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吸血鬼的传说
吸血鬼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种族。所谓吸血鬼,可以理解成为某种程度上的死尸。他们没有心跳和脉搏,也没有呼吸,没有体温,而且永生不老。同时,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会思考,会交谈,也会四处走动,甚至还会受伤和死亡。
在欧洲,从历史开始的时候,就散布着吸血鬼的传说。成千上万的人们相信这一传说并在黑暗里因为这个传说而颤抖。欧洲中世纪,教会公开对外承认确实有吸血鬼的存在。
吸血鬼的起源,最早是在基督教《圣经》上出现的。其人物为该隐。相传,因为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受撒旦诱惑而吃下智慧之果被上帝诅咒并驱逐出伊甸园后。亚当和夏娃生下该隐与亚伯两个孩子。该隐负责耕种,亚伯负责放牧。有一次,向上帝献祭时,该隐只能拿出了一些蔬菜和稻谷作为祭品,而亚伯却拿出了羊羔一类的肉类作为祭品。上帝唯独垂青亚伯的祭品,导致该隐的嫉妒并最终用石头砸死弟弟亚伯。这一切都没有逃出上帝的眼睛,上帝唤该隐到自己身前,问其弟弟亚伯的去向,该隐谎称不知道。后来上帝便将该隐所做之事一一道出并诅咒该隐:
“你做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诅咒。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
该隐对上帝说:“我的刑罚太重了,大过了我所能承担的。你如今逐赶我离开这地方,以致和你不见面。我必流离飘荡在地上,凡遇见我的人肯定必会杀我。”
上帝则对他说:“凡杀该隐的,必遭七倍报应。”上帝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于是该隐离开了上帝居住的米那,去往在伊甸园东边的挪得之地。
在圣经中的记载到这里就算完了,但是相传该隐后来流浪到红海附近,遇见因为不服上帝而跳红海成为夜之魔女的莉丽斯(也被人认为是撒旦的情人,地球上现在的恶魔大多是他所生)。他从莉丽斯那学会了利用鲜血而使用魔法的力量,加上上帝对他的誓约“不得杀他”所以就给了该隐永生的条件。然而使用魔法和力量需要大量的鲜血。所以该隐就是如此成为了吸血鬼的始祖。
后来,成为吸血鬼后的该隐和莉丽斯生下拥有“最近乎神力量”美称的13个第三世代吸血鬼。而这13个第三世代吸血鬼就演变成了现代吸血鬼的13个氏族。也有传说,这第三代吸血鬼是指得挪亚方舟里的人类。等洪水退后,他们从方舟中走出来与第二世代吸血鬼发生圣战,并将所有第二世代吸血鬼杀死。
二、对付吸血鬼的方法
传说中,大蒜的气味、十字架等可以抑制吸血鬼的能力。但这并非对所有的吸血鬼都有效,吸血鬼之所以会害怕十字架,通常是转化成吸血鬼前有宗教信仰的吸血鬼,十字架等才能对其产生吓阻作用,而生前完全没有信仰吸血鬼,十字架或圣水对他是没有作用的。
而要杀死吸血鬼的方法是用银做的子弹射击吸血鬼的心脏、或将其头砍掉、以及令其照射到阳光等。所以大致上来说,吸血鬼怕银制的东西。
三、吸血鬼传说形成风气的原因
14世纪时,吸血鬼迷信真正形成了风气,其主要流传地在中部欧洲的东普鲁士、西里西亚和波希米亚范围内。
当时欧洲瘟疫流行,这种让人致死的传染病使人们以恐惧的心理将病者在尚未确定生死前就仓促掩埋。这些人临终时痛苦地想挣扎出来,在其过程中肢体流血残损,所以往往看见所谓尸体的活动、流血甚至自我吞食。这在被死亡阴影笼罩的欧洲,借助人们恐慌的心理而快速传播蔓延,由此对僵尸的迷信得到进一步加强。
