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76章 田中光临游泳池!毛泽东礼赠楚辞(8)

  苏联对中日建交无可奈何,但公开表态慎重。日本一大群驻莫斯科的记者都反映,田中访华期间,苏联主要的主管官员包括苏驻日大使、外交部主管日本的司长、苏共中央国际部日本处长等都称病或休假了,根本找不到他们。

  苏官员同中国人接触时避不表态,苏报纸的评论很少,只是在中日联合声明发表当天,苏电台和电视台说“中日关系正常化这一事实本身只能欢迎。但一切都在于这种接近是在什么基础上实现的”。

  苏官员同日本人及第三国人士接触时,还是按捺不住地进行了一些挑拨,说“中国利用中日关系正常化对付苏联,阻挠苏日关系发展”,说“日美安全条约过去是针对中国的,现在针对谁呢?”又说“中国从中日关系正常化中得到的好处比日本多,日本何必那么着急呢?”

  台湾对联合声明的调子感到“震惊”和“意外”。据接近台湾外交部的人士透露,台湾本来预料日本不会做到超出加拿大等国的程度,结果却出乎意料,因此,不得不将原来准备的声明作废,重新草拟新的声明。

  蒋经国的谈话和台外交部的声明调子较低,只是说了些空话,称中日达成的任何协议“都属非法无效”,“由此所引起的严重后果,亦均应由日本政府负完全责任”云云,过去声称要对日本采取什么报复措施等,声明中一句也没敢提。相反,还对日驻台大使馆和日侨采取了保护措施。

  田中访沪,周总理亲自陪同

  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发表后,日方代表团兴高采烈。当天中午,田中、大平跟随员们围坐在一起,拿出从日本带来的矿泉水、咸梅和佃煮,共进午餐。

  在餐桌上,最健谈的仍是田中首相,他雅兴所致,津津有味地向在座的人披露了自己的一段趣史:老早以前,家乡新泻县一个镇子上有位美貌的姑娘。有一天,她突然失踪了。于是,人们传说一定是被田中拐跑了。田中听了这莫须有的“罪名”,泰然处之,高吟出一首绝句来:“丽花杨柳任折去,风光依然明媚也。”田中的故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29日下午1时35分,田中首相一行结束了在北京的全部日程,由周总理、姬外长陪同,乘专机去上海访问。

  由于中日联合声明发表,周总理指示提高了欢送的规格。到北京机场送行的除参加迎接的全体人员(共53人)外,增加了副总理李先念、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及政协副主席傅作义、人大常委茅以升、国防部副部长萧劲光、外交部副部长马文波、民航总局局长邝任农、人民银行副行长乔培新、邮电部部长钟天翔、新华社社长朱穆之以及政协常委刘斐、朱蕴山、荣毅仁,政协委员郑洞国、杜聿明等十多人。

  机场上,3000名群众手持花束,载歌载舞,中日两国国旗和彩旗迎风招展,用中、日文书写的两条横幅:“中日两国人民友谊万岁!”“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格外醒目。

  各国驻华使节、各国驻京记者和临时来华采访记者及日中备忘录贸易办事处驻北京联络事务所人员也到机场送行。

  田中首相由周总理陪同检阅仪仗队后,与前来欢送的人员一一握过手,便登上了周总理的双引擎伊尔18专机。

  在飞机上,周总理同田中首相、大平外相相对而坐。宾主欢谈片刻过后,疲劳了的田中首相便进入了梦乡,鼾声如雷。

  下午3时40分,专机抵达上海虹桥机场,受到上海市革委会负责人、各界代表及3000名群众载歌载舞的欢迎。

  周总理陪同田中首相径直去马桥人民公社参观,路经闵行新区,在车上观看了那里的建筑。田中和大平对上海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建设新工业区、控制城市人口的做法大加赞赏,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很健康的方向。田中说着说着便联想到他的日本列岛改造计划,说日本也要搞一些卫星城市,人口控制在25万以内,而且要改变工业过于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的情况,准备用高速铁路把太平洋沿岸与日本海沿岸联结起来。田中及其随行人员身临上海,满目清新之感,纷纷称赞这里的街道整洁,绿化搞得好。

  在马桥公社参观时,田中看到社员制造水泥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用惊叹的口气说,“日本只知道用钢筋、水泥造房子,没有想到还可以造船”,连声称赞中国人“有创造性”。他看到社员们编制的竹器和制作的木器,爱不释手,夸奖道:“太好了,件件都是精致的艺术品!”

