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99章 红墙主人涉险访苏!巨人握手各有所思(7)

  他首先为毛泽东主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就而举杯祝贺,他的语调是轻松的,他说:“中苏友好的兄弟情谊要保持下去,周恩来总理的讲话也代表了我的意思了。”可接下来他却把话锋一转,说:“社会主义阵营要团结起来,可惜今天与会者中间少了南斯拉夫的同志,我感到很惋惜……”最后,他放下酒杯,举起双手高呼着:“团结就是力量!”

  宴会进程中,气氛始终很热烈,毛泽东举杯祝斯大林健康,祝中苏人民友好下去,斯大林也数次举杯祝毛泽东、周恩来健康,斯大林这时情绪很好,不时的与中国同志谈笑着……

  这次宴会,斯大林与毛泽东为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共同举起了祝贺的酒杯,尽管这酒杯的举起多少有些不容易,但它毕竟代表了50年代初中苏两国之间的“蜜月时代”到来了。

  告别宴会持续到午夜,人们才尽欢而散。

  第三节 李克农巧胜毛人凤计兆祥美梦已成空

  毛人凤心惊肉跳地拿过译电原文又扫了一遍,不知所措。但他想最后摊牌的时候还未到,手里还有东北技术纵队这张王牌,心里踏实了些。第二天,当这些普普通通的苏联工作人员接到礼品时,好多人禁不住激动得大哭起来了。

  李克农严斥毛人凤

  这天,李克农部长认真地说:“小计,我这个报,你可要给我发好哇!”

  计兆祥连连颌首:“是!是!”

  此时,台北近郊。一座隐蔽在浓郁茂密树木中的国民党保密局本部里,笼罩着一种神秘、可怕的气氛。

  神经过敏的保密局特务头子毛人凤,刚刚接到人民解放军即要解放海南岛、舟山群岛的情报,又接到情报部门报告:人民解放军在福建沿海已集中大批部队,空军已进驻华东的一些机场,登陆舰艇也正在一些港口集结。看来,那阵势是对着台湾来的。

  毛人凤面带难色,忧心忡忡。而蒋介石这时正在阿里山庆寿。他暗自思忖,如果这次行动成功,在毛泽东访苏归来时干掉他,中国的风云就会发生突变。否则,万能潜伏台、地下武装力量的活动将更加困难。不把握住这个时机消灭毛泽东,蒋介石不会答应!

  这时,急功近利、坐镇督战的美国顾问布莱德上校对毛人凤说:“立即电告计兆祥,报告潜伏大陆暗杀队的准备情况,对东北技术纵队所有行动人员除重赏外,一律官升三级。并委任纵队司令马耐为国民党东三省救国司令。”

  毛人凤焦虑地抽着香烟说:“按规定的联络时间已经超过了,可现在还没有得到大陆的任何反应……”

  布莱德很敏感,打断毛人凤的话说:“立即电告计兆祥,停止发报,马上转移。”

  “我看问题不会那么严重。共党再狡猾,也不会那么快发现我万能台的踪迹。也许计兆祥马上就会发来成功的电讯!”

  电台安装完毕。

  “嘀嘀嘀……”计兆祥熟练地按动键杆,用以往的手法呼叫台湾保密局,并传出毛人凤接电讯的讯号。

  毛人凤得此消息,高兴地眼珠一转:“来了!”

  他平心静气地守在电台旁,等待接收译电。

  这时,李克农部长以无可仿效的口气说:“毛人凤,经你精心策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潜伏的万能台,你向美国人吹得神乎其神,发报只有两三次就被我们侦破了。我们有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有雄厚的群众反特力量,你们的阴谋是不能得逞的。你们在中国大地上洒满了怨恨,你们活动到哪里,哪里就陷入人民的包围之中。我们的专政机关就会立刻侦破你们。你们如果执迷不悟,来多少,就歼灭多少。保你有来无回。你还有本事吗?你有本事你来嘛!告诉你,给你讲话的是李克农。不要怕嘛!好好地听着:得人心者昌,失人心者亡。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你们有丧师八百万,逃往海岛的教训。你们现在‘寄人篱下’,好景不会长久。人民政府对你们有国人共睹的政策,立功受奖、不咎既往。你若率部来归,我李克农可以保证你们的安全。告诉你,发报的报务员,就是你新提拔的上校万能台台长计兆祥。”

  毛人凤心惊肉跳地拿过译电原文又扫了一遍,不知所措。但他想最后摊牌的时候还未到,手里还有东北技术纵队这张王牌,心里踏实了些。只是眼下不知如何向蒋介石交待为好。特别是李克农的出现,更能惹怒“老头子”。十年内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李克农曾在“国统区”做电讯情报工作,把他和戴笠整得防不胜防,处处被动挨打。国民党政府曾多次悬赏10万元,捉拿李克农,但始终连李的影子也见不着。为此,他俩多次向蒋介石下跪请罪。蒋介石气得训斥他们是:“饭桶,无用,白痴!”他们对李克农真是恨得咬牙切齿,徒叹奈何!

