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台宫:《三辅黄图》:“在上林苑中,孝宣霍皇后立五年,废处昭台宫,后十二岁,徙云林馆,乃自杀”。“成帝鸿嘉三年,许皇后亦废处于此”。《汉书》卷97《外戚传》。此宫可能是专为皇后失宠而修建的宫殿。《小校经阁金文》卷十三有“昭台宫铜偏壶,元康三年造”。考古工作者在西安三桥高窑村遗址中出土有“昭台宫”。
储元宫:《汉书·外戚传》云:“信都太后与信都王,俱居储元宫。”颜师古注云:“此宫在上林苑中”。《三辅黄图》亦云:“此宫在长安城西”。王莽时坏撤城西苑中宫馆十余所,即有此宫。
神光宫:《羽猎赋》云:“入西园,切神光,望平乐,径竹林”,张晏注:“切,近也。神光,宫名”。上文所云西园乃上林苑,平乐为上林中平乐馆,竹林为上林中户杜竹林,那么神光必为上林中一宫殿。
扶荔宫:《三辅黄图》云“扶荔宫在上林苑中。汉武帝元鼎六年,破南越起扶荔宫(宫以荔枝得名),以植所得奇草异木:菖蒲百本;山十本;甘蕉十二本;留求子十本;桂百本;密香、指甲花百本;龙眼、荔枝、槟榔、橄榄、千岁子、甘橘皆百余本。上木,南北异宜,岁时多枯瘁。荔枝自交趾移植百株于庭,无一生者,连年尤移植不息,后数岁,偶一株稍茂,终无华实,帝亦珍惜之。一旦萎死,守吏坐诛者数十人,遂不复莳矣。”由此可见扶荔宫为汉武帝时专在上林苑中开辟的移植南方花草果木的处所。
陕西省文管会1960年在韩城发现一建筑遗址,定为扶荔宫。这个遗址在韩城市芝川镇南门外约三百米韩渭公路的东侧,遗址面积东西长约二百米,南北宽约三百米。遗址四周断面都有汉代或晚期瓦片暴露,东面最多,群众称这里为瓦子坡。板瓦或筒瓦大部分都成残片,完整者无一发现。发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砖块,尤其是带字纹残砖,在遗址东北角暴露出一个陶质圆形地下水道。在遗址内发现“宫”字瓦当、云纹瓦当、“室”瓦当、“与天无极”瓦当、素面半圆瓦当。其中一砖上有十二字“夏阳挟荔宫令辟,与天地无极”。另外还有“与天无极”、“船室”、“夏阳宫”等字砖及云纹瓦当四种。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韩城芝川扶荔宫遗址的发现》,《考古》1961年3期。从文字拓片来看应为“夏阳挟离宫……”,而不是扶荔宫。
挟荔宫属西汉离宫之一,是汉代皇帝过黄河去后土祠祭祀的必经站,故建离宫。“元鼎四年冬十月,……行自夏阳,东幸汾阴。”《汉书》记载:从武帝到成帝都多次到后土祠祭祀,武帝五次,宣帝二次,元帝三次,成帝五次。既云扶荔宫在上林苑中,那么此宫应在长安附近,宫中移植南方奇草异木即为皇家观赏,如果把此宫放置在韩城,岂不太劳皇帝大驾吗?《长安志》引《关中记》:“扶荔宫在冯翊”,而未详在冯翊何地,大概此时,扶荔宫的具体地址已搞不清了。我认为该遗址可能就在长安附近一带的上林苑范围内。
挟荔宫刻文砖关于扶荔宫的遗址,《太平御览·宫室部》引《关中记》云:“扶荔宫在冯翊。”而没有说在冯翊何县。《长安志》云:“冯翊属县二十四。”大概魏晋时已不知道扶荔宫的具体位置了,只知道大概位置。《三辅黄图》云:“冯翊在故城内太上皇庙西南。”“太上皇庙在长安西北故城中,香室街南,冯翊府北。”从记载看出此处冯翊乃冯翊府所在地。根据韩城芝川发现的砖上小篆文字拓片看,应为“夏阳挟荔宫令辟与天地无极”,并非扶荔宫,“扶”、“挟”二字的写法在小篆上是有区别的。拓片应释为挟荔宫,属汉在关中的离宫之一,它是汉代皇帝过黄河去后土祠祭祀的必经之地,故建离宫。《汉书·武帝纪》云:“元鼎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行自夏阳,东幸汾阴”。