那时候,欧洲人由于担心被吸血鬼咬过的人也变成吸血鬼,并且相信异教徒、罪犯和自杀的人都会死而复生。所以人死之后尸体要被斩首或者上木桩或尖刺。人们也在死者的嘴里放入大蒜。有时把罂粟种子撒入棺材,或者放在带结的绳子。因为传说吸血鬼喜欢数数。
人们还会尸体挖出来,检查是否有被吸血鬼咬过的迹象,包括尸体不腐烂、嘴边有血迹以及头发或指甲在死后继续生长等。在过去,由于吸血鬼的一些特征,人们会把讨厌银、大蒜、光和圣水,牙齿变长,手掌长毛这些特征做为判断吸血鬼的条件。
实际上,头发和指甲在死后继续生长一说,主要是因为人死后肌肉会收缩,做成原本藏于体内的头发和指甲显露出外面。而造成生长的错觉。在中世纪的时代,会挖尸体出来多为流行病的传播期,人们觉得是吸血鬼在作恶。当发现有此迹象时,则会把尸体烧毁至只剩骨骼。曾经有纪录为挖墓时挖出的尸体已经变为骸骨,当时的人还是不放心,于是把大腿骨拿起放到胸口部份,交叉重叠以防尸体变成吸血鬼。
四、和吸血鬼传说密不可分的人
德・莱斯男爵
15世纪法国贵族。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曾是圣女贞德的战友,当他退隐于马什库勒后,迷恋上炼金术,希望在血里发现点金石,而把300个儿童放血折磨至死。
瓦拉几亚公国的督军弗拉德四世
在1442年,弗拉德与其幼弟被送往奥斯曼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作为人质,一呆就是六年,后来他在土耳其苏丹的支持下,率军攻打拉瓦几亚,并夺回政权。他上台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肃异己,手段苛酷,又用各种严峻刑罚对待罪犯。弗拉德曾在多瑙河畔多次打败数倍于罗马尼亚军团的土耳其大军,解救自己的国家,成为罗马尼亚的民族英雄。
然而,真正令土耳其人感到恐惧的是1462年的战役,弗拉德被盟友背叛逃至首府,当土耳其大军追到城下时,赫然见到开战时被俘虏的两万多名士兵,都被剥光了衣服示众,并被活活穿插于长达一公里、环绕着城池的木桩上。乌鸦和秃鹰不断地啄食这些死尸,周围弥漫着浓烈的腐尸味。目睹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情景,土耳其士兵无不为之心胆俱裂、斗志全无,只得撤离。
对于在弗拉德面前不愿脱帽的土耳其使者,他命令道:“既然不愿脱帽,那就让他永远脱不下来。”于是这名使者自头上帽顶处被钉入铁钉。诸如此类的故事,阻退了强大的土耳其军队。同时弗拉德四世见血发狂之名也不胫而走,“德拉库拉”(意为恶魔)的称号传遍欧洲。他最后死于布加勒斯特近郊R战场。弗拉德的暴虐行为为当时许多的编年史家赠加了丰富的素材。现在,他的名字已与吸血鬼分不开了。他拜血作乐的方法更夺取了千万人的生命。
巴托里伯爵夫人
最令人熟悉的,莫过于17世纪匈牙利巴托里伯爵夫人的血腥事件了。经过证明,这个向仆人学习妖术的美丽女人在自己的塞伊特城堡里虐待杀害了300多名少女,并快乐地喝她们的血,甚至把血装满浴缸沐浴,用这来保持自己永远的青春美丽。
不难看出,以上三个都是在贵族阶层的人物,并且拥有金钱、地位及相当的教养气质,这就是在若干年后以其为蓝本的吸血鬼文学作品出现时,对吸血鬼美丽、优雅、气质、诱惑和强大的雏形、并且充满浓郁的情欲色彩。也在这一外衣下,更激发了人们对于吸血鬼迷信这一古老的形式保持旺盛精力的原因之一。
