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堪称国之重宝的器物不在少数,但恐怕没有一件比得上传国玉玺。它是野心家梦寐以求追逐的目标,又是史学家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笼罩在玉玺身边的是重重的刀光剑影,低沉的鼓角铮鸣,它的出现和消失,甚至成为王朝更替、江山易帜的象征。
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之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又因为制“玺”选取的为玉石,所以称为“玉玺”,共有六方,为“皇帝之玺”、“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在皇帝的印玺中,有一方玉玺不在这六方之内,这就是“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为秦代开始后历代帝王相传的印玺,传国玉玺是奉秦始皇之命所造。传国玉玺采用和氏璧进行制作,形状为方圆形,长宽各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丞相李斯用大篆题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信物。价值连城的玉质,巧夺天工的雕刻,加上盖世无双的书法,使这颗玉玺成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也从此成为承天受命的象征。
从此以后,历代帝王都以得到传国玉玺为荣,来显示自己是“受命于天”的真正天子,而丢失了传国玉玺则表现为“气数已尽”,会丢失皇帝的宝座。凡是皇帝登基没有传国玉玺,就会被嘲笑为“白板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被世人所轻蔑。正是由于传国玉玺的特定象征,成为了历代窥视皇帝宝座者争夺的对象,这样也造就了传国玉玺的传奇经历。
其实,用来制作传国玉玺的和氏璧,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按照“凤凰不落无宝之地”的说法,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璞玉。卞和将这块璞玉献给楚厉王。然而经过玉工辨认,璞玉被判定为普通石头,楚厉王认为卞和欺君,下令砍断卞和的左脚,逐出国都。
后来,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可怜的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脚。
到了楚文王即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楚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这次文王下令命人直接剖开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为了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此后,为了争夺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统治者发起过血腥的战争。和氏璧曾莫名其妙地流入赵国,落入了赵惠文王的手中,引起了秦昭王的垂涎,并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进行交换。但当蔺相如将和氏璧送到秦宫时,秦昭王却食言;多亏蔺相如凭着大智大勇,先是“完璧归赵”挫败秦王的阴谋,接着又在渑池会上戳穿秦国的第二个圈套,保住了和氏璧。这便是成语“价值连城”和“完璧归赵”的出典。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自立前,派堂弟逼皇太后交出传国玉玺,太后迫于无奈,气得将它掷于地上,当王莽拿到传国玉玺时发现它被砸掉一角,连忙命玉匠用黄金镶饰。
汉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宫中一井在早晨时有五彩云气,于是派人入井,从井中捞起宫女尸体时发现了宫女颈上系着一个小匣,匣内所藏的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传国玉玺秘藏于妻子吴氏的住处。后来,袁术拘捕了孙坚的妻子,夺得了传国玉玺。袁术死后,荆州刺史徐�携传国玉玺到了许昌献给了汉献帝。至此,传国玺得以重归汉室。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为没有传国玉玺,于是刻了几方“受命宝”“定命宝”之类的玉玺聊以自慰。贞观四年,萧皇后与元德太子返归中原,传国玉玺方归于唐,令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后唐末帝李从珂被后晋大兵围困,李从珂和后妃在天星楼自焚而死。据说,李从珂当时便随身携带着“传国玉玺”。可是大火过后,人们从灰烬中却不见玉玺的踪影,甚至连一块外形稍像玉玺的石头也没找到一块,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随后,宋、元、明、清历朝都有发现所谓传国玉玺的记载,只不过那是好事者的狗尾续貂,甚至连当时的皇帝都认为那是假货。
于是,历经两千余年风风雨雨、扑朔迷离的“传国玉玺”数隐数现,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皇帝也淡出中国历史,传国玉玺就像一个善于制造悬念的大师,留给后人的,只是一个千古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