  当晚,上海市举行欢迎宴会。因中日两国已建交,宴会的气氛格外融洽、热烈。周总理向客人们祝酒说:“我希望同你们畅饮通宵,但是我想,我应该为你们的下次访问留有余地。”

  田中一行普遍表现出中日复交后的一种轻松、高兴的心情。田中在宴会上祝酒时说,“过去近而远的日中两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近而近的邻邦了”,表示“决心巩固这次日中首脑会谈的成果,为逐个解决日中间的各种问题继续努力,以便建立日中之间的永久和平与睦邻友好关系”。他开怀畅饮,酒兴愈浓,不禁自语道:“现在秋意渐深,这次回国后要一边喝酒一边赋诗,回忆中国之行。”

  大平外相在宴会上也显得非常轻松。他满意地说,这次访问中国是“诚心诚意而来,满载收获而归”。还说,“过去日本发动战争,对中国造成很大麻烦,后来又战败了,但这次中国还是同我们平等协商,很照顾,无战胜国、战败国之分,十分感动”。据说他每次出国访问,都不希望夜间的宴会拖得太长,所以,往往指示随行的官员尽早结束。但今天却是个例外。他想到完成了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大任,兴奋得难以自持,离开他的座位祝酒,一连喝下好几杯“茅台”。这对素不嗜酒、连喝几口啤酒都要脸红的大平来说,真是破天荒第一次,难免引起田中首相的惊异,俏皮地说:“真没想到大平外相这么能喝酒啊!”大平乐呵呵地说:“大事业告成,放心了,岂有不喝之理?”田中说:“再喝怕要倒下了啊!”大平表示:“即使喝倒了,化为上海的泥土,也心甘情愿。”

  在欢乐的宴会上,大平外相为日中关系的今天高兴,更为美好的明天祝福。想到两国今后要缔结和平友好条约,还要签订一系列协定,他高举酒杯同周总理、姬外长干杯,中国诗圣李白的诗句油然浮现脑际:

  两人对饮山花开,

  一杯一杯又一杯。

  我醉欲眠君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席散回到下榻的锦江饭店以后,大平外相仍然很兴奋。他的秘书森田一开始还担心他的健康,在床边照看了好大一会儿,直到他安然入睡,才放心地离去。

  热烈欢送,田中满载而归

  9月30日,田中首相一行满载着访华的丰硕成果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启程回国。周恩来总理、姬鹏飞外长等领导人和6000名群众在停机坪上热烈欢送。

  田中首相在告别时与周总理长时间紧紧握手,表示“受到如此盛大热烈的欢送,我很感动,回日本后要向国民转达,他们一定会十分高兴”。田中还请周总理转达他对毛泽东主席的祝福,祝愿毛主席身体健康,并向周总理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希望他能到日本访问。

  大平临别时把自己作的一首汉诗赠给姬鹏飞外长。诗曰:

  友情美酒润枯肠,

  中国天地新凉爽。

  得友遂事开国交,

  飞向东天心自平。

  是日上午9时30分,田中首相的专机起飞了,很快便钻入棉絮般的云层……

  这时,日理万机的周总理也登上了回北京的飞机。他欣慰地说:“我们和日本是两千年的历史,半个世纪的对立,20多年的工作。今天,我们已经看到时代螺旋式地前进了。”

  田中一行于日本时间下午1时返抵东京羽田机场。田中首相、大平外相、二阶堂官房长官依次走下专机同前来欢迎的参议院议长河野谦三、副首相三木武夫、自民党副总裁椎名悦三郎、自民党干事长桥本登美三郎、自民党众议员古井喜实和田川诚一、社会党委员长成田知巳、社会党前委员长佐佐木更三、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民社党委员长春日一幸等朝野人士一一握手。还同前来迎接的中日备忘录贸易办事处驻东京联络处首席代表萧向前及联络处其他人员热烈握手。

