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论功受衔非易事将帅荣耀大考验
中南海的决策层将酝酿已久的一个伟大的计划付诸实施。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摇摇手说,我不当那个大元帅!邓小平笑笑说,当什么元帅哟,早不带兵了。
评衔工作并非易事
50年代中期,年轻的共和国进入了莺歌燕舞蓬勃发展的时期。抗美援朝的胜利,更使全国军民激动不已……
在这种背景下,中南海的决策层将酝酿已久的一个伟大的计划付诸实施。
1955年早春,中央军委正式下发了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文件——《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
同年2月8日,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毛泽东主席正式签署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这一条例规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的条件、来源、军衔、奖励、权利和义务等问题。同时,中央军委还决定,要在1955年内全部结束对现役军官的授衔工作。
从中南海吹出的春风,在军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太好了!我们也可以授衔了。”“这也是军队正规化的一个重要步骤。”尽管授衔的事在军队和国家的高层酝酿已久,尽管在中央军委发出指示的时候,总干部部和总政治部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但评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战争年代,我们的军队没有搞过军衔。只是在解放战争初期搞过一次临时授衔。那是为了协调与苏军的行动,中央临时决定授予彭真、陈云、叶季壮中将军衔,伍修权为少将军衔。与苏军的协调工作结束后,又收回了军衔。
在世间的一切事物中,人的关系是最为复杂的。给数以千计的英雄评军衔又谈何容易?要评衔的人中间,多数是红军时期的老同志,也有不少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人。还有少数民族干部和起义将领。同时还要考虑到各个方面军干部的平衡问题……
按照权限,授元帅和大将衔的由军委决定,授少将至上将衔的名单分别由总干部部和总政治部提出报请中央军委批准;授校官的名单由各总部,各军兵种和各大军区提出,报总干部部和总政干部部在全军统一衡量。
这段时间,身兼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部部长两职的罗荣桓和几位副主任和副部长忙得不可开交。
对于授中将和上将的200多人的名单,都是罗荣桓亲自主持讨论的,对少将一级,罗荣桓委托赖传珠、徐立清和肖华、王宗槐负责,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再由罗荣桓主持会议解决。
时任总干部部副部长的宋任穷日后回忆说:“我记得那个时候除了处理其他正常工作外,我们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搞这个平衡工作。在排队平衡过程中,我们认真研究反复斟酌……”
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工作,军委于9月初召开了总结会。罗荣桓主持,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都出席了会议。至此,评衔工作基本就绪。
毛泽东不当大元帅
军队要授军衔,最高统帅怎么办?
这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那个年代向苏联学习,斯大林可是苏联的大元帅啊!按照军官服役条例,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人是应该授衔的。在人们的议论中,在初步方案中,大家一致认为毛泽东应该授大元帅。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应该评为元帅。
据说,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摇摇手说,我不当那个大元帅!
此事在高层引起纷纷议论。
一次人大常委会开会,不少民主人士纷纷发言,认为毛泽东等领导同志,是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创建者,指挥过许多重大战役,为军队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中都享有崇高的声誉。应该给他们授衔授勋。尤其是毛主席功劳最大,应该授予大元帅,授三个一级勋章。
那天的会议很有点要形成决议的样子。主持会议的刘少奇知道毛泽东的态度,他说,还是不作结论好。
一位留胡子的民主人士说:“我们人大作了决定,他有什么办法。”刘少奇笑笑说:“人大可以作决定,但他是国家主席,要他签署命令才行啊!”“人大作了决定,国家主席就得签署命令。”
争论来争论去,刘少奇只好说:“你们不是经常可以见到毛主席吗,你们当面去说服他,争取他的同意,我们这次先不作决定。”
此后不久,彭德怀、罗荣桓、宋任穷、赖传珠去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汇报工作,毛泽东说:“你们搞评衔,是件很大的工作,也是件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多不方便呀。依我看哪,现在在地方工作的同志都不评军衔为好。”
毛泽东的这种态度,在当时确实起到了强烈的表率作用,军工厂为他准备的大元帅服,也就只能永远放在博物馆里了。
斯大林后悔同意受衔
原苏联作家弗·瓦·卡尔波夫曾恳切地请求原苏联作家丘耶夫为他安排一次同原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的会见。
1973年12月30日,丘耶夫说服了莫洛托夫,举行了会见。
卡尔波夫说:“我打算写一部长篇小说《斯大林大元帅》,我想真实地写斯大林。而真实地写这个人物,就是说正面地写。”
“但是,请注意。”莫洛托夫说,“斯大林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仅有个人好感是不够的。当然,这是好的,否则就无法如实地写。但是,他有很多特殊性,要理解时代和环境。您如果把他作为一个军人来写,毕竟是无法表现这个人物的。他身上的主要点是政治家。他在我国的政治和历史中都起过这种作用。现在这渐渐不明显了。”
谈到了斯大林战后获得苏联英雄称号一事。莫洛托夫说:“斯大林说过,他不适于获得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这一称号的人应当表现出个人的勇敢气慨。‘我没有表现出这种勇敢气慨’。他没有领取这枚金星英雄奖章。只有画像上的斯大林才佩着这枚奖章,那是画上去的。他去世后,奖赏处主任发下了苏联英雄金星奖章,奖章被别在衬垫上,下葬时由人托着。”
“斯大林只戴一枚金星奖章——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奖章。我有时佩戴列宁勋章。”莫洛托夫补充说。
“有一阵子某些人执意建议把莫斯科改名为斯大林城。非常坚执!我当时反对。是卡冈诺维奇建议的。他还发表了这样的见解:‘不仅有列宁主义,还有斯大林主义!’斯大林发火了。”
俄国的大元帅衔由彼得大帝设立,俄国历史上曾有苏沃洛夫等四人获此衔。斯大林于1945年6月26日获苏联大元帅衔。谈到大元帅衔时,莫洛托夫更有惊人的披露:
“斯大林直后悔,当时不该同意受大元帅衔。他一直后悔。是的。这是卡冈诺维奇、贝利亚过分卖劲儿……还有,司令们也坚持。”
“他并不全知道。斯大林是反对的。他后悔:‘我要这些干吗?’他干吗要这种表面上的特殊,他本来就已经是举世皆知的名人嘛!军人是一回事,斯大林是政治家,国家领导人。苏沃洛夫并不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嘛!他需要这个衔。而斯大林是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领导人。他不需要这个衔。他很后悔。”
“斯大林只有一个,请注意,将军们人很多。事后,他真想骂起来:‘我怎么会同意的?’全党、全民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不过是个大元帅。这是贬低,而不是抬高他!他比这要高得多!大元帅不过是个军事领域的专家。而他不论在军事、党务还是国际问题上,都是专家。两次想给他授这个衔。第一次被他驳回了,后来却同意了,老是后悔。”
一场将帅荣耀的考验
毛泽东不知道斯大林后悔受衔之事,但他当时的明确表态,却起到了表率作用。也正是在那次会上,毛泽东对刘少奇说:“你也在部队搞过,你也应该评元帅!”
刘少奇挥了挥手,说:“不要评了,我现在不在军队工作了。”
毛泽东又问周恩来和邓小平,你们的元帅军衔还要不要评啊?
周恩来连连摆手说,不要评了,不要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