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茶

明前茶的个人收藏
正文

中元节 盂兰盆节

(2007-08-14 23:52:02) 下一个
一。

首页>人文知识>中华节日>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二。

百度百科 > 浏览词条
编辑词条 发表评论 历史版本 打印 添加到搜藏
盂兰节
【简介】

盂兰节,即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在民间称为中元节、鬼节或七月半、麻谷节,是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在中国,最早举行“盂兰盆会”的是五代十国时以笃信佛法著称的梁武帝;到了后来,盂兰盆会依然盛行,只不过渐渐地由供僧转变为施鬼,目的是超度死去的亡灵。宋代以后,三教逐渐融合,佛、道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默契,其实,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本意是指“救倒悬”,佛经上说亡者的苦有如倒悬,应尽快解救。

【盂兰节的由来】

在中国,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分别是佛教方面和道教方面的起源。

在佛教方面,“盂兰节”出自目连救母的故事。

  传说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成就神通后,欲度化父母,以报生养哺育之恩。他用天眼遍观三界六道,看到死去的母亲居然身堕地狱,转生为饿鬼(六道中的“饿鬼道”),腹大如鼓,咽小如针,想吃又吃不下,嘴里冒烟,不得饮食,饿得皮包骨头。目连非常难过,于是前往地狱探视,只见地狱一派凄惨景象:在此服罪的人,一天要经历万次生、万次死;或者是身陷刀山剑树,或者被铁犁耕舌,或者遭汁铜灌口,或者要吞热铁火丸,或者手抱铜柱,身体焦糊。还有牛头每日凌迟,狱卒终朝来拷;镬汤煎煮,痛苦难当.....为了解救母亲,目连施展神通,用钵盛了饭食去喂母亲,母亲一手持钵,一手遮掩不令旁见,悭贪之习依然如故,心量依然太小;上天罚她饭食未等入口,即化为火炭,无法进食。见此惨状,目连悲号泣涕,于是返身求佛救度。

佛祖告诉目连,他母亲的罪孽实在太多,不是他一人就能救度的,必须联合众人的力量,才能有所成效。佛祖还说:“十方众僧一般在七月十五日出来活动,你要救母出厄难,必须在这天准备百味五果,置于盆中,来供养十方大德众僧,成就殊胜功德。这样,不但可以救你的母亲脱离苦海,早日投胎,也可以解救别人的父母,让他们也脱离苦难,福乐百年。”

目连听佛陀说后,欢喜奉行,在七月十五日供养众僧以后,其母果然当天就脱离饿鬼之苦,离开地狱,投胎向王城为狗;再经过目接连铺设49天道场后,他的母亲才得以升天。

目连很感激佛陀,四处赞叹三宝功德,奉劝世间应行盂兰盆之法,供佛及僧,以报父母生养抚育慈爱的恩惠。这就是佛教“盂兰盆会”或者叫“盂兰盆节”的由来。

佛家在七月半举行“盂兰盆会”。七月十五日是僧众功德圆满之期,相传在这天修供,其褔报可百倍。因此佛陀教民众在七月十五日做“盂兰盆会”,以所得福报来解亡世父母在阴间倒悬之苦,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而在道家方面,道家全年的胜会分开三次举行。

  在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而七月十五日便称“中元”最後十月十五日举行的称为“下元”三个合称为“三元”。

  在上元当日,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而中元是用以赦免亡魂的罪,最後下元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虽然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旱日安息。

  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相传七月初一“开鬼门关”,七月三十日“关鬼门关”,在这一个月?,所有的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出来,到人世找东西吃,因此各地方都纷纷在这一个月?举行“普度”的祭仪,以诵经作法事和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

【盂兰节的主要活动】

盂兰节的主要活动是祭祀祖先及阴曹无祀孤鬼。

  在唐家七月十四日开始,盂兰醮设天师坛,有醮首、醮信、锁榜、总理、副总理等职,另有值理十多人,醮坛中央挂着三幅神像作神台,两旁挂地狱阎王殿图六张,案台摆放三个小神像及香案烛台、生果、斋饭等,另备有纸衣、纸马、纸钱等。

  十四日上午由“喃巫佬”(即巫师)主持起坛,起坛后先拜“幡秆”、井公、社公等。所谓“幡秆”,就是用长竹树立吊下10个灯笼,每个灯笼分别写着:“中、元、一、品、清、虚、消、灾、大、帝”10个大宇。

