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45章 叶帅午夜布奇兵!“四人帮”中计就擒(22)

  华国锋接着说,我感到叶帅讲的很好。这次中央下决心解决“四人帮”的问题是一件大事。这是毛主席的遗志,主席讲今年不行,明年,明年不行,后年……主席生前没有解决。如果他们真的搞马列,搞团结,我们可以拥护他们,而他们搞阴谋,搞分裂,搞修正主义,篡改毛主席的指示和路线。我们这次继承主席的遗志解决了。以后你们要按毛主席的指示、路线办事,把立场转变过来,把上海的工作做好!

  上海来参加会议的王××等感动地说,这样细致耐心地开导我们,这是真正对我们的爱护、关心,并在会上初步揭发了王洪文、张春桥的罪行,表示回去以后一定要揭发,转好弯子,划清界限。

  10月13日,中央让马、徐、王等返回上海做工作,平息事态。但他们有些人辜负华国锋、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苦口婆心的劝导,当面做假表态,蒙混过关。回上海后,按照事先秘密商定的所谓“搞合法斗争”的阴谋,扬言可以“十年为期”,长期斗争下去,妄图潜伏下来,东山再起。为此,中央决定派苏振华、倪志福、彭冲等到上海工作。经过一番紧张艰苦的斗争,上海终于摆脱了“四人帮”的控制,重见天日,喜庆新生。

  10月18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通知〔十六号文件〕列举了王、张、江、姚反党集团的罪行和毛泽东1972年以来对他们的批评,宣布了对其进行隔离审查的决定。事实上,从粉碎“四人帮”的第二天开始,中央已经采取由上及下,由内到外,有步骤地传达和公布这一事件。消息早已不胫而走,飞向全国各地。在除四害的强大气浪震荡下,隐藏在各个角落里的“四人帮”余党,末日来临,土崩瓦解。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举国相庆,万众欢腾。许多大城市,好酒被抢购一空。北京城盛传着“买螃蟹”的故事。上海的一位画家特意画了一幅捉蟹图送给叶帅。人们把对“四人帮”的怒气一齐发泄到可怜的一只母蟹、三只公蟹的身上。为了纪念这件事,叶剑英后来给在外地的小女儿写信道:“十月六日,又看戏,又吃螃蟹,吃三只公的,一只母的,作为纪念胜利。”横行霸道、猖狂一时的“四人帮”落得个可耻的下场。

  10月20日,党中央成立专案组,按照法律程序,审查王、张、江、姚的罪行。不久,向全党、全国下发了三批王、张、江、姚反党集团的罪行材料。

  10月21日,北京市150万军民举行声势浩大的庆祝游行。

  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人民群众及解放军各部队纷纷举行盛大的集会和游行,纵情欢呼党中央为国除了大害,热烈庆祝这一伟大胜利。

  10月24日,首都百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集会,庆祝伟大胜利,愤怒声讨“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滔天罪行。华国锋、叶剑英与其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盛会。这一天,首都北京阳光灿烂,晴空万里,红旗飘扬,普天同庆。

  然而,叶剑英并未陶醉在胜利的狂欢中。他一再提醒人们:这次胜利是初战的胜利,只是从组织上打垮了“四人帮”,至于从思想上肃清“四人帮”的流毒还得经过长时间努力。他反复强调在揭批“四人帮”的斗争中,要注意政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坚定地相信干部和群众的大多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取得斗争的圆满胜利,把各项事情办好,他说:“过去‘四人帮’在时,有些人争权夺利,现在打倒了‘四人帮’,要把争权夺利变成争分夺秒,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把军队建设搞上去。”他不顾年事已高,继续奋战在第一线,为彻底清除“四人帮”的影响和流毒,为呼吁邓小平复出,为选择年富力强的革命接班人,为平反冤假错案,为恢复国民经济,重振四化大业,呕心沥血,日夜操劳。

  1976年的龙年,临近岁终。“巨龙”摆尾飞去。龙子龙孙们送走这个“图腾”始祖之后,才惊讶地发现,它给人间带来的天灾人祸,实在是太多、太大、太凶了!这一点,不仅中国“龙的传人”,连外国从不信“龙”的人也不讳言。撰写邓小平传记的那位作家这样写道:

  按照阴历,1976年是龙年,但在中国历史上是多么不幸的一年啊!1月,周恩来逝世;4月,发生了天安门事件,对华国锋的任命,邓小平再次下台;经济、政治混乱,罢工和派性斗争;云南(应是“吉林”――作者注)下了陨石雨;7月28日,造成人类历史上最严重后果的地震几乎完全摧毁了离北京150公里的煤矿城市唐山,使首都也受到严重损失,死亡人数多达几十万。中国历史上,每当改朝换代时,常会发生这样的预兆。报刊上的文章提醒注意迷信的害处。这些事件的戏剧般的相互关系,并没有随着毛泽东的逝世而告终。还有后来的10月6日“四人帮”的被捕。

