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23章 江泽民横跨大西洋!华盛顿金秋迎贵宾(2)

  威廉斯堡总督府始建于1706年,完工于1722年,曾是英国7任皇室总督的居住和办公地。美国独立战争开始后,弗吉尼亚自治政府的第一、第二任总督帕特里克?亨利和托马斯?杰弗逊都在此居住过。在南北战争中,总督府被用来作为临时医院。1778年12月12日此宅毁于一场火灾。目前的总督府是后来修复的。

  中午,江泽民主席出席了弗吉尼亚州州长和威廉斯堡市长举行的欢迎午宴。江泽民在祝辞中说,在以往的岁月中,中美两国人民都为人类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今天,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经济繁荣以及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江泽民说,我来到弗吉尼亚参观威廉斯堡这一著名博物馆城市,感到很高兴。威廉斯堡曾经在美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中作过重大贡献。在这里,久负盛名的威廉?玛丽学院为美国培养过大批英才。美国独立宣言的7名签字者,包括它的起草人杰弗逊,都是该校的毕业生,在美国建国历程中,弗吉尼亚州曾出过8位总统,赢得了“总统之乡”的美名。弗州人民勤劳智慧,在自己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

  江泽民主席还说,近年来弗吉尼亚州与中国在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增多,人民之间的往来日益密切,这种交流与合作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有利于推动中美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江泽民主席下榻地历史悠久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华盛顿期间,下榻在与白宫一路之遥的布莱尔国宾馆。该宾馆目前是美国总统接待外国元首和政要名人的地方,也是美国仅次于白宫的最著名的住宅。

  布莱尔国宾馆始建于1824年,原先是私人住宅,最早的主人是美国陆军首位外科主任。1836年,该房被来自肯塔基州的弗朗西斯?布莱尔买下。布莱尔是杰克逊总统的顾问,并从事报业,其出版刊物中包括《国会记事》。

  1845年后,布莱尔将其住宅出租给多人,其中有美海军部长班克罗夫特、内政部长厄尔因等。1854年,布莱尔在该住宅内装了煤气灯后将其交给儿子蒙格里奇管理。蒙随即在原宅基础上增建了两层。1861年,林肯总统任命蒙为美邮政总管。在此后一段时间里,美总统及其他政要名人常来此出席布莱尔家族举行的各类社交活动。

  美国联邦政府于1942年和1943年分别购买了布莱尔住宅及其邻近的一所住宅,将这两所住宅打通联成一体。1948年11月至1952年2月白宫维修期间,杜鲁门总统一家暂居在此。60年代间,美联邦政府又购置了邻近的两所住宅,扩建了布莱尔宾馆。其中一所住宅的主人是首位去中国的医学传教士,名叫彼得?帕克。80年代,美国政府又重新装修了布莱尔宾馆,增加了庭院。

  入住布莱尔国宾馆的当天晚上,江泽民看望了中国驻美使馆和其他中国驻美机构的工作人员以及留学生代表。

  江泽民主席在与大家合影留念后说:“你们远离家乡,在驻在国为增进和加强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十分重要的。我这次到美国来访问,也是做同样的工作。”江泽民说,由于中美两国的文化、历史不一样,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

  江泽民还勉励大家为增进中美两国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进一步努力工作和学习。

  峰会的三道安全网

  江泽民主席访美,一路保安森严,美国联调局、警察局和中国中央警卫局联手合作,撒下三道严密的安全网,要飞进一只小鸟都不容易。

  江主席下榻的宾馆,一般有三道警戒线,首先是旅馆四周外围,有警察分关把守,警车队、摩托队在周围街道布下第一道安全网。例如江泽民在纽约下榻的沃尔道夫大酒店,侧面的两条小街上,全是警察车队和警员预备队。

  第二道网是分布在酒店内的联调局特工人员,他们穿着西装便衣,分布在各层楼面和大堂。尤其在江泽民房间的上下几层,特工人员更多,有些看得出来,有些看不出来。

  第三道安全线就是中央警卫局干员,俗称“中南海保镖”,他们住在江泽民房间隔壁或周围,在江泽民出席公众场合时,他们紧随前后左右,寸步不离。如果是在户外的露天场合,有些保镖还戴着墨镜,静观周围人群的一举一动。