五、吸血鬼在现实中的原形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通常被认为是第一个认识到卟啉症的人,当时,他把这种疾病看作一种血液病或肺病。直到1871年,德国伟大的生物化学家菲利克斯・霍珀・塞勒才发现了卟啉色素同卟啉症之间的因果关系。1889年,B。J。斯托克维斯将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统称为“卟啉症”,从此这种怪病的名称得以确立。
卟啉症是指一组疾病,每种各有其特殊的典型表现,其共同特点是尿或大便中大量排出多种卟啉、卟啉原和卟啉的前身物质。卟啉症可分为两大类: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症和肝性卟啉症。
卟啉症有众多表现形式,比较常见的一种是急性间歇型卟啉症(AIP),英国的“疯子国王”乔治三世就是这种疾病的受害者之一。最严重的卟啉症是先天红血球生成卟啉症(CEP),它的患者的悲惨命运被怀疑是吸血鬼故事的起源。尽管卟啉症通常是由于基因突变所导致,但饮酒过度和环境污染也会诱发这种疾病。
卟啉这个词源自希腊文中的“porphura”,意思为紫色。据考证,希腊人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到的这个词。在腓尼基,人们从紫色软体动物体中提取紫色素,用来为王室家族的长袍染色。后来,在拜占庭帝国,由这种象征高贵的紫色而衍生出了“borntothepurple”(生为紫色,意译为“生为贵族”)的俗语。同“口含银勺”不同,它的含义中“贵”的一方面盛于“富”的一面,通常只有皇族后裔和贵族才当得起这样的形容。
不过,那些生来就和紫色素卟啉有着拎不清的关系的卟啉症患者,可就远远没有那么幸运了。这种因为血红素生成过程中的基因变异或环境毒害而产生的光敏色素一旦接触日光就会变成烈性的毒素,并能引起至少8种类型的卟啉症。在最严重的卟啉症患者体内,卟啉会蚕食聚集区域附近的组织和肌体,使患者严重贫血,面部器官腐蚀,尿液呈现紫红色,并出现种种怪异的、让人联想起吸血鬼的举止。
第六十七章惧怕阳光
卟啉是一种光敏色素,它会聚集在人的皮肤、骨骼和牙齿上。大多数卟啉在黑暗中呈良性,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但一旦接触阳光,就会转化为危险的毒素,吞噬人的肌肉和组织。因此,卟啉症患者像传说中的吸血鬼那样,只能生活在黑暗世界里,不能见光。
第六十八章面容苍白
绝大多数卟啉症患者都伴有严重的贫血,这不仅因为他们通常只能生活在黑暗中,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体中的卟啉会影响造血功能,破坏血红素的生成。通常,卟啉症患者的身体上还会带有大片的色素沉积――往往是紫色的。
第六十九章不死之身
由于毒素的作用,卟啉症患者的耳朵和鼻子都会被其腐蚀,而皮肤上也会布满疤痕,使他们看上去格外苍老。在欧洲的传说中,长生不死的人常常都会被描述为类似的样子,以讹传讹的,就有了“吸血鬼有不死之身”的说法。实际上,卟啉症患者的寿命通常都非常短。
第七十章牙齿尖利如狼
卟啉接触阳光后会转化为可以吞噬肌肉和组织的毒素,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它会腐蚀患者的嘴唇和牙龈,使他们露出尖利的、像狼一样的牙齿。腐烂的牙龈看上去总是血淋淋的,难免会让人联想起吸食鲜血后的吸血鬼。
神秘的云南水下建筑