  不过,这位作家对中国1976年这个龙年的总结未免太悲观了一点。这一年不只有“不幸”的一面,而且有“幸”的一面,确切地说,这一年是大悲大痛的一年,又是大喜大庆的一年。所“悲”者,天怒人怨,灾难不已;可“喜”者,“四人帮”覆灭,万民欢歌。

  一位思想家曾说过:“笑着的哲学家与哭着的哲学家丝毫没有对立;同样的情况使人笑也会使人哭。”

  在这同一个龙年里,笑到最后的是叶剑英、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亿万人民群众;而哭到最后的是“四人帮”及其余党们。

  这就是有关龙年的辩证法。

  “满目青山夕照明”

  “百年赢得十之八,老骥仍将万里行。”

  在叶帅身上显现出的“老骥伏枥”精神和谦逊质朴的高尚品格,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第二年春天,大地复苏,万象更新。

  5月14日,叶剑英迎来了八十寿辰。这一天在京的将帅们,给他祝寿来了。庆贺他在粉碎“四人帮”斗争中为人民立下新功。

  第一个到来的是王震夫妇。随后到来的是余秋里、杨成武将军,接着聂帅夫妇来了。徐帅也被请来了。

  背靠后海,小翔凤的庭院里,夕阳西照,桃花盛开,人声笑语,喜气盈门。

  人们刚刚坐定,聂帅的女儿聂力透露了一个秘密,爸爸手里有一首诗。于是诗篇展现在寿星和众人面前:

  揭竿羊城五十年,

  风雨齐州步履艰。

  川西传讯忠心耿,

  京华除害一身胆。

  行若吕端识大事,

  功成绛侯有愧颜。

  八秩寿翁犹继志,

  旗展神州贺新天。

  徐帅也补来一首诗:

  吕端当愧公一筹,

  导师评论早有定。

  当年英,劲倍增,

  八秩犹似四十前。

  射虎屠龙宿有志,

  二三鬼神一扫空。

  千秋伟业继不坠,

  辅佐堪称后者镜。

  叶帅捧读老战友热情洋溢、满纸褒勉的诗句,顿时心潮澎湃,不胜感激之情,连连说:“惭愧、惭愧,不敢当啊!”

  良宵美景,好友相聚,开怀畅叙,共贺新胜,乃天下第一快事。正谈笑间,邓小平和家人也赶来了,一进门就说:“老帅们都在这里盛会啊!我也来祝兴。”

  叶帅赶忙迎上前去,高声说道:“你也是老帅嘛,是我们老帅的领班呢!”

  邓小平指着叶帅向大家说:“我来了,向这位在中国历史重要转折关头为人民建立功勋的战友表示祝贺!”

  正说间,粟裕将军最后一个赶到。

  邓小平开玩笑说:“别让他进来,坐不下了!”

  叶帅起身,亲自迎他进来。

  邓小平和叶剑英并肩坐下以后,人们很自然地围拢过来,和家人孩子们一起来吹寿烛。原来只有八根,邓小平建议再插一根,变成九根,象征“长久”。广东“官话”(白话)中,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码的发音依次为“押、易、开、死、无、录、差、发、够、时”,其中“九”谐音为“够”,象征吉利。叶剑英听了很开心,也和大家一齐吹起来,顿时全室生辉,爆发出一阵阵笑声和掌声。

  叶帅八十寿辰这一天,前来祝贺赠诗的,当然不止将帅们。在众多来人和寿词中,有一首“竹筒诗”颇有情趣和韵味。那是王匡作诗,齐燕铭书写,由王子野用篆体镌刻于竹制笔筒上的精美“寿礼”。诗曰:

  新功垂宇宙,

  远望好文章。

  屡挽狂澜倒,

  重扶治国纲。

  琴心舒剑胆,

  磊落见肝肠,

  愿祝南山寿,

  千秋日月长。

  入夜。“寿星”送走了战友、亲朋和同志们,独自坐在写字台前,默默读着摆放在案头上的祝寿诗。他心潮如涌,回顾走过的人生道路,喜见除害后的大好景象,情不自禁,奋笔疾书,七律一首,跃然纸上:

  八十毋劳论废兴,

  长征接力有来人。

  导师创业垂千古,

  侪辈跟随愧望尘。

  亿万愚公齐破立,

  五洲权霸共沉沦。

  老夫喜作黄昏颂,

  满目青山夕照明。

  这就是豪情满怀,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八十书怀》。

  “侪辈跟随愧望尘”,叶剑英以惭愧的心情来对待人们送来的颂功赞歌,避而不谈自己在粉碎“四人帮”中的作用。他回顾这场斗争胜利,一再表示,首先要归功于毛主席,归功于毛主席的“两着棋”,强调政治局多数同志团结一致的作用,特别赞扬华国锋、汪东兴等同志的贡献。他说:“华主席下决心动手,亲自同汪东兴同志商量,要动用部队,使用8341部队。汪东兴同志把这一实施的重担,一个人挑上,亲自布置,一个一个地找人谈话,交代任务。结果,不露一点声色,不走漏一点消息,不放一枪,不流一滴血,就把这一很重大的任务完成了。”他多次表扬参与这场斗争的默默无闻的英雄们,尤其8341部队的英雄们给党、给国家、给人民建立了很大的功劳。他还亲切接见他们,宴请他们,共庆胜利,并一起照了相。历史留下了宝贵镜头。叶剑英意味深长地说,后人想问党的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用毛主席的一句话来回答:“无限风光在险峰”。

