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杜鹃行

  李辅国劫迁上皇,乃上元元年七月事。此诗借物伤感,当属上元二年作。鹤曰:观其诗意,乃感明皇失位而作。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为杜鹃似老乌①。寄巢生子不自啄②,群鸟至今为哺雏。(《杜鹃行》,伤旧主之孤危也,起含寓意。蜀天子,化杜鹃,怜之也。寄子代哺,蜀帝之分犹存焉。)。

  ①《华阳风俗录》:杜鹃大如鹊而羽乌。

  ②《傅物志》:杜鹃生子,寄之他巢,群鸟为饲之。

  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羇孤①,业工窜伏深树里②,四月五月偏号呼③。其声哀痛口流血④,所诉何事常区区⑤。尔岂摧残始发愤⑥,羞带羽翮伤形愚⑦。(此悯其形声之哀惨。君臣旧礼,承哺雏。伏树号呼,自伤孤立也。哀声流血,承号呼。含愤包羞,备言失所也。《杜臆》:伤形愚,哀其有情而不能自达。)

  ①曹植诗:“仓卒骨肉情。”陶潜《祭妹文》:“遗孤满眼。”谢庄《月赋》:“羇孤递进。”

  ②曹植《白鹤赋》:“恒窜伏以穷栖。”阮瑀诗:“深树犹沾裳。”

  ③《吕氏春秋》:“号呼而走之。”

  ④《风俗录》:杜鹃声哀而吻有血。

  ⑤辛延年诗:“一心抱区区。”

  ⑥《西京赋》:“朴丛为之摧残。”

  ⑦毋丘俭诗:“但当养羽翮。”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末致感慨悲痛之意。当殿群趋,遥应蜀天子。此章,中间八句,首尾各四句。“朱注”鲍照《行路难》:“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国门。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荆棘郁蹲蹲。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惟悴似人髠。飞走树间逐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此诗意所本也。)洪迈《随笔》云:明皇为辅国劫迁西内,肃宗不复定省,子美作《杜鹃行》以伤之。

  黄鹤曰:上元元年七月,李辅国迁上皇,高力士及旧宫人皆不得留,寻置如仙媛于归州,出玉真公主居玉真观。上皇不怿,成疾。诗曰:“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羇孤。”盖谓此也。

  卢元昌曰:蜀天子,虽指望帝,实言明皇幸蜀也。禅位以后,身等寄巢矣。劫迁之时,辅国执鞚,将士拜呼,虽存君臣旧礼,而如仙、玉真一时并斥,满眼骨肉俱散矣。移居西内,父子睽离,羇孤深树也。罢元礼,流力士,彻卫兵,此摧残羽翮也。上皇不茹荤,致辟谷成疾,即哀痛发愤也。当殿群趋,至此不复可见矣。此诗托讽显然。鹤注援事证诗,确乎有据。张綖疑“羞带羽翮伤形愚”句,谓非所以喻君父,亦太泥矣。盖托物寓言,正在隐跃离合间,所谓言之者无罪也。

  或疑劫迁西内,宫禁秘密,子美远游西蜀,何从遽知之?曰:蜀有节镇,国家大事,岂有不知者。故曰朝廷问府主。其以杜鹃比君,本缘望帝而寓言,非擅喻禽鸟也。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