  田中首相在桥本干事长致欢迎辞之后,向国民致辞。他致辞完毕,前来欢迎的约800名群众中爆发出“万岁”的欢呼声。

  田中离开机场,驱车径直奔向皇宫,向天皇作归国汇报。然后,又前往自民党本部作汇报。接着,在临时内阁会议上说明了谈判过程和结果。在这之后,又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下午4时20分开始在自民党众参两院议员大会上报告访华成果,大会对田中访华的成果表示满意。

  10月4、5两日,田中分别同社会、公明和民社等三个在野党的委员长会晤,向他们说明了建交谈判的情况,并就今后的政局运营交换了意见。

  10月27日,第70届临时国会开幕。翌日,田中作为内阁总理大臣发表抱负演说,就日中邦交正常化问题指出,这个问题之所以能获得解决,是“由于在时代潮流中,有国民舆论的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他指出,由于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日本的外交“扩展到世界规模”,这意味着日本“在国际社会的责任加重”,“负有对人类的和平与繁荣应进一步做出贡献的义务”。

  11月8日,国会通过决议,庆贺日中邦交正常化,并表示要为加深日中两国的友好、亚洲的稳定及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其后,田中利用在外交上取得重大成果的有利时机,于11月13日解散国会,12月10日进行大选,12月22日田中组成了他的第二届内阁。

  第二十五章邓小平二进中南海!毛泽东重用众将帅

  第三节 绵里藏针人才难得国宴上升起一新星(1)

  卓琳把女儿拉进厨房,用食指在手上写了几个字“林彪死了”。共产党的前总书记站在一台机床旁铣螺纹,干得十分娴熟,显得颇像个老工人。“中国还需要我,我必须活下去,必须耐心等待。”毛泽东以信任的目光注视着这位文武兼备、军政全才的西南局第一书记,决心委之以更加重要的工作。陈毅又坦诚告诫与会干部说:“不要伸手,谨防扒手。”“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论文论武,邓小平都是一把好手。”“刘、邓两人是搞公开的,不是秘密的,要允许刘、邓革命。”毛泽东选择了邓小平,他把治国安邦的重任,把中国的前途和希望寄托在邓小平身上。

  邓小平二进中南海

  1971年11月的一个上午,邓小平和卓琳这两个老钳工下班了。回家吃饭的时间,也有监管人员在身边,但卓琳却再也无法压抑内心的激动心情。收拾碗筷时,卓琳把女儿拉进厨房,用食指在手上写了几个字“林彪死了”,监管人员远去之后,她才简短地又述说了一遍,“林彪想推翻毛主席,发动政变。”此时邓小平坐在桌旁一言不发,许久,他只说了一句话:“林彪不死,天理难容。”

  不久,毛泽东主席书桌上摆上了一封信,一看那老朋友熟悉的字迹,毛泽东有些激动,这封信是写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

  我同林彪不很熟悉,但尽管如此都随时准备参加批判他的运动。以前我也执行过修正主义路线,犯过错误……现在,我身体健康,希望党给我一个普通职位,以便我有生之年能为党和人民服务。

  毛泽东看了这封署名“邓小平”的信后,大笔一挥,做了如此批示:

  请总理阅后,交汪主任印发各同志。邓小平同志所犯错误是严重的。但应与刘少奇加以区别。(一)他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整他的材料见两条路线,六大以来两书。出面整他的人是张闻天。(二)他没有历史问题。即没有投降过敌人。(三)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除此以外,进城以后,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有做的,例如率领代表团到莫斯科谈判,他没有屈服于苏修。这些事我过去讲过多次,现在再说一遍。

  毛泽东

  七二年八月十四日

  其实,用不着毛泽东讲多少遍,只要做出决断,是一句话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在那个非常年代,毛泽东有足够的权威决定他周围的高级领导人的政治前途。这段不足200字的批语对邓小平做出了肯定的评价,尽管这种肯定是以邓所谓“所犯错误是严重的”为前提,而且实在说还远远说不上是充分的肯定,但它毕竟“解放”了这位68岁的党的前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国二号走资派”。

  这是林彪事件之后毛泽东做出的一项重大决断。

  1973年2月20日,邓小平结束了江西的老钳工生涯,又回到中南海,重操职业革命家的本行,尽管两种工作他都能胜任,但毕竟后一种工作更令他心醉神驰。这次他没搬进中南海居住,而是选择景山后街作为他全家安身之处。

