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三、西周





周人发祥起武功,先祖后稷重农耕。

教民稼穑蕃五谷,农业中心设邰城1。



姜嫄欣践巨人迹,身动有孕生后稷。

几经抛弃得呵护,遂收长养名曰弃2。



后稷人弃神不弃,尧帝命稷管树艺。

蕃生五谷活黎庶,茹毛饮血挥之去。

不窋



不窋公叔十一帝,公刘率族向豳移。

取砺取锻改农具,如吃螃蟹第一只3。



游牧民族屡进犯,古公率族迁岐山。

建造宫城并苑囿,立规建制保江山。

古公亶父



积德行善广施仁,力免战乱护庶民。

率众离豳迁岐阳,万众一心慨然归。



古公亶父传季历,痛击戎狄安社稷。

巩固渭水中游地,发展壮大奠周基。



古公传位欲让昌,太伯虞仲不张扬。

断发文身逃吴地,推举季历做国王。

周文王姬昌



宽仁厚德西伯侯,诸侯归附纣王妒。

囚禁羑里罹祸难,巧计贿纣得自由4。



欲伐殷纣惩腐败,文王访贤揽人才。

太公钓鱼直钩垂,恭请姜尚展胸怀。



虞芮两国起争端,延请文王做评判。

眼观敬老相让事,倍觉羞辱速返还。



承天受命德称王,改变殷法定朝纲。

八卦增至六十四,制定历法周盛昌。



太公垂钓愿者上,文王屈就访贤良。

智勇双全经国才,辅佐文武灭纣商。



纣戏文王食子羹,文王佯装不知情。

得释急将羹肉吐,伐纣灭商金马鸣5。

周武王姬发



静观世态做贤王,秉承父志欲兴邦。

殷纣无道臣僚叛,将士倒戈周克商。



企盼和平国人愿,归马放牛华山南。

偃武修文武王志,迁都沣镐保国安6。



白鱼入舟送吉祥7,爱屋及乌仁义长8。

天河洗兵了恩怨9,重兵围歼殷纣王。



武王牧野伐纣战,殷兵倒戈矛头转。

势如破竹扫残云,土崩瓦解七十万。



太公指挥周军战,殷兵残败尸如山。

大势已去纣王逃,烈火焚身辞人寰。



伯夷叔齐说武王,以臣伐君下犯上。

不食周粟行仁爱,绝食丧命赴首阳。



辇行敬立父牌位,率兵东进练义军。

孟津观兵大会盟,气势磅礴壮军威。

周成王姬诵



周公摄政辅成王,国力强盛震东方。

责令召公营成周,东呼西应共兴邦10。



东方遗类难归顺,以殷治殷稳民心。

三监失职谋反叛,周公东征凯旋归11。



勾结武庚管蔡叛,周公讨伐杀武管。

三年战争方平定,成王年丰掌国权。



周公摄政奖农桑,明德慎罚国富昌。

成康之治青史载,以德治国百代扬。

周康王姬钊(?-前1001年)



康王治国行仁道,秉承父业民安好。

四十余年不用刑,成康之治青史标12。



奉公节俭不贪欲,诚实守信严自律。

尊文尚武撰《顾命》,万众一心和谐曲。

周昭王姬瑕(?-前977年)



昭王屡屡伐荆楚,多灾多难胜难求。

阴风大兕凶猛兽,暗遭伏击水溺舟。



姬瑕治国力衰微,荆楚势大闹纷纷。

昭王南征胶船融,全军覆没水中浸13。

周穆王姬满(?前922年)



穆王尚武伐犬戎,回师平叛振国风。

诸侯钦佩咸仰望,王朝国力得复兴。



穆王西行不辞远,王母瑶池共欢宴。

琳琅满目无价宝,心驰神往乐忘返14。



能歌善舞目传神,多情挑逗意中人。

穆王盛怒杀偃师,巧夺天工偶有魂15。

周恭王等



恭王懿王周孝王,游牧部落屡犯疆。

孝王养马汧渭间,欲与敌人作较量。



游猎随从密康公,小辈身携三女行。

康公舞媚心狂放,王灭密公德望隆。

周夷王姬燮(?-前858年)