可以看出,皇帝要东渡黄河祭祀必经夏阳。据《汉书》记载,从武帝到成帝都多次到后土祠祭祀,武帝五次,宣帝二次,元帝三次,成帝五次。汉皇帝每次过黄河都把挟荔宫(或称为夏阳宫)作为歇息站。而扶荔宫既云在上林苑中,那么此宫应在上林苑范围内,即在长安城附近。笔者认为扶荔宫与挟荔宫是两个宫殿,挟荔宫就是韩城芝川镇的遗址,而扶荔宫就在左冯翊靠近西安的渭北某处,有待将来考古发掘来证实。
兰池宫:秦汉皆有,均因修建于兰池旁而得名。汉兰池宫是汉武帝时建造的。《长安志》曰:“周氏曲在咸阳县东南三十里,今名周氏陂,陂南一里,汉有兰池宫。”说明汉兰池宫在兰池之南。《秦汉瓦当文字》收有“兰池宫”瓦当,陈直先生认为是汉兰池宫之物。兰池宫旁建有兰池观。
西汉时,兰池陂渐遭破坏,后因周勃父子葬于兰池之北,遂改兰池为周氏陂。有人认为汉兰池宫是在秦兰池基础上建筑的,这是不对的,实质是同名而异地。
黄山宫:《汉书·地理志》云:“槐里(今兴平县)有黄山宫,孝惠二年起”。该遗址据《元和郡县图志》云:“汉黄山宫在县西南三十里”。清钱坫在《新地理志集释》中云:“黄山宫遗址在兴平西南三十里马嵬坡,士人往往于此得宫瓦有‘黄山’二字。”汉武帝利用黄山宫与当地有利地形修建了黄山苑。“霍云当朝请,数称病私出,多从宾客张围猎黄山苑中”。《汉书》卷68《霍光传》。
据考古资料,黄山宫遗址在今兴平县田阜乡侯村西北,遗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两米。暴露有夯土层、陶水管道、窑址、墓葬等。出土有秦汉时代的绳纹筒瓦、板瓦、铺地砖、虎纹空心砖、长生无极瓦当、各类云纹瓦当及圆形、五角形陶水道。1984年出土西汉带柄铜灯一件,上有“黄山宫”铭。1992年发掘出土篆文“黄山”瓦当。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兴平侯村遗址》,三秦出版社2004年。
池阳宫:《汉书·宣帝纪》云:“神爵三年,上自甘泉宿池阳宫,上登长平坂”。《汉书·东方朔传》亦云:“武帝建元中,微行北至池阳,西至黄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其遗址据《陕西日报》1989年4月3日载文:咸阳市文物普查大队在三原县嵯峨乡发现一处大型汉代宫殿遗址,经文物考古专家反复考察,并结合历史文献论证,断定为汉代池阳宫遗址。此遗址位于嵯峨山南麓的天齐原上,距汉长安城七十公里。遗址面积东西南北各一千五百米。在遗址区内,分布着五座高大的建筑台基,夯层坚实,细密均匀,夯层厚9-10厘米。台基周围散布大量汉代的砖瓦残片,还有保存较好的砖铺地面和瓦砾堆积层。在遗址区内还发现了大量建筑遗物,有瓦当、筒瓦、板瓦、铺地砖、空心砖及陶水管、陶井圈等。《小校经阁金文》卷十一有“池阳宫灯”。
梁山宫:秦宫汉葺。位于陕西乾县梁山下,因梁山而得名,此宫因修于梁山下,又名望山宫。同时因宫城用“文石”砌筑,又名“织锦城”,反映出此宫当时的建造是十分华丽的。
其遗址被考古工作者发现,位于乾陵西北的瓦子岗,在这儿发现了许多秦时的建筑材料,如板瓦、筒瓦等。这个遗址南北长一千八百米,东西宽一千米,总面积十八万平方米,规模很大。在遗址中央处发现了一个南北长六百米,东西宽四百米的大遗址,为主体宫殿遗址。在这儿还发现了铺台阶用的踏步、交龙绕璧空心砖、腾龙玉璧空心砖、龙凤纹空心砖等。
这里风景秀丽,据《陕西通志·山川》六引《乾县志》云:梁山“高三百七十四丈,周九里,广二里,正南两峰相对,北一峰最高,东与礼泉之九比峻,西与五峰相映,南与武功之太白终南遥拱,为一方大观”。依山傍水,气候夏季凉爽,是理想的避暑和游乐之地。此宫西汉时继续沿用。
