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一、夏朝

大禹



华夏帝王禹当首,为政宽仁美名留。

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服洪水安九州1。



蛟龙吞吐水泛滥,生灵涂炭居无安。

禹王锁蛟深井里,受难百姓皆生还2。



父鲧造堤筑坝堰,九年愈治水愈滥

开渠排水疏河道,禹王改治万民安。





伯益模仿禹谦让,夏启伺机坐朝堂。

一改禅让老传统,心安理得做君王。



夏朝基业启开创,诸侯朝会贺兴邦。

部落氏族遂解体,王族世袭统万方。



华夏区划为九州,分而治之解民忧。

九牧诚信作表率,上下一统展宏图。

太康

太康荒唐毁父业,荒怠民事乐游猎。

后羿奋起夺王位,以歌代哭母子血3。

仲康

仲康承兄掌王权,羲和荒淫犯天颜。

胤侯奉命前征剿,玉石有别惩凶顽4。



仲康嗣子相为王,因躲后羿疲奔忙。

寒浞屠羿尝自立,四十年间夏将亡。

少康

相子少康拥戴立,兴国复夏志坚毅。

联合众力剿寒浞,大业中兴史称奇。



相嗣子杼善征战,横刀飞斩寒浞残。

发明铠甲护身符,禹王之后得美传。

槐等

槐芒泄扃廑不降,六王享国日月长。

和谐共处乐融融,官不坑民人安康。

孔甲

不降之子孔甲立,崇神敬鬼尚祀祭。

浮生淫乱诸侯怨,危机四伏天人弃。

皋、发

皋发二帝执政晚,有夏衰亡端倪见。

帝发七年大地震,泰山百姓罹祸难。





夏桀无道行暴敛,诸侯反叛解民怨。

黎庶百姓齐诅咒,愿与君王赴黄泉。



大兴土木造宫殿,曼舞轻歌伴华年。

九夷部落遂叛离,意图永乐寡有安。



鸣条激战起狼烟,兵败桀若丧家犬。

欲享荣华呼万岁,弃尸南巢成笑谈5。



末代君主夏桀王,荒淫无道丧天良。

成汤举兵讨残夏,鸣条灭殷建商汤。

【注释】

1 有一天,夏禹出行,路遇一在押犯,禹王下车询问了情况后哭泣起来,随从遂问,禹说:“尧舜时的人都和尧舜一样富有仁爱之心。如今我当了君王,百姓却和我的心不一样,说明我不如尧舜,所以,我很痛苦。”古书上把禹王的说法叫做“百姓有罪,过错在君王”。后人以“下车泣罪”表示为政宽仁,或哀怜罪人而自责。

2 今河南禹州市内有禹王锁蛟井。相传大禹治水时,降服兴风作浪的蛟龙将其锁在此深井中,使其不能再危害百姓。井口左侧矗立一石柱,上系铁链,垂至井底。井上的古建筑,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3 夏王太康因荒怠民事,被后羿夺去王位。太康的五个弟弟侍奉母亲逃到黄河边,在洛水与黄河交汇处,母子以歌代哭,抒发悲伤之情。

4 仲康即位后,主管天文历法的羲氏、和氏荒淫以至废时乱日,仲康命胤侯率兵征讨。胤侯对士兵下令道:我奉命率你们征讨羲和,我们只惩治其魁首,胁从不问。不要像昆冈失火,把“山上的宝玉和石头一块烧掉了”。后人用“玉石俱焚”比喻好人与坏人、有价值的东西和坏的东西一起毁灭。

5 商汤伐桀,两军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桀败而南逃,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东南),夏亡。
更多

编辑推荐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3俄罗斯历史与文化
4正说明朝十八臣
5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6西安事变实录
7汉武大帝
8大唐空华记
9红墙档案(二)
10红墙档案(三)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
  • 红墙档案(四)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红墙档案(一)

    作者:韩泰伦主编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以中南海为记叙轴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为记叙时段,以建国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记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核心领导人以及他们的战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

    作者:美 鲁斯·本尼迪克特  

    纪实传记 【已完结】

    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义的两种事物...

  • 目击天安门-(二)

    作者:韩泰伦  

    纪实传记 【已完结】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