  冤家路窄。没想到,今天在无线电里,毛人凤被李克农义正词严地训了一通,不禁恼羞成怒!

  他忽而一想,今天已命令在太平洋某半岛待命的两位特派员,飞往大陆督战,让计兆祥电告东北技术纵队准备接应。说不定,计兆祥的电报也被共产党截获,如果真是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

  “该死的计兆祥!混蛋!”他绝望地骂了一声,把电讯稿猛地一摔,吓得几位女服务员哆嗦起来。

  美国顾问布莱德上校走过来,不知所然地问:“大陆的情形如何?”

  毛人凤受不了这样的刺激,仍然大叫大嚷:“他妈的,共产党进了北平,比过去更厉害了!”

  特务们见状,都吓得大气不敢出,小气不敢喘。

  布莱德上校看了译电,脸一下子沉了下来,但他故作镇静地说:“还有希望,因为我们的飞机已经起飞。你要有信心,不要激动,丢掉了万能台,但是我们还有技术纵队。”

  毛人凤知道美国顾问不了解中共的厉害,只是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

  李克农部长见计兆祥发报以后不像刚才那样紧张,便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说:“小计,今天这个报,你发的还可以,不愧是毛人凤的万能潜伏台。”

  李克农走到院子中间,对侦察员们说:“攻克保密局北平潜伏台的战斗,我们彻底胜利了!”

  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向首长鼓掌致意!

  李克农部长临上车时,对老曹说:“明天上午我再来看看同志们!”

  “马司令”落网

  这是一个早春的夜晚,天空黑沉沉的。

  约7点钟,一架没有任何国籍标志的飞机,正悄悄地沿着朝鲜的南海岸向北飞行。它小心地绕过猛烈的高射炮火网,穿过鸭绿江,又越过吉林,在离哈尔滨不远的山林里,低低地盘旋,寻找着合适的空投地点。

  片刻之后,突然从飞机中部跳下两个神秘的怪物。稍顷,飞机便怪叫着在漆黑的夜空中消失了。

  此时,成润之副科长、侦察员沈继宗和哈尔滨的侦察员,正等候在这里。

  成润之副科长仰望着空中的两个怪物,沉着命令:“注意目标,迅速接近!”

  两个怪物落到地面,收拾了一下东西,正庆幸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深入到中国大陆数百里时,忽然一道道手电筒光和一个个森严的枪口,对准了他们,他们沮丧地低下了头。

  根据从计兆祥处截获的电讯证明,他们就是由台湾派来的领导东北技术纵队进行暗杀活动的两个特派员。这两个人,曾是国民党高级刺客段云朋的助手。从他们的衣物中,搜出了美国的卡宾枪、无线电台、气象预测器、炸药等特工用具。

  这两个特务叫张大平、于冠群。次日上午8点,将在哈尔滨松花江饭店与东北技术纵队接头,并代表国民党保密局,给有关人员颁发委任状,以鼓励反共有功人员。

  翌日清晨,哈尔滨松花江饭店,一个高级客房里,住着一位身穿蓝料子服,戴一副墨镜,留一撮小胡子,打扮得像绅士的人,独自在客房内踱步。他时而把脸贴在玻璃窗上看着临街的动静,时而焦急地看着怀表,好像是在等一个什么人的到来。

  突然,门“砰砰”地响了两声。声音非常小,除非有意识听,否则是听不到的。

  “谁?”穿蓝料子服的人问了一声。

  “我。”门外的声音极小,“205来了!”

  “请进来!”

  门轻轻地推开了,但只推开了一半。原来门外站着三个人,除了那个敲门的中等个外,还有两个。他们三人侧着身子蹑手蹑脚地走进屋。房主人转身坐到沙发上。中等个指着身穿蓝料子服的房主人,对另外两个人介绍说:“这位就是保密局特派员张大平先生,毛人凤局长的臂膀!”

  其中一个高个子立刻摘下毡帽子,朝张大平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九十度的鞠躬礼,龇着黄牙,献媚地说:“久仰!久仰!”

  然后,中等个又给特派员介绍说:“这位就是东北技术纵队司令马耐,代号‘205’。”

  “噢!请坐!”特派员稍微欠了一下身子。

  马司令看了看特派员的脸,小心翼翼地提起他的半旧棉袍坐在靠近特派员的沙发上,然后用手擦擦脑袋上的汗珠,假惺惺地说:“昨晚受惊了吧?兄弟未能亲往迎接,失敬,失敬!”

