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笑笑说,当什么元帅哟,早不带兵了。
毛泽东又看看李先念、邓子恢、张鼎丞等人很有几分幽默地说:你们几位的大将军衔还要不要啊?
李先念操着很浓重的湖北口音说:“我没想过当大将,我也不要评大将。”
张鼎丞和邓子恢也直摆手,不要评了,不要评了。
罗荣桓是较早知道他自己要被评为元帅的。那天,他回到家里,当晚就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这是一封极诚恳的信,他说,我参加革命时间比较短,对革命的贡献也很小,给我授元帅军衔当之有愧,我恳请不要给我元帅军衔……
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是在参加了建军28周年的国防部招待会时才知道自己要被授大将军衔的。回家以后,他把自己关进了书房。家人都觉得奇怪,大过节的,他是怎么回事?
他当夜给毛泽东和军委的其他同志写了报告,他把自己和有关同志作了比较,然后郑重请求:
给我授大将军衔高了,希望降为上将……
正是在他们的表率作用下,使那些本来想争一争,评高一点的人不好再讲话了。
自然也还有个别同志自恃功高、资深,觉得应该得到更高的荣誉和奖赏,而组织给自己评的衔低了。有同志甚至公开说自己应该评什么军衔。
还有的人因为评衔闹起了情绪,流下了眼泪,要不,毛泽东怎么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
有那么一位老同志,他参加革命时间长,功劳也的确不小,但进城后犯了错误,受到处分。他认为评衔是论功行赏的事情,期望值较高。当他知道只能评为中将的时候,心中很是忿忿不平,给有关军委领导提意见……罗荣桓亲自找他谈话,和他谈心并告诉他能评为中将是比较公正的,并且严肃指出他的问题。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他的思想通了……
第二节 怀仁堂里将帅笑刘、林补镜在青岛
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等都身着海蓝色的元帅服,个个精神抖擞地走下车来,就连一向严肃寡言的徐向前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整个授衔的过程中,毛泽东的表情是严肃的。人们习惯上说是为十大元帅授衔,其实,在怀仁堂参加授衔的只有八位。
周恩来检查授衔场所
授衔的前一天凌晨,女摄影师舒世俊正在台上测光,忽然听到有人叫她:“小舒,小舒。”
她抬头一看,是周总理,赶忙走过去,说:“总理来了。”
“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昨天上午。”
“准备得怎么样了?”
“快完了。”
周恩来总理没再说什么,径直朝着主席台上走去。
周恩来的卫士成元功说,总理是刚刚开完了授衔的准备会来这里检查会场的布置情况的。这是周总理的工作习惯。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掀起了妇女解放运动的高潮。首批女摄影师很快产生,说是一批,其实全国也就仅有5个人。刚刚从华北大学毕业的舒世俊作为5个中的一个,于1949年底开始接触电影,之后,便时常出入重要场合,拍摄中央领导人的开会、接见、视察等活动。
授衔的几天前,舒世俊和李华刚刚举行过极简朴的婚礼。那时人们的心思都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婚假也没顾上休。这天,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徐肖冰通知舒世俊,和负责照明的同志一起到中南海去布置灯光、看角度、安装摄影器材,准备拍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为中国革命做出贡献的元帅、将军授衔仪式。舒世俊早就听说要给元帅、将军们授衔了,但没想到这任务会落到自己头上,心情既激动又紧张。
那年代拍电影用的家什,远远不止一架轻便摄影机,而是苏联笨重的照明灯、沉重的电缆、自带发电机,外加一大堆一分钟就得换一次的胶片。收拾起来,整整两大卡车。
来到怀仁堂,他们就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拍摄的场地不仅仅是大礼堂,东大厅、西大厅、休息室,还有怀仁堂北面的草坪都要布灯布线。
直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还没有忙完……
礼堂的灯全部打开着,主席台上的桌椅和话筒也已摆放停当,舒缓的穹顶,明亮的灯光……
周恩来首先走到主席台的正中央,坐在了毛泽东开会时将要坐的地方,摇摇了身子,站起来,看看前面的灯光,对摄制组的工作人员说:
“别太正了,晃眼,毛主席、朱德同志、宋副主席,还有林老、沈老、黄老、李老年纪大了,怕光。你们年轻人不理解老年人眼睛怕光,体会不到老年人的痛苦!”
他又敲了敲话筒,对广播局机要处的工作人员说:“不要太高了,挡嘴,另外,也别影响他们拍电影。”
周恩来走到主席台的后排,看看舒世俊,说:
“你们拍电影的,要拍全了,不要把这里丢了。”
舒世俊知道这里坐的是民主人士。
周恩来在主席和老帅们将要经过的地方,都亲自走了一遍,然后对服务人员说:“台阶上的地毯一定要铺平。”
那时,怀仁堂的设施还不很完善,中南海每次开会都要临时布灯布线。当周恩来走下主席台台阶,看到了地上的电缆时,回头问身边的工作人员:
“这电缆会不会绊人?”
还没等他们回答,又听他说:“找块胶皮盖上。接头的地方一定不要电了人。”
周恩来检查了礼堂,又去检查休息室。走到门口,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扭过头,对身边的秘书吩咐:
“天不早了,给他们找点吃的,他们还没吃饭,要照顾好他们。”
这时,卫士成元功提醒说:“总理,8点还有个会……”
当周总理他们走出怀仁堂的时候,东方已经亮了。
怀仁堂里的笑声
1955年9月27日。下午4时一过,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开进了中南海,停在了怀仁堂前的广场上。
彭德怀、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等都身着海蓝色的元帅服,个个精神抖擞地走下车来,就连一向严肃寡言的徐向前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已经整整28年了,这些老帅们戎马倥偬,征战南北,立下了屡屡奇功,才赢来了今天这个日子。然而,又有多少同样是金戈铁马,驰骋疆场有名的无名的英烈,悲壮地、默默无闻地战死沙场。因此,细心的人们会看得出元帅们此时的心情是沉重的。
“我们的总司令来喽!”是陈毅老总的声音。只见朱老总健步走进休息室,着元帅服的朱总司令显得特别魁梧,神采奕奕。
“各位早来了!”
朱老总双手抱拳,向大家致意。见大家站了起来,他忙说:“免礼了,免礼了!”
陈毅站在朱德面前,上下端详着说:
“老总哎,穿起这行头好漂亮噢!比南昌起义时还年轻嘛!”
大家都笑了起来。
陈毅转过身,用浓重的四川口音问贺龙:
“贺老总当初在南昌打第一枪时,想没想到今天要当元帅噢?”
贺老总摸了摸他独特的一字形黑髭须,沉思了一下说:
“别说想当元帅,那时连打响的是第一枪也没想过呢!就是一心想把那一枪打好!”
老帅们被贺龙的直率逗得哈哈大笑。
说到“八一”南昌起义,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另一位起义的领导人——叶挺。
“要是叶挺还在,你们新四军就会出两个元帅。”一向沉稳的叶剑英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给原来其乐融融的气氛点缀了一束冷色调的康乃馨,把老帅们又一次拉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
“叶挺要是还健在,能看到今天该多好啊!他要在,我一定要把元帅的桂冠奉送给叶军长!”陈毅的语调,充满了深情。
“如果新四军中有两个元帅的话,十大元帅中该是两个叶帅喽。”诗人的机智不仅表现在诗中,而且是无处不在。陈毅的一句话,又将老帅们的思绪从十几年前拉了回来。
只有彭德怀似乎仍然处在一种沉思中。他面带微笑,眼睛却望着窗外很远很远的地方……
“哟,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祝贺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