夷王姬燮享日浅,王室徒有空名传。

杀一儆百烹哀公,诸侯分崩国离乱16。

周厉王姬胡(?-828年)



厉王姬胡昏庸甚,任用卫巫监世人。

谁敢口吐怨恨言,立杀无赦施淫威。



道路以目国人恨,奋起暴动将宫围。

厉王仓皇出奔彘,共和行政解国危17。



太子躲入召公家,国人围攻欲砍伐。

召公献子做替身,宣王得救免劫杀。

周宣王姬静(?-前782年)



召公周公佐宣王,共和行政修德望。

学习文武与成康,诸侯重归业兴旺。



动辄以父为教训,内修政事亲民人。

国事离乱得喘息,宣王中兴复回春。



渻子蓄势养斗鸡,宣王屡屡问业绩。

木鸡养到功成时,膂力深厚不恃气18。

周幽王姬宫(?-前771年)



奸诈乖巧虢石父,贪财谄媚幽王护。

行事丑恶万民怨,君臣沆瀣朝泄污。



吃喝玩乐女陪身,得知褒姒佳丽人。

掠来窈窕受宠爱,一笑难求若丧魂。



幽王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天下怒。

身首异处骊山下,亡国之音警千秋19。

【注释】

1 弃,周族的第一个男性祖先,姬姓。弃年幼时,好种植麻、豆之类,长大后精于农耕。据说曾为舜时管理农业生产的“后稷”之职,遂以后稷为号。

2 后稷的母亲是有邰氏的女儿叫姜嫄。有一天,姜嫄到野外去,看见地上有一双巨人的脚印,心情十分高兴,想踩一下,踩后感觉腹内微微有动,似有身孕,后生子,以为不祥。于是将婴儿扔到一个窄巷道中,从巷中经过的马牛避而不踩。后来又将其挪置树林中,恰逢林中人多,又将其从树林中转移到水渠的冰层上,希望冻死,可是,飞鸟却用双翅护其上以暖之。姜嫄以为是神,于是,又抱回收养。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3 公刘率族人迁居于豳(今陕西彬县旬邑等)地,建立庐舍,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并渡过渭水,“取砺取锻”,改进农业生产工具,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周族由此兴旺发达。

4 周文王治国有道,百姓归附,日益强盛。纣王的亲信崇侯虎给纣王出点子,将文王囚禁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境内),文王的四位臣子前去探望,文王以眼色、手势令四臣向纣王行贿。于是,四位臣子搜得美女、骏马及奇珍异宝,进献于纣,纣王才放了文王。

5 据说纣囚文王时,文王长子伯邑考正在商王朝做人质。于是,纣杀伯邑考,用其肉做成羹汤给文王吃,并对别人说:“我要看看他是不是圣人,若是圣人,当能知道是自己儿子之肉。”但文王装作不知,将羹汤吃完。纣这时才放心地释放了文王。传说,文王得释后,又将腹中羹肉吐出。

6 据说周武王灭商后,为了表示从此偃武修文,于是将拉战车的马散放于华山之南,而将送给养的牛牧放于桃林塞(今河南灵宝境内)。后人用“归马放牛”表示偃武修文,止息干戈。

7 武王伐纣,渡过黄河,当船行至中流时,有白鱼跳入武王船中,武王拾起白鱼以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保佑。后人用“白鱼入舟”表示吉利的兆头。

8 武王灭殷后,召见姜太公问道:“如何处置殷王朝的士兵呢?”太公答道:“我听说爱那个人,连他屋顶上的乌鸦也会喜欢上的。憎恶那个人,也会讨厌他的子孙。干脆把殷王朝的士兵都杀了吧!”武王说:“这样不行。”后来,武王接受了周公的建议,令殷王朝的士兵仍然安居乐业。后人用“爱屋及乌”表示不仅亲近某人某物,而且连与其有关的人、物也都喜爱上了。

9 武王出兵伐纣时,天气晴朗却大雨滂沱,大水将沟渠浸平。散宜生谏阻说:“这是不是妖孽啊?是否上天不让我们伐纣吧?”武王说:“不对,这是上天为我们洗刷兵器。”后来,武王果然胜利,消灭了殷纣王。从此,战争平息。后人用“洗兵雨”、“天河洗兵”、“洗甲天河”表示战争胜利和结束。

