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第14节

  传

  十四年春,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1.夏,单伯会之2.取成于宋而还3.

  1齐请师于周:齐欲以尊周为名,行图霸之实,故请师于周。2会之:会诸侯之师。3取成:达成和解。成:平,和解。

  郑厉公自栎侵郑1,及大陵2,获傅瑕3.傅瑕曰:“苟舍我,吾请纳君。”与之盟而赦之。六月甲子4,傅瑕杀郑子及其二子5,而纳厉公。

  初,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闻之,问于申伕曰6:“犹有妖乎7?”对曰:“人之所忌8,其气燄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9,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

  厉公入,遂杀傅瑕。使谓原繁曰:“傅瑕贰10,周有常刑,既伏其罪矣。纳我而无二心者,吾皆许之上大夫之事11.吾愿与伯父图之12.且寡人出,伯父无里言13;入,又不念寡人14,寡人憾焉15.”对曰:“先君桓公命我先人典司宗祏16.社稷有主17,而外其心,其何贰如之18?苟主社稷,国内之民,其谁不为臣19?臣无二心,天之制也20.子仪在位,十四年矣,而谋召君者,庸非二乎21?庄公之子犹有八人22,若皆以官爵行赂劝贰而可以济事23,君其若之何24?臣闻命矣。”乃缢而死。

  1郑厉公:名突,郑庄公次子。厉公以桓公十五年入居栎。栎(yuè):郑邑,在今河南禹州市。郑:指郑国国都。2大陵:郑地。3傅瑕:郑大夫。4甲子:二十日。5郑子:子仪。

  6申伕(xū):鲁大夫。7犹:或然之辞,或者。《经传释词》:“犹为若似之若,又为若或之若。”8“人之”三句:谓人有所畏惧,则其心气不盛,而自生妖邪。忌:惮,畏惧。燄(yàn):始燃时火苗微弱。《尚书·洛诰》:“无若火始燄燄。”9“人无”二句:谓人若心志坚强,则妖无由而作。不:无。自:由。10贰:有二心。谓对厉公不忠。11上大夫:卿。事:职。12伯父:指原繁。13无里言:谓不通报国内之事。里:内。14念:思。15憾:恨。16桓公:郑桓公,名友,周厉王少子,宣王庶弟,郑始封之君。典司:掌管。宗祏(shí):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室。17社稷有主:谓有国君在位。18何贰如之:什么二心能与此相比呢?谓此乃最大之二心。19为:是。20制:法则。21庸:岂。22犹:尚。23赂:贿赂。济事:成事。24其:将。若之何:怎么办。

  蔡哀侯为莘故1,绳息妫以语楚子2.楚子如息3,以食入享4,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5.未言6.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7?”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秋七月,楚入蔡。

  君子曰:“商书》所谓‘恶之易也8,如火之燎于原9,不可乡迩10,其犹可扑灭’者11,其如蔡哀侯乎!”

  1“蔡哀侯”句:楚败蔡于莘,以蔡侯归,在庄公十年。2绳:通“譝”。誉,称赞。息妫(ɡuī):息侯所娶陈女,妫姓。楚子:楚文王。3息:本作“鄎”。国名,姬姓,在今河南息县。4以食入享:假托带着食物入享蔡侯。5堵敖:亦称“杜敖”,名艰,在位三年,为其弟成王所杀。死后葬于杜,故称杜敖(楚君无谥号者以敖加地名为称)。6未言:未尝开口说话。7奚:何。8“《商书》”句:引文见《尚书·盘庚》。易:延,蔓延。9燎:焚烧。10乡(xiànɡ)迩:靠近。乡:同“向”。11其:岂。冬,会于鄄1,宋服故也。

  1单伯、齐侯、卫侯、郑伯会于鄄。《传》蒙经文省略主语。

  经

  十有五年春1,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2.

  夏,夫人姜氏如齐3.

  秋,宋人、齐人、邾人伐郳4.

  郑人侵宋。

  冬十月。

  1十有五年:公元前679年。2鄄(juàn):卫地,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北。3“夫人”句:夫人姜氏,指文姜,齐僖公之女,桓公之姊妹。父母不在,夫人无归宁之礼,姜氏如齐为非礼之举。4郳:国名。其地未详。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