  烧衣时,点起幡秆灯笼,据说这时阴鬼就会向灯笼处奔来领取食物、金银衣纸。晚上进行施幽,6时计,由身着黑袍的喃巫佬,手执铜铃,走向山边田茔等僻静地请鬼,约1小时后,请鬼完毕,开始施祭无主孤魂野鬼,巫师念咒后,便将施幽包抛向他处,最后读地榜。

  在建醮两天内,村民都在家门挂上写着“盂兰建醮”字样的纸扎灯笼。十五日晚,各家各户在自家门口烧纸衣祭鬼。

  盂兰醮结束后,总理等负责人就会集中研究下年建醮的设想及选定负责人,并公布本年盂兰盛会的收支情况。

在盂兰胜会中主要有几种仪式,包括﹕破地狱、招魂、散花解结及修忏等。

破地狱

即越过地狱,到枉死城拯救那些因意外死亡的亡魂。道教称为叩关是由佛教相传而来。道教徒随俗,称之为“破地狱”当中设有座位安放亡魂,俗称“开位”。然後在三清坛外设坛,由二三十人诵经,称为招魂使亡魂接受功德。于旧历二十三、二十四日进行。

超度亡魂

为所有无主孤魂,以至有亲人或後代在世的亡魂超度。由三清(即原始天尊、令保天尊、道德天尊)为主宰。祭坛的布置﹕在三清前有五老,即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分五张抬布置,称为悔花坛。

散花

以花比喻人生,由含苞待放,至盛开, 再而凋谢。去比喻人生有盛衰,主要对象为劝化那些死不甘心的先灵安息。其程序为念经加上散花。

修忏

目的主要是为先人祈福和赦罪,称为忏科。忏的类别是有很多的,但大部分都巴经失传了,现在遗留下来的主要有以下几项﹕

1.“三元灭罪水忏”意义是为先人赦罪﹔
2.“三元赐福宝忏”是为先人求福﹔
3.“吕祖无极宝忏”(吕祖是指吕洞宾),是同时为生人死人的。

还有“玉皇锡福宝忏”、“圣帝保安忏”等都较常见。除了“忏科”之外,还有一种叫“朝科”,是对先人的一种敬礼仪式。它分开早、午及晚朝。早朝在凌晨开始至天亮﹔午朝在日间﹔晚朝就在入夜之後。

在盂兰胜会中,通常都有戏班演出大戏,作用是给先人的灵在接受功德之馀,又得到娱乐。另一方面是给到来的街坊娱乐一番。

香港盂兰节活动:

鬼门关

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七月初一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段日子裏,阴间的无主孤魂都会涌到阳间,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裏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渡」以普遍超渡孤魂,恐防它们为祸社区,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烧街衣

「烧衣」是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间风俗。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後,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撒钱的习俗已很少见,但亦有人这样做的。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盂兰节忌讳

鬼门关的开放,在过去,影响了不少社会运作。某些行业的人,因为畏惧鬼魂作祟,在七月裏会停止工作。例如做土木工程的,在这个月裏忌讳开工动土;造船的,忌讳新船下水;行商的,忌讳商店开幕;嫁娶订盟的,忌讳娶得鬼妻;出外行的,忌讳行近水边,怕成为落水鬼的替身等。

盂兰节神功戏

在较大型的盂兰胜会中,通常都有戏班演出大戏,作用是给先人的灵魂在接受功德之馀,又得到娱乐。另一方面是给到来的街坊娱乐一番。而剧种通常是广府、潮州或鹤佬戏。

大士王
一般来说,在盂兰胜会会场我们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台、坛或棚,例如戏台、福物台等,它们各有不同的摆设和用途,各有不同的意思。其中「大士台」在盂兰胜会中必定有的。在「大士台」中,供奉著一个巨大的纸扎的像,称「大士王」,又称「鬼王」,在烧街衣的时候,将大士王抬出来,用以维持秩序。

大士王一般由竹架纸糊而成,头顶观音、额上双角、面目狰狞,一副凶恶得挺吓人的武将打扮,都是为了镇摄群鬼。普渡结束时,人们举行「化大士王」的仪式,将大士王像焚烧,恭送大士王离开。

平安米

每年盂兰节期间,一些街坊组织都会派米,其原意是为先人消灾解难,那些一袋袋的米,称之为「平安米」,任何人都可以排队领取。派米之举可能本用来救济贫民和乞丐。现在的对象则以老人家为主。

福物竞投

在现代的盂兰胜会中,很多时都会有福物竞投的环节,其目的是向各方面筹集胜会的经费。此外,为讨好兆头,想求「随心所欲」,有人会自动捐出物品,取其「圣意」,故曰「圣品」。福物大多以一百至数百元为“底价”,其中有些福物经叫卖後,价值可升至二三千元呢!