10 为了加强和巩固对东方的统治,成王继承武王的遗愿,命召公主持营建洛邑(包括成周与王城两部分:成周在洛阳东30里,王城在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又令殷顽民居于成周,以便就近监视。从此,成周便成为周王朝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11 武王灭商之后,对新占领的东部广大地区,采取以殷治殷、分而治之的办法。封纣子武庚于殷,统帅殷遗民。同时派自己的兄弟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就近监视,号称“三监”。不久,武王病死,子成王诵继位。武王弟周公辅政。管叔、蔡叔怀疑周公有篡位企图,极为不满。武庚遂勾结管叔、蔡叔联合东夷族徐、奄、薄姑等17国,共同反周。周公安定了内乱之后,率军东征,历时三年,始诛武庚、杀管叔,流蔡叔,相继平定东方诸国。至此,周人才真正完成了灭商大业。

12 康王在位期间,务行节俭,休养生息,天下安宁,四域和平。据说,自成王至康王的40余年间,无犯罪之人,故不用刑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史称“成康之治”。

13 周昭王在位期间,王道衰微,南方的荆楚国势力日渐增大,严重威胁周王朝汉水以北的诸侯,昭王遂两次亲率大军征讨荆楚。在最后一次南渡汉水时,传说当地人进献以胶黏合的船。昭王的船行至中游时,胶融船解,遂溺死水中,全军覆没。

14 周穆王好远游,是历史上有名的旅行家。他曾让造父驾车西游,经历了现在的河南、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远至中亚。后又至昆仑山见西王母,西王母在瑶池欢宴穆王。

15 周穆王西游而返,半道上有人献巧匠偃师。他造了一个像真人一样能歌善舞的木偶献给穆王。穆王与嫔妃姬妾一起观赏木偶表演。表演将结束时,木偶以眼色挑逗穆王的嫔妃。王大怒,欲杀偃师。偃师十分惊恐,马上将木偶拆开。原来是用皮革、木料、胶、漆及各色颜料做成的。穆王细看,发现肝、胆、心、肺、肾、肠、胃等内脏和毛发等俱全。组合起来就像真人一样言语歌舞皆会。穆王感叹说:“人的技巧竟可以和造物主一样有相同的功效啊!”后以“巧夺天工”称赞技艺高超绝妙。

16 夷王在位期间,诸侯不朝,或有来朝者,夷王要走下殿堂亲自迎接,以示感谢。诸侯相互攻伐,王室又无法制止。夷王为了加强对诸侯的控制,杀一儆百,烹死不从王命的齐哀公,结果,适得其反,诸侯更加离心。

17 厉王当政,内忧外患,矛盾激化,他利用卫巫监视口出怨言的人,一有发现,格杀勿论。于是国人默然,道路以目。国内矛盾加剧,公元前842年,国人暴动,包围王宫,袭击厉王,厉王仓皇出奔于彘(今山西霍县)。朝政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一说由诸侯共伯和摄政),史称“共和行政”。

18 纪渻子为宣王养斗鸡。刚刚10天,宣王问:“鸡可以斗了吗?”答:“还不行,鸡还虚张声势,倚仗怒气。”又过了10天,仍然回答说:“不行,它听到声音、见到形象就冲动欲斗。”又过了10天,还是说:“不行。它怒视盛气凌人而不沉稳。”再过10天,又来催问。纪渻子才说:“差不多了。别的鸡虽鸣叫挑战,它却沉稳不变,看上去像只木鸡。这是功夫深厚而不恃气。别的鸡不敢与它争斗,见到它就退走了。”后人用“木鸡养到”称赞人的修养到家。

19 传说褒姒一笑百媚生,然不常笑。幽王为博得褒姒欢心,于是,令人点燃烽火,召诸侯。诸侯见烽火报警,以为王室有难,纷纷率兵而至。幽王说:没有敌人侵犯,我不过是想让褒姒笑一笑罢了。而褒姒见诸侯如临大敌而至,又愤愤不平而去,竟喜笑颜开。如此数次,失信于诸侯。后来,申侯勾结犬戎攻打周王室,幽王令点燃烽火召诸侯而救兵不至,犬戎遂杀幽王于骊山之下。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大唐空华记
9红墙档案(二)
10红墙档案(三)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