  重返北京后的这天深夜,邓小平久久难以入睡,往事犹如银幕上的镜头,一桩桩、一件件从脑际里一一闪过……

  1952年7月,邓小平离开家乡四川到中央工作,他一家子住进中南海一个宽敞的小院里。1956年的八大上,这个矮个子的四川人被选为世界上第二大马克思主义党——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在本世纪80年代中国共产党取消了党的主席这一位置后,总书记成了党的最高领导者。但当时还不是,当时邓小平在中国高级领导者中排在第六位。当他尚未取得发言权时,他总是十分得体地保持沉默,直到他74岁后方大显身手。

  德国传记作家乌利·弗兰茨说:“不管东方还是西方,我不知道本世纪哪一位政治家能像邓一样走过那样错综复杂、崎岖不平,然而又是成绩卓著的历程。”

  有人奇怪,为什么邓小平如此坚韧不拔,他们忍不住到邓小平的家乡去寻找答案。从成都乘汽车东行,经遂宁、南充,行程400多公里,到达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广安县,这里是邓小平的家乡。

  广安县位于华蓥山中段的丘陵地带,渠江流经县境,襄渝铁路纵贯东部。邓小平出生在距县城3.5公里的牌坊村。据说,邓小平的祖先曾有人作过乾隆皇帝的老师,为这,乾隆皇帝给邓家题过一块翰林牌,“牌坊村”由此得名。村名随着邓小平的沉浮,曾几易其名。“文化大革命”中改为“反修”大队,1977年才恢复原名。

  邓小平出生的院落,当地人称之为“邓家老院子”。旧居是川东北农村中常见的木结构的普通三合院,瓦灰土墙泥地,掩映在竹林之中。据说,这三幢房子分别是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三代人所建,院子里是一块小平坝,约200多平方米,主要用来晾晒粮食。邓小平的祖先也同许多四川人一样,是从外地迁入的。大约在明洪武年间,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地往这里移民,据说邓姓是从湖北麻城移来的客家人,几百年来,邓家一直是这里的旺族。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就出生在这个风景秀丽的乡村里。至今在他出生的房屋内还保存着当年他出生时的雕花木床。屈指算来,这张床已有90多年的历史了。

  邓小平的父亲邓文明,清末曾就学于成都法政学校,他刚毅过人,做过本县团练局局长,以后长期在外谋事。其母谈氏,早年去世,继母夏氏是嘉陵江船工的女儿。邓小平是长子,他还有三个弟弟、一个姐姐和两个妹妹。

  童年时邓小平名为邓先圣,学名邓希贤,五岁时进私塾发蒙,七岁转入新式小学,他就在这座院落里度过了15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据一些老人回忆,他小时很聪慧,书读三遍即可背诵。

  邓小平的旧居是一所典型的南方农舍,三排房屋组成一个凹字,四周翠竹环绕。如今这所农舍,除了正堂屋挂满了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几十张照片外,其他房间仍是原样。这里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每天都有众多的人来参观、瞻仰。他们默默地观看,静静地思考,在厚厚的留言簿里,有这样两条:

  伟大生于平凡。

  人们将永远记住您给人民的实惠!

  四川省文联主席、老作家马识途为邓小平故居写的一副楹联,代表了人民的心意:

  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

  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助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1920年,16岁的邓小平离开这里,顺渠江东流而下,抱着“工业救国”的思想赴法勤工俭学,开始了革命的一生。70多年过去了,邓小平再也没有回过故乡,但家乡的人们却忘不了他。

  神秘的“老钳工”

  新建县农机厂在全国乃至在江西省都是个不起眼的小厂,但这里广为流传着一个关于神秘的老钳工的传说。

  那是一个夏天的上午,酷热笼罩着赣中大地,任劳任怨的中国人吃过以稀饭、腌“萝卜干”为主的早饭,就赶到工厂去上班。

  这是一家非常普通的工厂,厂房是用青砖盖成,高大、空敞,设备来自50年代的苏联工厂,工人只是在车床上埋着头干活,至于产品的销路,那是工人们管不着也不想管的事情。

  学徒工小王是个活泼的年轻人,爱唱样板戏,晚上总是喜欢把车间里的好人好事写成表扬稿,投稿到厂党委宣传部,一年多过去,厂党委宣传部已经采用了他15篇稿子,昨天又采用了一篇,现在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他一边哼着样板戏,一边干活儿,忽然感到有些不对劲儿,身边来了两个老工人,一男一女。看上去,那男的快70岁了,女的已60多岁,不是男60岁、女50岁就可以退休了吗?这两位唱的是哪一出戏。再细看,那男的身材不高,却肩宽得很,脖子有些短,脸上是平静的目光,那脸庞是那样熟悉,小王的心跳出奇地快了起来,他,他不是那个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里的第二号人物邓小平么?