主要仪式日程

-2000年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二日):

日:将天后宫内天后及其它神祇恭请出盂兰神棚。

夜:神功戏开锣。

-2000年8月13日(农历七月十四日)

午夜:烧街衣并化大士王。

-2000年8月14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午:派平安米。
编辑词条
开放分类:
宗教、传说、节日、神话、民间习俗


参考资料:
1.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960839.html
2.http://www.bighongkong.com/festival/ghost/index-s.htm
3.http://www.cciv.cityu.edu.hk/~cciv/product/fest/yulan1.htm#_Toc490299327


贡献者:
crocosmia、lamtszho882004、苍天人才、pl无敌、bechaseof、 Jacksparrow007、悠然孤飞、 savio2002、 金钻世家、1袁泉2、 DrakknighT、一统神界、pepper_depp、 语贤
本词条在以下词条中被提及:
河灯节、七月半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1条):

·是七月十四吧 93312639 07-14 14:46

对本词条发表评论:

返回页首


三。

资料

中国的盂兰节


谈到中国的盂兰节,大家会想到什么呢?

想到夜阑人静的黑街里,一阵阴风吹过,吹起地上已被烧黑了一半的纸钱,然後传来一阵凄厉的哭声?

阴历七月十五日,在民间称为中元节、鬼节或七月半、麻?节,

是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是佛教的盂兰盆会节,也是道教的中元节。据史记载,自南朝梁武帝起,这个节日就蔚然成风,

历代演变为民间岁令重要活动节日之一。

而人们在传统上,都会在家门或街上,进行祭鬼的仪式。

1)祭品则包括水果、饭菜、烧肉、鸡、豆腐、芽菜、烧酒及茶水。
这些菜肴预备好后,就在每盘菜上插一柱香,然後开始焚香拜祭及烧衣纸。

2)烧衣包括溪钱、冥钱、金银纸、元宝及幽衣等。

宗教说法 ---

道家说法

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盂兰节的起源是博爱的表现。

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

七月十五日便称『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
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旱日安息。

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

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佛教说法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的一个徒儿目连,他在得道后,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谁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非常堪怜。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若要化解这孽障,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 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後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所以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於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有了盂兰节这一习俗。

--- 盂兰发展 ---

古云:『烧衣撒钱,福寿绵绵』“人们比烧街衣”的目的
是为了无依的孤魂能够有衣物御寒,有食物果腹.以便过冬。
『烧衣』是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间风俗。
『种善因,得善果』,不单只是老辈们,即使是年青一辈也会诚心上香膜拜。而在盂兰胜会中,最重要的是打斋的仪式,人们都踊跃地竞投福物,以求赐福。虽然现代人派米并不再像以前般为了救济穷人,
但现代人也希望保存这「派米」古老的风俗。

--- 传统习俗 ---

道教盂兰节的习俗是盂兰胜会

在盂兰胜会中,主要仪式包括:破地狱、招魂、修忏等

时期∶於旧历二十三、二十四日进行。
地点∶设坛超度亡魂
目的∶为所有无主孤魂和有亲人在世的亡魂超度

修忏

目的∶主要是为先人祈福和赦罪,称为忏科。
散花
以花比喻人生,由含苞待放,至盛开, 再而凋谢。
去比喻人生有盛衰,主要对象为劝化那些死不甘心的先灵安息。
程序∶念经加上散花。

普渡

目的∶是用来照引路途,使孤魂野鬼能找到可以供养他们的地方。
举行的地点∶寺庙为中心

放水灯游行

目的∶旨在为水上孤魂照路,招引至陆地共享。
目的是普渡水中的孤魂野鬼,因为地靠海边,常会有人戏水溺毙或船员出船遭遇不幸的情形,所以除了陆地上的孤魂野鬼,也普渡水鬼。
通常场面热闹,简直难以形容。
抢孤
中元时举行「抢孤」的活动,孤棚四边都有祭品在上面,先抢到的队伍获胜。这项活动在头城的中元节成为最重要的活动,并吸引许多观光客前往参观。
目的∶吓退鬼魂,人就会行大运。