  媒体记者受到的安全检查,分为官派记者、有证采访记者和一般记者。官派记者也就是随团记者,坐在专机后舱,一路随行,他们之中的少数人有特别许可证,在小范围的活动中,例如进入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小型宴会场合、私人拜访活动,只有他们才可以入内照像摄影,不过也只有几个而已。

  有证采访记者事先登记并经审查通过,在一些重要的大型活动中可以凭证入内,如白宫南草坪欢迎仪式等,但也要经过电子扫描检测,照像机先要按一下快门,看看有什么后果才决定能否带进去。

  一般记者是那些没有特别采访证的记者,他们不能进入江泽民在场的室内活动,待领导人离去之后可获发给一点资料,或者采访参加了这些活动的人。

  克林顿引领江泽民参观白宫

  在江克高峰会晤前夕,克林顿总统为了增添双方亲密的气氛,特别邀请江泽民至白宫,和他在不拘形式的情况下会晤。

  根据白宫发言人鲁萨托28日接近午夜所作的新闻简报,江泽民于28日晚间9时15分抵达白宫南面回廊的入口,克林顿亲自在那里迎接,将他引导至白宫楼上的总统私人房间。在开始非正式晤谈之前,克林顿总统先以15分钟时间带领江泽民参观白宫二楼的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包括林肯总统著名的“盖茨堡演说”。江泽民对此似乎颇有兴趣,并以英文背诵了这篇演说的头一句话。然后他们进入克林顿总统的私人办公室,参观一张曾经用来签过许多和约的桌子。

  参观活动结束后,克林顿和江泽民进入黄色椭圆形办公室,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谈话。在场的双方官员有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柏格、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中国国务院外事办公室主任刘华秋以及双方的翻译人员。但是整个过程中,只有克林顿和江泽民交谈,其余官员并未说话。

  鲁萨托承认,晤谈过程中,双方曾讨论台湾、西藏以及人权等问题。但她没有回答哪一方先提出台湾问题,以及讨论的具体内容。

  江泽民于晚间11时结束和克林顿的晤谈,返回白宫对街的布莱尔宾馆。

  鲁萨托引述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柏格的话说,克林顿总统和他的客人江泽民之间的对话“非常直接、属于私人性质并具有实质”。

  白宫欢迎中国贵宾

  10月29日上午,五星红旗和星条旗同时飘扬在白宫上空。

  天空一扫几日阴霾,灿烂的阳光洒向波托马克河畔。南草坪更加草绿花红,艳丽多彩。10时许,江泽民主席和夫人王冶坪乘车来到白宫南门厅前,踏上早已展开的红地毯。预先等候在门厅口的克林顿总统和夫人希拉里趋前迎候……

  两位国家元首双手紧握的一刹那,记者们快门频响……

  江泽民主席在克林顿总统陪同下,登上检阅台。在两国国歌声中,鸣响了21响礼炮。三军仪仗队持枪列队,接受江泽民主席检阅。四周欢迎群众挥舞着中美两国国旗,向两位领导人致意。

  在检阅台两侧,有陪同江泽民主席来访的中方官员和美国内阁成员及军方代表,在应邀出席的宾客中,前政府官员黑格、舒尔茨和温伯格特别引起记者们的注意。

  同在白宫南草坪,1979年中美建交后不久,邓小平受到热烈欢迎;时隔18年,江泽民作客白宫,欢迎仪式格外隆重,出席宾客3000余人。

  克林顿在欢迎辞中强调,江泽民主席来访为改善两国关系提供了机遇;展望未来,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活力必将对21世纪产生深刻的影响。江泽民在致答辞时指出,他此次出访正是为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推动中美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两位国家元首致辞,引起了阵阵掌声。一位美国资深记者当场评论说,掌声表明人们对改善和发展中美关系的认同。他认为,尽管美国国内仍时有噪音和干扰,但主张同中国加强合作已成为当今美国政治的主流。

  第二节 中美首脑论天下江总书记凯旋归

  克林顿总统首先表示热烈欢迎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预祝访问成功。两位领导人在谈话中坦率地承认,两国在一些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两国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会谈