1992年,从小生活在云南澄江抚仙湖边的职业潜水员耿卫,在水下发现了大量人工建筑的遗迹。
2005年底,耿卫在云南澄江县披露了近两年来水下考古的最新发现,一张张金色的声纳扫描图显示出水下城市宏伟的轮廓,令人惊诧。
一、发现类似金字塔的建筑和罗马斗兽场的圆形建筑目前,对抚仙湖已经探明的古城遗迹面积达2.4平方公里,规模不逊于20世纪70年代的澄江县城。主要建筑共有8个,其中两个高大阶梯状建筑和一座圆形建筑最为重要。
其中一座高大的阶梯状建筑共分三层,底部宽60米,第二层宽32米,顶层宽18米,整个建筑高为16米,从声呐扫描图上可以看出,它的台阶非常整齐对称。
而另一座阶梯状建筑气势最为恢宏。它上下共五层,第一层底部宽63米,第二层宽48米,三四层倒塌比较严重,无法仔细测量,第五层宽27米,整个建筑高21米,类似于美洲玛雅人的金字塔。在每一层大的台阶之间都有小台阶相连,其中第一级大台阶从底部有一条笔直的小台阶直通而上。
此外,在这两座建筑中间还有一条长300多米、宽5~7米的石板路面,用不同形状的石板铺成,石板上面有各种各样的几何图案。在另外一片区域里,还发现了一座圆形建筑,底部直径为37米,南面偏高,依稀可以辨别出台阶。该建筑北面倒塌得比较严重,东北面有个缺口,形状类似于古罗马的斗兽场。
二、台阶式建筑可能是祭台,圆形建筑近似古滇青铜器图案在云南晋宁石寨山曾出土过大量的古滇国时期的青铜器,很多青铜扣饰上都有台阶式建筑的图案,有的上面还有用于祭祀的杆栏式建筑图案。这表明祭祀活动在古滇人的生活中已经相当重要,那些高大的台阶式建筑就是古滇人祭祀活动的遗存。
更令人称奇的是,刻画在一些青铜扣饰上的环形台阶式建筑图案,几乎与水下发现的圆形建筑形式一模一样。青铜器上的环形台阶式建筑分上下两层,第一层有十余人,第二层有三四个人,坐在台阶上观看斗牛或者其他表演。耿卫认为,水下圆形建筑就是扣饰图案描绘的原型。曾有专家认为,圆形建筑是娱乐设施或体育场,耿卫表示不能赞同,“如果是舞台建筑,过于奢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切实际的。”
目前,关于古滇国的考古成果几乎全都集中在墓葬和文物的出土上,曾经兴盛500余年的古滇国没有发现任何生活建筑的遗迹,这更让耿卫猜测,湖底高大的建筑与青铜器上的图案相似绝非偶然。
三、石板上“海马蹄印”可能是古滇人插立木修房的基础在抚仙湖的众多传说中,关于海马的传说最为离奇。据说这种海马可以在湖面上奔跑如飞,经常在晨雾中出现,雾散后潜入水中,在古县志中多有记载。耿卫认为,抚仙湖水位很低的时候,在很浅的地方露出的石板上,人们可以看到直径在8~15厘米的孔洞,形状酷似马蹄印。在水下建筑上,他也发现很多类似的孔洞,有些内部边缘还有石钉。最初他一度认为这些孔是来连接石板的,后来发现这些圆孔插上木桩,再用绳子连接起来,会形成一个规则的长方形。
考古学家通过研究古滇文明的青铜器图案发现,古滇人的建筑主要是以杆栏式建筑为主。这种杆栏式建筑是先用竹木搭成房架,底层悬空,再修墙而形成的建筑。而利用石板孔插木形成的长方形,完全符合杆栏式建筑的基础。由此推断,所谓海马的脚印就是杆栏式建筑用于插立木的基础,抚仙湖水下古迹一定与古滇文明有着直接的联系。
四、规模不逊玛雅文明,对其研究将成世界性课题在云南澄江县的历史上,有史可查的有3个城市,其中最早的是俞元古城,后来却神秘消失了,这使很多专家倾向于认定水下城市就是俞元古城的原因。然而,耿卫却对“俞元”两字有独特的诠释,他认为,“俞”在古汉语中有“最初”之意,而“元”有“原始、根基”之意,两者结合起来,就是“最初的高大的根基”。