成山宫:秦宫汉葺,位于眉县城西八公里的第五村。南临巍巍太白山,北依渭水,遗址中心区面积三十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最厚处达两米。在部分地段发现有一米至两米的夯土遗迹和用鹅卵石铺成的散水遗迹。遗迹中出土的遗物主要有板瓦、筒瓦、瓦当、空心砖、条形砖、铺地砖、半两钱等秦汉遗物,瓦当有素面、夔凤纹半圆瓦当、文字瓦当等。特别是出土的秦式云纹瓦当及雷同于秦始皇陵园所出土的大型夔凤纹半圆瓦当,说明该建筑群始建于秦代。
在遗址发现带有“成山”字样的瓦当十余件,说明此建筑遗址名“成山宫”,是秦宫汉葺。成山宫出土的夔凤纹半圆瓦当,经复原直径达四十厘米,充分反映出成山宫建筑当时的恢弘气派。
阳宫:秦宫汉葺,遗址在今凤翔县。1962年,曾在此地拣到云纹瓦当,上有一字,应是阳宫的残当。近几年又在凤翔县南东社遗址采集到一个完整无缺的“阳”云纹宫当,《汉书·苏武传》也载有“从至雍阳宫”,《小校经阁金文》中也有“雍阳宫共厨鼎”,可见此宫应在雍城南郊一带。此宫汉时继续修葺沿用,《汉书·文帝纪》记载:文帝“二年夏,行幸雍阳宫”。
步寿宫:位于今天铜川耀州区。《汉书·郊祀志》云:宣帝神爵二年正月,“凤凰集,于所集处得玉宝,起步寿宫,乃下诏赦天下”。据《元和郡县图志》华原县记载:汉步寿宫在华原县东北三里。唐华原县即今天耀州区。说明汉步寿宫在今天的耀州区境内。在今耀州城北一里许的北原,名步高原,当是汉步寿宫所在地。
集灵宫、集仙宫、存仙殿、存神殿、望仙台、望仙观:这是一个宫殿建筑群。据《三辅黄图》云:“俱在华阴县界,皆武帝宫观名也”。汉武帝刘彻元光初年所建,是为了祭祀五岳之一的华山而建的。《汉书·地理志》记述:“集灵宫,武帝起,莽曰华坛也。”《集古录·汉华山庙碑文》也记述,孝武帝修封禅之礼,巡省五岳,立宫其下。宫曰集灵,殿曰存仙,门曰望仙。
其建址的具体位置,一说是根据郦道元《水经·渭水注》记述:“敷水又北,经集灵宫西”。认为集灵宫当年的位置当在罗夫河东、桥营村南而不是在黄甫峪口。另一说则认为,汉武帝元光元年把庙址选在华山以东的黄神谷口,建成集灵宫,到了东汉桓帝时将集灵宫迁于今西岳庙址,并将集灵宫改名为西岳庙。以后各代均在此修庙祭祀,规模越来越大。我师何清谷先生曾经到黄神谷考察,在此发现不少汉代瓦当和瓦片等建筑材料。
橐泉宫:秦宫汉葺。秦孝公时建造,其位置据《三辅黄图》引《皇览》云:“秦穆公冢,在橐泉宫祈年观下。”《汉书·刘向传》也云:“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观)下。”馆与观汉代通用,说明橐泉宫与祈年观距离不远。而祈年宫据马振智先生考察,在今凤翔县长青乡孙家南头。马振智:《祈年·棫阳·年宫考》,《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三号。那么橐泉宫应在此地不远处,而且这两个宫殿很可能在同一宫城中。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还在祈年宫遗址附近发现一古泉,水质甘美,四季常涌,宫因此而得名。
橐泉宫遗址出土的瓦当此宫汉时经过修葺、扩建,继续沿用,后世发现的橐泉宫当,当为此宫之物,还在此设橐泉厩,以养马匹。
蕲年宫与年宫:秦宫汉葺。蕲年宫又叫蕲年馆(或观),蕲即祈,即祈祷之意,祈年即祈祷丰收之年。关于此宫修建的时间,根据考古调查资料,此宫可能建于秦惠公时期。在此宫曾发生过秦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即秦王政二十二岁在蕲年宫行冠礼时,因与秦王政母私通事发,遂先发制人,盗用秦王御玺和太后玺征发军队,发兵攻打蕲年宫,想一举杀害秦王政。只是阴谋未遂,便被秦王政率军迅速平息了。秦王政的加冕礼能在此举行,说明此宫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