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 , 请点击下面连接,欣赏更多的精品
我最喜爱的老歌 50 首 (48) 草原之夜 朱崇懋
草原之夜 歌手 : 朱崇懋
大型纪录片《绿色的原野》插曲
词:张加毅 曲:田歌
朱崇懋演唱的 " 草原之夜 " ,是采用另一种色调描画的。他以恬淡 , 柔美 , 轻弱的歌声来抒写,这也是按照这一特定歌曲所独有的情趣和意境而设计的。 他轻清、从容地述说歌曲的内容,发挥着他控制声音的特长,全曲运用柔和甚至带朦胧的音色,用沉静、深情的行腔方法,含蓄地著重于 " 噙 " 的吐字,揭示了作品所体现的一个生活在草原上从事建设的青年的内心生活——他深夜在篝火旁,拨动琴弦,向大自然倾吐出对远方姑娘诚挚的思念,表现出新的一代人的高尚的情操。
歌声的色调朦胧,而情感却象水晶般透明,歌声是那样恬静, 情感却似火一般炽热。这和某些不管是甚么歌曲,都是 " 红烧 " 、大油、猛火则完全不一样。这是演唱者对表演上的 " 曲曲自别 " 的一种努力,也是他应用自己独有高弱音的另一种艺术创造。
由于《草原之夜》久唱不衰,演唱过这首作品的歌手不下十几人,原唱是孟贵彬,现在几乎绝板了,我一直没找到。朱崇懋的演唱有独到之处,李双江的版本稍微逊色,虽然他的很多歌曲我都喜欢。另外很多流行歌手也演唱过这首歌 。
歌曲: 草原之夜
草原之夜
《草原之夜》 歌 词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
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耶,
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等到千里雪消融,
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
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耶,
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
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草原之夜》创作过程
《草原之夜》是1959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大型纪录片《绿色的原野》中的插曲。《草原之夜》使这部反映新疆军垦战士生活的影片增添了诗情画意。在表现军垦战士建设草原的同时,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他们深埋内心的爱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歌曲曲调以新疆民歌《哈莱龙》为素材。全歌优美动听,情思绵绵。这首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小夜曲,被誉为“中国的小夜曲,”也是中国民歌经典,至今久唱不衰。
张加毅晚年的时候,每每电视里传出歌声“美丽的夜色多沉静……”的歌声,经常勾起自己对往日的许多回忆。一次吃晚饭时, 听孙女讲是歌手田震演唱的。这熟悉的旋律,让张老心潮澎湃,思绪一下子就回到了 40多年前的新疆,仿佛又到了伊犁的克格达腊,又看到了那些生产兵团的勇士们……
1959年春天,30多岁的张加毅带领摄制组赴新疆拍摄国庆十周年献礼片《绿色的原野》,拍摄的地点选定在伊犁地区可克达拉农场。在塞里木湖畔,生产兵团的英雄战士们打着八一军旗,骑着马,坐着马拉的爬犁,开着汽车、拖拉机向伊犁克格达腊草原地区进军。数不清的拖拉机、马拉犁鏖战原野,轰鸣声直达云霄。看到那样壮观的大场面,张加毅当时非常激动。新疆这块美丽的土地,这里勤劳、淳朴、能歌善舞的民族,这里的一切都使张加毅赞叹不已。
当时的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但是不可回避的是极左思潮开始抬头,头脑发热也表现得十分突出。他们喊的口号也使人吃惊,比如:拼命干,死了算;一天等于20年;15年超英赶美等等。当时的歌词,当然也都是沿着那条路走的。当时张加毅对战士的革命激情,冲天干劲儿,给予了热情的歌颂,但是对这些极左的东西也感觉到厌烦,也有抵制。
3月份,正是严寒的冬天,在新疆草原上,冰都没有开化,一片一望无际的芦苇丛,生产兵团的战士们脱了靴子,赤着脚在冰上割芦苇。政委就跟张加毅说:“你看看,我们的战士干劲多高,你赶快拍。”当张加毅看到战士们嘴唇都冻紫了,牙齿咯咯打颤,心里很不舒服,回答他一句:“太残忍了!”然后张加毅就带着摄影师拒绝拍摄,回来了。基于这种情况,张加毅一直在想,怎么能真正反映一下生产兵团的战士们那种开荒干劲,那种为国家多收粮食的拼命精神,真正反映他们内在的东西。