耿卫说,“和其他的古代文明遗迹相比。抚仙湖水下遗迹的规模绝不逊色。拥有超过21米的高大建筑,这在玛雅文明遗迹中都是不多见的。对它的研究将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困扰考古界多年的古滇文明的谜团,很可能通过抚仙湖水下古迹揭开。”
公元前279年,楚国大将庄�率领大军直扑滇地(现在的云南地区),征服了当地的少数民族。正当庄�准备班师之际,偏偏赶上秦国入侵楚国,切断了他回国的后路。庄�索性就在滇地称王建国,史称“庄�王滇”。
到了汉武帝时代,中央王朝把滇国所在区域设为“益州郡”,下辖24个县,滇王成了名义上的统治者,古滇文明逐渐衰弱,融入中原文明。由于缺少文字记载,关于古滇国的一切,逐渐湮没无闻,成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历史之谜。
五、水下尸体的传说
抚仙湖附近的老百姓都传说,尸体在抚仙湖内不腐烂,姿势是男前倾,女后仰。有媒体报道还说,耿卫在发现遗迹的同时发现了“数不清的尸体”,有人还就此向耿卫求证。
耿卫说,他在抚仙湖潜水从没有发现过尸体。所谓尸体不腐的传说,是因为很多年前人们曾从湖中打捞出一具孕妇的尸体,尸体表面已经腊化,并没有腐烂。也曾有一架直升机在湖面失事落水,飞行员尸体60多天后被打捞出来时,面目依然如同刚刚去世。他推测主要原因是湖水很深,底部温度极低的缘故。而在水中“男尸前倾,女尸后仰”,捞过尸体的潜水员都是这样说,原因现在还没有弄清。
六、抚仙湖的得名
抚仙湖的大名给它赚来了不少人气。但是,真正知道抚仙湖名字由来的人可谓寥寥。在澄江县城的凤山公园,有一个名为“抚仙”的雕塑展现的是肖、石二仙陶醉于抚仙湖的情景。雕塑上有这样的记载:“传说天上有石、肖二仙因慕‘澄江海’的清澈明净,驾云来到湖边,被这瑰丽的湖光山色所陶醉,以至流连忘返。久之,二仙搭手抚肩化为山石。抚仙湖也因此得名。”
相传,深居天宫的玉皇大帝,一日步出宫门,远眺人间,发现一颗状如葫芦的明珠,镶嵌在云雾缭绕的万山丛中,湛蓝明净,波光粼粼,美丽至极。玉皇大帝为之倾倒,急传肖、石二仙立即下凡,描摹这人间美景,带回天宫,装点天堂。
肖、石二仙急忙腾云驾雾,飘落在明珠东南方向。走近一看,迷离美景展现在眼前:明珠四周,嶙峋怪石密布;有的如冲天玉笋,有的似文房笔架,有的如大象汲水,有的似猛虎下山;孤山独坐湖中,云雾迷漫时,与明珠交相辉映。
肖、石二仙只顾搭手抚肩地在观看,在赞叹,竟痴痴迷迷地忘了画画,忘了归期。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他们定定地站在那里,陶醉在迷离美景之中。久而久之,两位神仙变成了两座石峰。据说,这就是肖、石二仙变成的,抚仙湖之名便由此而来。
耶稣裹尸布的纷争
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他的门徒约瑟买通了衙役,取回了他的身体,然后用干净的细麻布裹好,放在新掘的坟墓里,又用磐石封住了墓穴口。三天后,当信徒们去吊唁的时候却发现,墓穴口的大石被移开,耶稣的尸体不见了,只剩下包裹尸体的麻布。
耶稣的信徒们坚信,耶稣复活了。这正如后来的《圣经》所言。耶酥失踪的日子后来成为基督教的重要节日――复活节。据说,耶稣后来还三次向信徒现身。复活节对基督教徒而言,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耶稣复活意味着“战胜死亡”,从此“死”对于信徒已经不再可怕。因为他们死后,灵魂都能得到基督的拯救升入“天堂”,获得“永恒”的生命。如果没有这样的复活,死亡又怎会给人们带来平和呢?
