了夜间白刃战。”

  在谈到志愿军的夜战时,美国海军陆战队战史曾这样描述:中国士兵“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任何一个敌方阵地。只有经过这样遭遇的美国人才能理解。在半夜,那些精灵一般地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进攻者的手榴弹爆炸和冲锋枪扫射是何等令人胆战心惊”,志愿军取得了入朝后的第一个战役的胜利,共歼敌15800多人。彭德怀在总结会上说:“我们有近战、夜战的法宝,没有飞机,缺少大炮坦克,一样可以打仗,打胜仗!”

  1950年10月下旬至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经过3次战役,把敌人赶过“三八线”,并占领了汉城,打到了北纬37度线附近,迫使敌人从总攻击变成总退却,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而改变了朝鲜战争的局势。

  我军出国作战,后勤供应很困难。制海权为敌人控制,朝鲜铁路又不能通车,物资运输全靠汽车。而美军完全掌握制空权,在志愿军总部工作的毛泽东长子毛岸英就是在美机空袭中牺牲的。除在战场上进行战术支援外,美机还集中轰炸我方运输线。为了搜索轰炸我方人员和物资供应,他们的飞机有时低飞到百米以下,甚至撞上电线。我军汽车白天不能行驶,只好在夜间开灯行驶,又因不能及时发现飞临上空的敌机,经常遭到轰炸。闭灯行驶么?公路狭窄,弯曲,极易翻车。入朝初期,因翻车造成的损失超过了被炸造成的损失。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初期阶段,既赶上天寒地冻,又由于后勤供应不足,有些部队不止一回地整天只能吃上一顿饭;有的部队没鞋穿,战士们只有剪毯子裹脚。因此,彭德怀提出:“现代化的战争,没有现代化的后勤是不行的。”他要求建立“钢铁运输线”。后来,群众在公路上设立夜间对空监视哨,敌机来了,就鸣枪报警,汽车立即关灯躲避。敌机一走,警报解除,汽车就开灯快速疾驶。此外,还在公路沿线构筑了汽车掩体。这才使汽车的损失大大减少。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在《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和今后的任务》一文中说:“战争的头一个月,我们的汽车损失很大。怎么办呢?除了领导想办法以外,主要是靠群众想办法。在汽车路两旁用1万多人站岗,飞机来了就打信号枪,司机听到就躲着走,或着找个地方把汽车藏起来。同时,把汽车路加宽,又修了许多新汽车路,汽车开过来开过去,畅行无阻。这样,汽车的损失就由开始时的40%,减少到百分之零点几”。

  在此期间,中国新组建的空军也参加了战斗。

  从1951年12月26日开始,美军第8集团军由李奇微指挥。李到任后,便着手整顿部队,改变战术。他采用节节后撤的办法,将美军撤至“三八线”附近地区,并很快组织了于1月15日开始的进攻。这时,美军统一了朝鲜战场的指挥,原在东海岸直接由远在日本的麦克阿瑟遥控的美军第10军,加入了第8集团军序列,统由李奇微指挥。在这次进攻中,李奇微采取了主力靠拢、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等齐发展的战法。而志愿军由于后勤补给不足,也由于需要休整补充等原因,采取了运动防御,主动转移的策略。1951年3月14日夜,志愿军主动放弃汉城,撤至“三八线”以北。美军也由进攻转为防御。1951年4月22日,我军发起了第5次战役。

  对于这次战役,我军做过相当充分的准备。除原在朝鲜的部队外,刚刚入朝的第19兵团和第3兵团也开赴第一线,投入了战斗。至此,入朝参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逾百万。我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对美军在先进技术装备条件下的反击组织能力和速度估计不足。

  统一指挥朝鲜战场联合国军的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中将,经过与志愿军的多次交锋后,摸到了我军进攻的规律。由于我军运输线受到敌军破坏,用于每次进攻的粮、弹,主要是靠部队随身携带的那一点,因而只能维持一个星期左右。李奇微因此而称我们的进攻为“礼拜攻势”。待我进攻一个星期左右后转移时,他就乘机大举反攻,并钉紧不放。李奇微将它的这种战术称之为“磁性战术”。

  第5次战役结束时,李奇微乘我军出击过远,官兵十分疲劳,又粮、弹补充不及时,乃组织反扑。他们在空军掩护下,以坦克配合摩托化步兵,沿公路对我军实施平行追击不说,还以主力向我纵深穿插,又派空降兵在我退路上降落,抢占交通要道。由于没有预见到李奇微这一战术的变化,又由于志愿军在三八线以南出击过远,且未组织好交替掩护和转移,致使我军第3兵团的1个师被敌包围,严重受创。

  自5月27日起,我全线8个军展开阻击。6月10日,敌人转入防御。第5次战役遂告结束。从此,敌我双方转入阵地对峙作战状态。到6月10日这一天为止,中国人民志愿军五战五捷,共歼敌23万人,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

  这次战役结束后的第2天,曾任美国驻华军队总司令的魏德迈在参议院作证时说:“朝鲜战争是一个‘无底洞’,看不到联合国有胜利的希望。”其实,早在联合国军遭受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前3次战役的打击之后,美国国内对战争前景已感绝望。他们认为,除非像麦克阿瑟鼓吹的那样,发动全面的对华战争。否则,美国已无兵可派,联合国军只能被赶出朝鲜。而增兵朝鲜,势必削弱美国对其西方盟国的防务义务。从而引起西方盟国的恐慌。因此,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已制订了联合国军退出朝鲜、美军退守日本的计划。美国政府也通过印度向我国发出停战和谈的呼吁,并提出美军撤离台湾和台湾海峡,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条件是,志愿军停止进攻,让美军安全撤离朝鲜。当时,志愿军因在前3次战役中所取得的辉煌战果,在战场上占有优势,因而对战争发展局势估计过分乐观。认为,很快就能用武力把美军赶出朝鲜。中国政府拒绝了美国的求和。

  只是由于李奇微的到来,以及他在战场上所创造的美国人眼中的奇迹,才使美国侵朝军获得了转机。

  即使美军比前一阶段有了些转机,美国政府也深感因绝大部分兵力陷于朝鲜而使其战略重心欧洲甚为空虚。因此,杜鲁门要想从朝鲜脱身,就不得不寻求停战谈判。而麦克阿瑟却与杜鲁门的意见相左。他仗着自己的老资格,甚至私自发表公开声明,示意要把战争扩大到中国的沿海地区和内地基地,以此恐吓中国。他的这个声明吓坏了英国和法国,更激怒了杜鲁门。杜鲁门怒气冲天地说:“这是对我作为总统和最高统帅而发布的命令公然违抗”,“我要把他踢进北中国海”。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