有一天,吃过晚饭,张加毅就带着作曲家田歌,骑着马离开了农场,来到一望无际的原野上。走着,走着,太阳落山了,晚霞非常绚丽,逆光照射着芦苇,美极了。远处缕缕炊烟升起,再走近,看到生产兵团的战士们,在那里围着篝火,火上放着支架,烧烤着野兔、野鸡,旁边架子车上横躺着休息的战士。他们愉快地唱着歌,他们走过去对他们说:“同志们,你们在唱什么呢?”战士们回答张加毅们说,在唱劳动嘛、爱情嘛,在唱今天,也唱明天嘛。张加毅一听,内心很受触动。张加毅就对田歌说,这才是人们内心情绪的流露,为什么天天在那儿强调“拼命干,死了算,一天等于20年”呢?为什么不去真正抒发一下人们内心的情绪呢?田歌当时对张加毅说:“张导,你敢拍吗?你敢写吗?”张加毅一听他在将他的军,张加毅就说:“小田歌,张加毅要写出来,你敢谱吗?”他说:“只要你写出来,张加毅就敢谱。”张加毅说:“好,走,我们回去。”然后,他们就骑上马,往回走。一边走,刚才那些情景在脑海中涌现,歌词在心里面闪动跳跃。张加毅就用铅笔头在烟盒上三个字、两个字地写下来。回到农场,张加毅对他们说:“你们都退场,本导演要写歌了。”张加毅就坐下来,当时心中的词句自动就跳出来,因此,提笔写下: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
草原上只留下张加毅的琴声,
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
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等到千里雪消融,
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
克格达腊改变了模样,
姑娘就会来伴张加毅的琴声。
写完之后,张加毅走到田歌的房间,对他说:“我写好了,你谱去吧。”他见了歌词,有点傻了,在那里念叨了半天,不吭气。张加毅说:“田歌,你得表态呀,歌词行不行?”田歌终于说:“亚克西,好呀。词作家,你退场吧,让我来试试看。”张加毅就退了出来,田歌留在房间里约40分钟。他走出来叫张加毅:“张导,词作家,你来,就是它。”他拿着提琴,用手弹拨着伴奏:“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他唱得非常动情,张加毅当时也有点傻了,心想,现在是什么气候呀,我这词是写得软了一点。但是你田歌的曲要是写得硬棒一点,这日子不是也好过一点嘛!谁知道你这曲子比张加毅这词还软,但是,确实好听。张加毅说,再唱一遍,他就又唱了一遍。张加毅又说,再唱一遍……就这样让他唱了四五遍,他有点担心了,说:“张导,该你表态了,到底行不行?不行,就‘枪毙’了嘛,就算了嘛。”正在这个时候,忽然听到生产兵团的战士们,在窗外喊:“亚克西,亚克西。”他们一直在窗外听着,这时候都鼓起掌来,喊着叫好。这对张加毅震动很大,张加毅说:“人民承认了,人民认可了。”因此,张加毅就在田歌的曲谱上写到:同意录音,张加毅。
作曲家田歌自述
“当时我二十一岁,那么当时这个背景是什么呢,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张加毅同志做导演的,拍了一部大型彩色纪录片叫《绿色的原野》,当时是为那部电影创作了这首歌曲。那天,这个张加毅同志他也不理我了,蹲在那个田塄子上,搁那个地方写开了。大概他写的,大概没有四十分钟,最后我从他的手里是接过来一个是像一个信封,信封它的背面写了八句词,就是现在这首词。我看了这首词以后立即在我面前呈现出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幅油画,我也不理他了,我也跑到那个草坎上在那一坐,大概也就是半个小时。”
1990年,《草原之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东方小夜曲”,人民的承认,是对张加毅最大的嘉奖。在歌词的创作中,张加毅深深地体会到,必须到生活中去,去摸透人民的脉搏,必须到人民群众中去,去揣摩人民群众真正内在的心理,把这种人民群众真正所想的东西,用真实的语言,生动地把它表现出来,然后再还给人民。
朱崇懋 简介
朱崇懋(1922--2000)抒情男高音歌唱家。江苏苏州人。二十岁举行首次独唱音乐会,后在华东海军文工团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乐团工作,历任合唱指挥、独唱和艺术指导等职。在四十年的声乐艺术实践中,他以学习西欧传统唱法为基础,并向我国民族民间传统声乐艺术学习,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演唱含蓄内在、细腻深情,音色甜美,吐字清晰,特别是在高声区的弱音控制和延长分外动人。他演唱的《草原之夜》,《金瓶似的小山上》等抒情歌曲风靡几代人,至今广为人们学唱。曾任中国广播艺术团合唱团艺术指导。1979年移居美国。1984年领导创建纽约海韵合唱团。1985年元月于纽约林肯中心爱丽丝桃丽厅指挥海韵合唱团在美国首演抗战音乐史诗《黄河大合唱》。此后,一直不懈地致力于中国合唱艺术在美国民众中的介绍和推广。2000年10月11日病逝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