这就是《圣经》中记载的关于耶稣裹尸布来历的神奇故事,但它只是为谜一般的裹尸布开了一个头。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在这些故事里,裹尸布都以巨大的神力,帮助它的信徒摆脱痛苦,获得救赎。
据说,1955年英国一名遭受着骨髓炎病魔折磨的10岁小女孩在别人的帮助下,到达了都灵,并被特许用双手触摸裹尸布。事隔不久,她果真渐渐能够如常人般行走了。
但令世人惊奇的裹尸布留下的谜题绝不仅于此。在耶稣复活后,他的那块裹尸布也不翼而飞了……一直到13世纪初,一个叫克劳里的编年史家写了一本书,其中记载了他本人于1203年在君士坦丁堡看见过一块据说是耶稣的裹尸布的长方形亚麻布。这几乎是一千多年来有关裹尸布第一次有迹可查的记载。
15世纪,这块裹尸布传到了萨伏伊公爵路易斯之手。1532年,存放裹尸布的教堂里发生了一次火灾,装着裹尸布的盒子上镶的银被烧熔滴在裹尸布的几个角上,使它遭到了一些破坏。人们用水扑灭了火,可也使裹尸布上留下了明显的污迹。后来,路易斯公爵又把这块裹尸布带到了意大利,放在都灵的大教堂中。从那时起至今,它就一直安放在这座大教堂的圣坛上。
从此,这件圣物一直受到基督徒们极大的敬仰。但是后来有人产生了疑问:它真是耶稣的裹尸布吗?一百多年来,人们对这块蒙着神秘色彩的裹尸布,从各方面进行着研究。
1898年,都灵大主教终于同意第一批科学家直接对耶稣裹尸布进行考察。摄像师赛根多・皮亚在暗室里冲底片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他从照片底片的负像中看到了更为逼真的“耶稣”形象。他注意到,感光板上清晰地显示出一幅头部的正片,而不是通常底片的那种黑白颠倒的图像。这就意味着裹尸布上的图像本身是底片图像,也就是说,裹尸布上的图像是根据一张照相底片绘制的。在摄影术发明前,谁能绘制出一个照相底版来呢?这一发现使怀疑裹尸布真实性的声音明显低沉了许多,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倾向于证明它的真实性。
1986年,在科学工作者与宗教界人士长达10年的接触和协商后,终于达成协议,科学家被允许用改进了的碳-14年代测量法对“裹尸布”进行分析。取样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并由国际上3个著名的碳-14实验室分别进行测定。每个实验室都得到4个样品,其中只有1个样品是从“裹尸布”上剪裁下来的,其余3个样品为不同时代的对照样品,分别装在编好号码的金属盒中,但只有都灵大教堂的大主教和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的考古权威才知道这4个样品中哪一个是真正的从裹尸布上剪裁下来的。
结果,3个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得出了相当一致的结论:这块“裹尸布”与耶稣毫无关系。因为它的年代在公元1260~1380年的可能性为95%,不早于公元1200年的可能性为100%,也就是说,这块“裹尸布”出现于耶稣遇难的千年之后。
关于这个谜,1532年的那场火灾却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因为被火完全烧焦的纤维会改变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同时在非常靠近烧焦的地方也会产生颜色的变化。但是科学家们发现在裹尸布图像上被火烧焦的部位根本没有发生这种变化。另一方面,用于灭火而泼在裹尸布上的水,会引起色彩溶散开来,但是这些也都没有发生,科学家们通过各种不同的仪器对图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发现,它的每一笔画都与16世纪那场火灾中所造成的焦痕非常相似。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们推翻了以往的各种肯定裹尸布真实性的论点和根据,一致认为,这幅图像不是由于尸体形成的,是别人巧妙地用轻微的焦痕构成的。由此断定,它根本不是传说中耶稣的裹尸布。