  历史老人越过“险峰”之后,继续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前进。

  这一年,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经过叶剑英和其他老同志的努力,终于作出了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定。全会通过了《关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的决议》,决定永远开除王、张、江、姚的党籍。撤销他们党内外的一切职务。3年以后,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出决定:成立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和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进行起诉和公开审判。“四人帮”这伙篡党窃国的大盗,终于被押上人民的审判台。经过42次法庭调查和辩论,有49名证人和被害人出庭作证,对各种证据873件进行审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但是,他们并不老老实实交代问题,认罪伏法。尤其江青在法庭审判时嬉笑怒骂,装疯撒泼,顶撞审判人员,态度极其顽劣。1979年11月至1980年5月,她写了一份长达34页的所谓“交待材料”《我的抗议与更正》,吹嘘她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光辉斗争历程”,如“我同刘少奇的斗争”,“我同林彪的斗争”,“我同邓小平的斗争”,并历数了她的这些“斗争”如何得到毛泽东的支持和赞许。1980年12月24日,在特别法庭第一审判庭进行法庭辩论时,江青在为自己辩护时公然谩骂法庭,诬蔑法庭对她的起诉书“满纸胡说八道”,她“要为真理斗争”,并宣读了《我的意见》。她在“意见书”中质问道:

  你们借助国家名义,拼凑了一个什么特别法庭,给我罗织了一大堆罪名,这些罪名一条也不能成立。过去的一切都是根据中央的指示做的,我在工作中有错误,有偏差,但绝不是犯罪……古代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你们搞的就是这个伎俩。现在你们逮捕我、审判我,就是要丑化毛泽东主席,就是要把“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和红小兵压得抬不起头来,就是要为刘少奇翻案。关于这个问题(刘少奇一案),我的意见已经说过多次了,你们爱怎么定(罪)就怎么定(罪)吧,这个我也没什么。你们现在翻刘少奇的案,翻彭真的案,都是反对周总理,反对康老,都是反对毛主席,反对“文化大革命”。全国人民能答应你们吗……

  江青竟抬出毛泽东作她的挡箭牌:

  我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要向毛主席负责。现在整的是毛主席。我的家乡有句老百姓的话:“打狗看主面”,就是说打狗呵,还要看主人的面子。现在就是打主人。我就是毛主席的一条狗。为了毛主席,我不怕你们打。在毛主席的政治棋盘上,虽然我不过是一个卒子,不过,我是一个过了河的卒子。我认为我是“造反有理”,“革命无罪”。过去我经常说:革命要有“五不怕”:一不怕杀头;二不怕坐牢;三不怕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四不怕开除党籍;五不怕老婆离婚。这第五条对于我不成问题了,二、三、四条已经三年多了,我经受了,第一条杀头,我久候了……

  江青最后读了她作的14句反动透顶的歪诗:

  清君之侧,目的在“君”。

  罗织陷害,血口喷人。

  利用专政,搞法西斯。

  精神虐待,一言难尽。

  破坏政策,凶悍残暴。

  造反有理,革命无罪。

  杀我灭口,光荣之甚。

  江清读完《我的意见》,审判长让她把原文交给法庭。

  1981年1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成员作出如下判决:

  判处被告人江青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处被告人张春桥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判处被告人姚文元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判处被告人王洪文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至此,粉碎“四人帮”的斗争终于在法制的轨道上走完了最后的里程。

  这里流传一个小插曲:当法庭宣布罪状时,读到“判处被告人江青死刑”……时,江青没有听完后面的一句话,当即乱喊反动口号,闹起来。法警拖着她向外走,刚走一两步,江青就倒在地上打滚……一个法警告诉她:“江青,你听清楚没有?判处你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江青这才明白过来,不闹了。打倒“四人帮”以后,党中央用4年的时间,进行十分繁重而复杂的工作来审理这一在“文化大革命”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革命集团,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加强被林彪、江青一伙严重践踏的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这次公开审判,对王、张、江、姚等罪犯的判决,既合法,又合理,代表了人民的意志,维护了法律的尊严。这是我国民主和法制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树立了一个依法办事,以法治国的光辉范例。

  千秋功罪,人民自有公断,历史自有裁定。巨奸国贼已成为历史风云中的小丑,被牢牢钉在耻辱柱上。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土地上,在十亿中国人民的心底里,早已树立起一块历史丰碑,在那上面铭刻着叶剑英等老革命家和无名英雄们为民除害的伟大功勋。

  望远忽不见,悠悠心永怀。

  怀念叶剑英元帅,人们将永远记住他的诗句:

  矢志共产宏图业,

  为花欣作落泥红。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二)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