  他再也不能平静地干活了,他总是偷偷地看身边新来的“伙伴”,他发现这个共产党的前总书记站在一台机床旁铣螺纹,干得十分娴熟,显得颇像个老工人,而老工人身边的女人——显然是邓小平的妻子卓琳也在拆洗、装配线圈。

  神了!小王在心里感叹,不知他是感叹这样一位“大人物”竟自天而降至他身边,还是感叹这位老人竟是一位称职的钳工,他不知道邓小平早年在克娄梭、在雷诺学习过钳工。邓小平本人也不曾料到,早年赴法勤工俭学时学下的手艺到70岁左右时又派上了用场。人生真叫丰富、复杂呀!

  1920年秋,抱着“一面做工、一面求学,学点本事回国”的满腔热望,邓小平和八九十位年轻的同胞一起,坐在“盎特莱蓬”号轮船的货舱里,在海上航行了40多天后,抵达法国的马赛港。

  那时,邓小平刚满16岁,在同船的中国青年中,是最年轻的。

  邓小平到法国后,那里的实际情况同他的愿望相反,大部分时间只能用来寻找工作,挣钱糊口,而且所做的都是学不到多少技艺的劳力工。他首先去克娄梭钢铁厂做杂工,以后又去巴黎比扬古雷诺工厂当钳工,还到饭馆里干过活,在火车头上做过司炉,收入极其微薄。他只有短时间在当地的语言学校学习。

  当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法国的经济十分萧条,就业格外困难,中国人即使是到那些较好的大工厂去的,工资也只有普通法国工人的一半。邓小平家中也已无力再寄钱给他,这使他度日更加艰难。

  60多年以后,他在回忆中说:“(那个时期,)每当我能买得起一块羊角面包和一杯牛奶时,我总是感到很高兴。”

  冷酷的现实,使邓小平原有的出国留学的愿望顿时化为泡影。

  然而,一种新的理想却越来越强烈地吸引了这位年轻人。当时的法国,工人运动风起云涌,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广为流行,一批先进的中国留学生相继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同各国工人同甘共苦的日子里,邓小平深刻地了解了无产阶级;在较年长的中国革命家赵世炎、周恩来等人的影响下,他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开始从事各种共产主义的政治宣传活动。

  1922年,邓小平参加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两年后,他又转为中共党员,不久便被委以重任,在里昂领导党团工作和华工运动。

  从16岁到21岁,邓小平在法国生活了五年多,由一个爱国青年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由一个留学生成长为一个职业革命家。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近50年后,邓小平又由一个职业革命家成为一个早过了退休年龄的老钳工。

  这是1970年的夏天,邓小平已离开中南海一年半不到。当“文化大革命”的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邓小平作为仅次于刘少奇的全国人民第二号敌人也和刘少奇一样被与妻子、家人隔离开来,软禁在中南海他自己的住处。

  与刘少奇不同,邓小平安然渡过了这一难关,身体丝毫没有损伤,以至于十年后,关在秦城监狱的江青通过电视看到作为中国军队最高领导人的邓小平阅兵时,她惊呼:“他这么年轻!”

  1969年3月2日,苏方在乌苏里江的珍宝岛向中方开枪射击,引起中苏双方的敌对。据后来美国中央情报局证实,苏联想用有限的核技术和核武器储备攻击侵略中国。当时,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军队第二号人物的林彪命令人民解放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他的紧急计划还包括,党的首脑必须在24小时之内离开北京。关在住处,已奄奄一息的刘少奇躺在担架上飞去了开封,“红军之父”朱德去了广东,叶剑英元帅去了长沙,邓小平和卓琳同一队武装警卫登上飞机去了南昌。一到南昌,邓小平就明白了,这里是林彪势力最强大的地方,“林副主席”是想让他跟刘少奇一样生病、郁闷而死,自生自灭。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9大唐空华记
10红墙档案(三)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