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耶鲁见闻

(2009-09-08 20:30:11) 下一个

(转贴母亲的文章)

今年五月, 受大女儿一家的盛情邀请, 我去美国参加了我外孙女妮妮的大学毕业典礼。

妮妮就读于美国名校耶鲁大学。这所创建于 1701 年的古老学府今年迎来了她的第三百零六届毕业庆典。在连续三天的庆典活动中, 我聆听了莱文校长的讲话, 参观了校长官邸, 游览了耶鲁美丽的校园, 参加了妮妮所在院系的聚会聚餐, 观看了耶鲁学生的演出 ...... 。活动虽然接踵而至, 却安排得有条不紊,让所有的毕业生和家人们 度过了繁忙而愉快的三天。

毕业典礼的前夕, 正值莱文校长率领的耶鲁百名师生代表团访问中国圆满归来。而莱文校长在为毕业生所作的题为 << 历程 >> 的讲话中, 多次回顾了这次的访问,并从这次的中国之行引申开来,强调了耶鲁要向国际化发展, 与国外大学加强联系与合作。其实, 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 当中国的第一位留学生容闳踏上美利坚的国土, 来到耶鲁读书之际, 耶鲁就成为与中国合作交往的先驱。 而后, 耶鲁又培养了诸如詹天佑,马寅初等许多中国留学生, 而他们又都成为中国的栋梁之材。可以说,耶鲁与中国的交往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也正是由于耶鲁与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当妮妮即将从耶鲁毕业, 成为“耶鲁人”时, 我为她感到无比自豪。

参观妮妮的学生宿舍时, 我了解到耶鲁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 那就是她的本科生的“住宿学院”制。

在美国,很多大学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年学校可以要求并安排学生住宿。二年级后学生可自己找公寓。 耶鲁则设有十二个住宿学院。耶鲁每年大约录取 1200-1300 本科新生,这些学生被随机分配住到十二个住宿学院,直到毕业 。 当年妮妮被耶鲁录取后, 分到了 "Timothy Dwight" 学院 ( 简称 TD) , 从此, TD 就成了妮妮大学四年在耶鲁的家。

每个住宿学院都有自己的院旗,院徽, 和院规,也有自己的餐厅, 图书馆,游艺室, 洗衣房等等。住宿学院配有一位院长和一位教务长,多是由学校的资深教授担任。他们的家也都由学校安排在住宿学院内, 与学生们生活在一起,就象家长一样。学生们有什么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可以及时帮助解决。这种住宿形式也让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耶鲁校友将来在社会上见了面,会觉得很亲切。若是校友还来自同一住宿学院,则会感到亲上加亲。

在耶鲁的毕业庆典活动中, 有一传统项目:毕业颂诗。最早期的毕业颂诗是以某种固定诗体风格写成,用拉丁文表述, 描绘毕业生将象常春藤一样,蓬勃 向上。近年来, 颂诗多从当年毕业生的英文诗作中选出,同时译成一种外语,在毕业典礼时用英文和外语分别朗诵。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毕业颂诗曾被译成阿拉伯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西班牙语, 拉丁语,匈牙利语, 契努克 ( 北美印第安一族 ) 语,盖耳语,锡兰语,立陶宛语,手语等十几种语言。而今年,毕业颂诗被译成中文。当这首题为 << 机缘之间 >> 的颂诗被耶鲁学生以优美的中文朗诵出来,回响在耶鲁这历史悠久的学校上空时,我的心情真是万分激动。坐在我旁边的老美也冲我微笑。妮妮的同学汉娜的妈妈对我说,你从万里之遥的中国赶来参加毕业典礼,这首诗也是献给你的。

耶鲁的校园里有很多著名的建筑。 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座落在耶鲁图书馆门前的“妇女桌”, 是由耶鲁校友、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师林璎女士设计,于 1994 年献给母校的作品。 在这个椭圆形大理石桌面上刻划着一条由圆心向外旋转的螺旋线。桌面中心的泉眼里涌出来的水流过螺旋线,使得螺旋线仿佛在转动。螺旋线的边缘刻划着年谱和数字,一年一年记载着入学耶鲁的女生人数。正是从这座艺术建筑上, 我惊讶地得知, 耶鲁是从 1969 年才开始招收本科女生,在此之前,她只是一所男校。如今的耶鲁,本科生的男女生比例已各占一半。

三天的毕业典礼结束了。这次耶鲁之行在我的心中留下了长久的温馨回忆。耶鲁的治学方针充满了倡导独立自信,无畏权威的精神。“光明与真理”是铭刻在耶鲁校徽上的校训。让我摘录几段耶鲁颂诗作为本文的结束:
......
坚强是我们的义务
引导那些诱人、却错误的想法
走出歧途
昭显我们的真知
时刻牢记自己的立场
一日三省吾身
......
别让那些贪婪的引诱
虚荣的奢望
贻误你的追求
铭记最深厚的感动
在争执时宽容
慷慨,谦恭
......
更不要人云亦云
让他人的主张
左右自己的言行
去追随那远方的鼓声
所颂扬的光明与真理
更丰厚的人生
......
(2007 年 9 月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