  欢迎仪式结束后,两国领导人步入白宫开始会谈。这是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之间举行的第五次正式会晤,也是12年来中美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的首次会晤。

  1993年11月19日,江泽民和克林顿在美国西雅图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了第一次正式会晤。1994年11月14日,这两位领导人在印度尼西亚参加第二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了第二次会晤。1995年10月24日,江泽民主席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期间,同克林顿总统举行了第三次正式会晤。1996年11月24日,江泽民和克林顿在菲律宾参加第四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行了第四次会晤。尽管中美关系一波三折,但每次会晤都对关系改善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996年11月两位领导人在马尼拉会晤时决定在1997和1998年两年实现互访,从此双方都一直在为江泽民主席访美这一历史性事件做积极准备。

  在持续一个半小时的会谈中,克林顿总统首先表示热烈欢迎江泽民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预祝访问成功。他表示,很高兴能有机会与江泽民在白宫进行会谈。

  江泽民主席说,这是他与克林顿总统第五次会晤,但这次意义不同,这次是中国国家主席12年来首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他说,中美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都高度重视这次访问以及他与克林顿总统会晤的现实和历史意义。他希望这次访问能推动中美关系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他认为,这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十分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江泽民主席说,今天,世界处于新旧世纪之交,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要和平、求稳定、谋合作、促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主流。与此同时,国际关系中仍有诸多不稳定与不确定因素。

  江泽民主席说,中美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维护世界及地区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发展、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推动亚太区域合作、打击国际犯罪等问题上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他指出,在加强双边经贸、环保、能源、教育、科技和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合作潜力。进一步扩大这些共同利益,发展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是中美两国人民以及世界上一切致力于和平与发展事业的人士的迫切愿望。

  克林顿总统对此表示同意,他希望美中两国进一步加强双方在国际和平、稳定与安全、联合国事务、重大地区问题和在保护环境、禁毒、打击跨国犯罪、国际金融以及预防疾病等方面加强合作。

  他说,美中两国在联合国的合作非常重要。在联合国内两国在许多问题上进行了良好的磋商与合作。美方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美中在联合国的合作。

  克林顿说,中国在所有主要国际组织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他说,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最大的国家之一,世界贸易组织没有中国的参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贸易组织。美国希望中国尽早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他说,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结束国会一年一度审议中国的最惠国待遇问题,这将有助于美中经贸关系的发展。

  在谈到台湾问题时,江泽民主席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核心问题,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妥善处理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克林顿说,美国政府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恪守美中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不支持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主张。

  江泽民主席邀请克林顿总统明年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克林顿总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并希望能于明年早些时候实现访华。

  两国领导人还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国际问题交换了看法。

  中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特别助理曾庆红、国务院外办主任刘华秋、国家计委副主任曾培炎、特别助理滕文生、中国驻美大使李道豫、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外经贸部副部长孙振宇、外交部部长助理杨洁%,(和特别助理由喜贵。

  美国方面参加会谈的有副总统戈尔、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财政部长鲁宾和国防部长科恩等。

  江泽民主席同克林顿总统举行联合记者招待会

  会谈结束后,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在白宫举行联合记者招待会。江泽民主席强调,通过这次访问,可以达到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的目的,中美两国关系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江泽民主席说:我同克林顿总统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会谈是建设性的和富有成果的。他说,他同克林顿总统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美应该加强合作,努力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江泽民说:我们都认为,在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包括和平与发展、经贸合作、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环境保护等方面,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

  他说,双方都赞同,应按照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求同存异等原则处理两国关系,妥善对待分歧。

  江泽民说:我们还就建立中美两国元首定期会晤、设立两国元首热线联系、建立两国外长和其他官员会晤与磋商机制、加强两军往来、加强两国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法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达成了广泛的一致。

  江泽民说:我同克林顿总统都认为,中美两国在经贸方面有很大的互补性,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加强两国的经贸合作,不仅造福于两国人民,而且会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克林顿总统说:江泽民主席的访问为我们两国人民建设一个更加安全、和平和繁荣的未来提供了机遇和可能。我们双方已同意定期举行最高级会晤,还同意就广泛的安全问题开展部长级的高层对话。他说:我期待着在明年访问中国。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三)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