这个结论虽然给长达几个世纪裹尸布的真伪之争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是显然不是一个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答案。持不同观点的科学家们仍然用不同的证据和方法为他们所坚持的信念辩护。
直到今天,关于裹尸布的争论依然在继续。孰是孰非,谁也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答案。似乎任何一方都没有绝对的证据说服对手。但毋庸置疑的是,耶稣的裹尸布依然是备受其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圣物,而一旦它被证明是赝品,也没有人否认这个中世纪天才的完美骗局。究竟是谁会有这样的技巧和才智,花费如此的周折,和宗教、信徒、甚至与几千年来的科学家开了一个这样的玩笑。他的目的又何在呢?裹尸布周围笼罩的迷雾也许永远都无法揭开。
揭秘古埃及鲜为人知的事
古埃及充满着神秘色彩,除了象征性的古埃及文明是人们所熟知的,比如: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仍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为了不让苍蝇落在法老身上,法老会让身旁的奴隶赤裸身体,身体涂上蜂蜜;埃及男子和女子都喜欢化妆,喜欢涂绿色或黑色眼影等。
法老从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头发,他总是戴着王冠或者一种叫做“nemes”的饰头巾,这是一种斑纹色彩的饰头巾。
为了不让苍蝇落在法老王的身体上,法老佩皮二世要求几个奴隶赤裸身体站在附近,并在他们的身体上涂上蜂蜜。
第七十六章埃及儿童小的时候根本不穿衣服,直到他们长到十几岁时。古代埃及气候炎热,是没有必要穿着太多的衣服,成年男性还会像女性那样穿着短裙。
抗生素并非是从20世纪初开始使用,早期人们的医药包括使用发霉的食物或土壤,用于治疗伤口感染。比如:在古代埃及,人们用发霉的面包来治疗伤口感染。
埃及男子和女子都要化妆,通常涂抹绿色或黑色眼影,这种绿色眼影主要是由铜构成,黑色眼影主要是由石墨构成。埃及人认为这种化妆具有身体康复功能,起初的化妆是用于抵御阳光照射,而并非是装饰之用。
富有的埃及人会戴着假发,然而其他等级的埃及人会将自己的头发留得很长,或梳成猪尾巴形状。在12岁之前,埃及男孩通常会将头发剃光,除非梳成辫揪形状。将头发剃光可以避免虱子和跳蚤。
第八十章迄今仍不清楚究竟是谁损坏了狮身人面像斯芬克司的鼻子,1737年的斯芬克司草图中就显示其没有鼻子。这早于拿破仑进入埃及60年,更早于英国和德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交火数百年时间。研究人员猜测可能是伊斯兰传教士撒伊姆阿尔达赫尔损坏的,他于1378年以故意破坏罪被处以死刑。
埃及人认为地球是扁平和圆形的,就像是一张薄烤饼,而尼罗河正是流过这张“薄烤饼”的中心位置。
埃及士兵担当着国内警卫部队的角色,此外,他们还负责替法老王征收税款。
当一具尸体进行木乃伊处理时,死者的大脑将从鼻孔中移除,他的肠子等内脏器官也会被移出,放置在单独的罐子中。唯一不会被移除的器官就是心脏,其原因是埃及人认为心脏是人们的灵魂所在。
在远古埃及的每一处寺庙中,法老王通常被假定执行高级牧师的职责,但是他们的职位通常是由首席牧师来担当。
第八十五章第一座金字塔――左塞金字塔的台阶建造于公元前2600年,最初是由34英尺高的墙壁围绕着,这些墙壁上有15个门,然而仅有1个门能够打开。
古代埃及女性喜欢在法律上和经济上与男性平等。然而,她们并不喜欢与男性在社会地位上平等。
人们通常会认为建造金字塔的劳工是饱受奴役的,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从挖掘出土的劳工骨骼分析来看,建筑金字塔的劳工实际上都是埃及人,他们很可能是法老王长期雇用的劳工。依据一些古埃及壁画显示,至少一些劳工以他们的工作为骄傲,称自己是“胡夫法老王的朋友”等话,显示出他们对法老王的效忠。
拉美西斯法老王有正式的8位妻子,还有近100位情妇。他的年龄超过了90岁,在公元前1212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