开鬼门

时期∶ 农 历 七 月 一 日 凌 晨 , 地 府 会开 鬼 门
目的∶让所有在阴间受苦难的鬼魂,能赶回阳间去探望後世子孙 ,
捉鬼大师
相传钟馗是捉鬼大师。利用钟馗法力,将不愿离开人间的游魂赶返地府,
斗灯
信众祈求福祥,每年固定於农历七月十三日下午,斗灯分成天、地、人三部组合而成。

灯笼

目的∶是用来按抚那些孤魂野鬼的,树高灯在夜间引领孤魂野鬼的路途。
程序∶
首先要烧香拜祭後,才开始燃点,通常在半夜点起,直到第二天的早上才将它熄掉,然後到了第二晚,又循环再做一次,直至七月尾鬼节结束为止。

烧街衣

「烧街衣」是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间风俗。到现在为止亦有人继续维持这些习俗。
目的:是让那些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有衣服保暖,也使它们能吃得饱,不用受到寒冷和饥饿折磨

平安米

目的∶在每年盂兰节期间,一些街坊组织进行派米的活动,
其原意是为了让先人消灾解难,那些一袋袋的米,俗称之为「平安米」

大士台

其中「大士台」是盂兰胜会中必定出现的。在「大士台」中,供奉著一个巨大的用纸扎成的像,称为「大士王」,又称「鬼王」,因样子恐布,所有鬼魂都害怕大士王,因此用来镇摄群鬼是最好的了。

神功戏

通常在较大型的盂兰胜会中,都有戏班演出大戏。作用是给先人的亡灵在接受功德之馀,也可以使它们得到稀有娱乐,这些大戏称为「神功戏」。另一方面「神功戏」也可以给到来的街坊娱乐一番。而剧种通常是广府、潮州或鹤佬戏等较为常见。

福物竞投

在现代的盂兰胜会中,很多时都会有福物竞投的环节。
目的∶向各方面筹集胜会的经费。
讨好兆头∶想求「随心所欲」,有人会自动捐出物品,取其「圣意」,故曰「圣品」。
福物大多以一百至数百元为“底价”,其中有些福物经叫卖後,价值可升至万元以上!

关 鬼 门

关鬼门,是相对於开鬼门的习俗,在七月的最後一天或八月初 举行。
届时道士手持七星剑,念诵祷文,向各路孤鬼表明用意,将他们追赶回鬼门关。
封关时,道士会突然双手掩耳,表示他不忍听见诸鬼不愿回地 狱的哀嚎声。

--- 盂兰忌讳 ---

听闻七月十五是鬼门关的开放时间,在过去,影响了不少社会的运作。
某些行业的人,因为畏惧鬼魂作祟,在七月至七月十五期间会停止工作∶

土木工程的,在这个月里切忌开工动土
造船的,切忌新船下水;
行商的,切忌商店开幕;
嫁娶订盟的,切忌娶得鬼妻;
出外行的,切勿行近水边,怕成为落水鬼的替身等。
人们一般认为七月十五是鬼节的正日,亦是鬼门大开的日子,
那时候阴气是全个月裹最重的,所以有传当晚最好不要出街,
以免撞鬼。除此之外,也不要乱说一些不吉利或得罪灵界的说话,以免招惹阴灵。

--- 小趣闻 ---

我们介绍完中国的盂兰节後,大家是否已经对盂兰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呢?
其实,除了中国有盂兰节,即鬼节,
其他的国家也有这一节日,但渡过的方法就大有不同。

在美国和英国,每逢十月三十一日就是西方的「鬼节」,
即是万圣节。那一天,人们会刻意打扮自己成为鬼怪,
小孩子会拍门问人找糖吃;大人则会街上狂热一番呢!好像是庆祝呢!

日本人在盂兰盆会(一般来说是在8月13日~16日)在这段期间的前後,大部分的商家都拉上铁门休息,公司也有3~7天不等的假期,除了让工人回乡团聚,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很多人利用这个长假期,安排到国内或国外旅游。

台湾的鬼月,家家户户燃烧金纸银纸,摆出鲜花素果、丰盛菜肴,
宴请孤魂野鬼、好兄弟们,让他们吃得满足,玩得愉快。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