  特派员点头表示体谅,然后站起来说:“我奉国民党保密局毛人凤局长命令……”室内空气立刻严肃起来,马司令把脖子挺得溜直,听特派员宣布:“……蒋委员长的饬令,此仗不成功,便成仁。所有行动人员除重赏外,一律官升三级。”

  马司令松下一口气说:“多蒙党国关照,请特派员指示!”

  特派员一挥手让另外两个人到外边去。

  特派员说:“马司令,谈一下行动的准备情况吧!”

  马司令得意洋洋,往沙发上一靠,吹嘘起来:“这次中共访苏,共党防守极严,沿途及车站军警岗哨林立,还有便衣、地方干部都参加巡逻。我们给共产党灌了个迷魂汤,让他走时安然无恙,回来时粉身碎骨。”

  “你们的行动计划是否可靠?”

  马司令压低声音说:“根据北平潜伏台指示,毛泽东专列明天晚上8点可到达哈尔滨。我们拟在满洲里、哈尔滨、长春举行三次行动。作战计划是分三路进攻。一路从正面攻击,打个快速歼灭;一路从背后堵击,防止他们撤退,剩下的一路迎击中共援军。事成之后,撤退到长白山区,建立武装游击根据地,只等第三次世界大战到来,就可迎接国军到来!”

  “有响货吗?”特派员问。

  “当然有。都是香港送来的黄色烈性炸药。明天,我就派人去哈尔滨市郊铁路埋炸药。到时候,炸药一响,把他们的专列打个一塌糊涂,叫他们签订什么中苏友好条约,建立什么反帝联盟,统统见鬼去吧!”说完,马司令嘿嘿一阵冷笑。

  特派员点点头,担心地问:“行动计划都有谁知道,他们不能变节吗?”

  狡猾的马司令不讲谁知道,因为他对特派员还有点戒心。

  特派员要挟地说:“这次行动成功,立刻就发委任状,论功行赏!”

  马司令一听,故意不回答第一个问题,而回答第二个问题。他用手比画了一下脖子说:

  “我手下的人都是一手接派令,一手提头颅的人。我们报效党国,脑袋丢了也不会变节!”

  特派员早已明白马司令的意思,便直截了当地说:“我们这次来,就是代表国府发委任状的。你不讲多少人,不讲组织成员都是谁,我怎么向上级报告,给你们请功行赏?”

  想到发委任状,马司令不由得心花怒放。炸了毛泽东的专列,风云突变,大陆就是国民党的天下,他就是堂堂正正的国军司令。到那时,要女人有女人,要枪有枪。于是他便和盘托出东北技术纵队人员名单:“这是组织成员联络图副本,共170人。”

  特派员看了看,将副本装进自己的衣袋,说:“到时,我就按这个单子点名!”

  马司令操纵的这个东北技术纵队,是国民党保密局的秘密武装。保密局在全国有三个技术纵队,一队在南京,一队在广州,一队在哈尔滨。所有的敌特均经过严格的技术训练,都能熟练地掌握射击、爆破、投毒等特工技能。他们是“全五行”的杀人魔王,专门从事重大暗杀、爆破等恐怖活动。解放前,这支人马大部分打入国民党起义部队,经过改编混入我人民解放军,另一小部分则散落在社会上,隐蔽下来,伺机行动。

  谈话进行了一点一刻钟。

  该是收场的时候了。特派员看了看表,对马司令的谈话感到满意。

  这时,那个中等个子的人敲了敲门,从外边走进来,把一张纸递给马司令,并很幽默地说:“马司令,你不是准备要委任状吗?我现在就发给你!”

  马司令喜出望外,接过来一看,不是委任状,是逮捕证!

  特派员笑了,问马司令:“司令先生,还有什么话没说完?”

  说着,特派员把眼镜一摘,小胡子一薅,原来是成润之扮演的特派员。

  翌日清晨,李克农部长准时来到侦察科现场指挥部云南会馆。

  云南会馆这个幽雅、古老的庭院,充满着蓬勃生机:公安部侦察科全体参战人员,以及北京市公安局一队部分侦察员,早在门前列队欢迎。

  老曹快步向前迎接李克农部长下车。同志们高声说:“首长好!”

  李克农部长一边走一边挥手说:“同志们辛苦了!”

  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进入客厅后,李克农部长招呼大家一块儿坐下,然后问:“老曹,这就是你的破案指挥所吗?”

  老曹回答:“是!”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