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中国留学生同等友好’, 我跟儿子说
文章来源: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2022-11-29 09:39:00

人的歧视和偏见是根深蒂固的,只是自己常常都没有意识到。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关于歧视的培训课程,人家举例说明隐性歧视是如何影响人的意识的:如果你走进一个坐满了人的会议室,你意识/注意到会议室多少是女性、多少是男性,说明你心里就有潜在的性别歧视。尽管这有点危言耸听,但有意识的去审视自己习以为常的思维和看问题方式,还是有帮助的。

比如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种族和肤色往往比较敏感。如果要我描述一个人的外表,我会不由自主的先说肤色、再说国籍,而在英国出生的小儿子水儿就不会。如果问及他的新朋友,他会说那个朋友什么方面有趣、他们去参加了什么活动,但不会提起人家的肤色和国籍。被孩子影响,我也尽可能的不去关注孩子朋友的肤色和国籍,但说实话,还是很难的。

水儿小学和中学的朋友都是英国本地人,中学朋友里有一个印度裔,但完全没有华人。这是因为英国华人少,他的学校也不在亚裔多的地区。现在上大学了,学生群体相对更多元和国际化,并且英国的大学存在中国人‘反向留学’的现象(‘反向留学’也是我在网络上看见的一个新词,大意是指出来留学但从班级同学到老师大部分都是中国人)。水儿会怎样看待这些留学生呢?我多少有点担心。

不得不承认,这些年国内发生的一切和中国政府在国际上的表现,让中国在西方国家中的形象普遍负面化。在中国政府和其政策频频登上西方的电视和报纸的时候,海外华人难免有躺枪的时候。前几天我家教练说起在俱乐部更衣室发生的事。当时有几个英国人在那,他们应该是在聊英国政府的对华政策,言谈中说到‘We can’t trust Chinese’(我们不能信任中国人)。教练立即抗议,‘我也是中国人,你们不可以这样说’。那几个家伙立马道歉,承认应该就事论事,不应该泛称到‘中国人’。水儿的好朋友中有一个关心政治、常常抨击中国人权问题的英国孩子。他是那种称为‘主流社会’的家庭出身,父母分别是牛津和剑桥毕业的。他们关心政治、又对中国的印象极其负面,那个孩子估计没少在他的朋友圈里讨论有关中国的热点新闻。那个时候我不太担心,因为水儿和他那帮朋友一起长大,他们的讨论就事论事,不会涉及歧视。

水儿上大学了,面临的环境不一样,我感觉做父母的有责任提醒他。首先,无论是什么国籍,我们是华人。在这点上我希望我的孩子不卑不亢。从对祖籍的了解来说,如果不是对历史感兴趣、也不从政的话,我更喜欢英国的中小学历史教育方法:从看得见的、有关联的开始。我希望我的孩子们知道,中国是他们的父母出生、长大的故土,那里有爱他们的亲人。在疫情前我每年假期都带他们回去,也是希望他们对故土、对老家有直观的、温暖的感受和记忆。我不在意孩子们是不是知道中华民族的几千年历史,也不觉得必须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热血沸腾。与其说要以什么什么为荣,我更愿意他们对那片故土的感受是温暖。

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他们若感兴趣,我当然会全力支持他们去了解;若没兴趣,也没什么关系。至于当代社会的各国政府特征和行为,在一个自由民主的社会,我们有权评论批评任何政府和政策,也容许别人评论和批评,但是,种族歧视是不能容忍的。所以我把教练在俱乐部的例子讲个水儿听,跟他讨论我们自己的立场和对任何涉及种族歧视的言辞不能容忍的态度。

其次呢,我希望水儿把每一个国内来的留学生当独立的个体看待,对待他/她像对待其他同学一样的友好,不带预设的偏见。在当前中西方从政策到文化和观念都越来越对立的大环境下,中国留学生作为一个群体给人的印象,是五味杂陈的。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们自己不希望作为华人被歧视,我们就应该平等友善地对待这些离开家乡来留学的年轻人。

水儿完全认同我的观点,但他也提到中国留学生自成一个圈子,外人是很难插进去的。医学院并没有多少中国学生,所以水儿也只是在迎新周的活动中对中国留学生有印象。‘他们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他们人数不少、扎堆说中文’,水儿说。我好奇:活动的主办方不会试图打破一下这种局面吗?‘没有,至少我没看见’,水儿说。‘我们也觉得不方便去主动接近他们,因为他们都在说中文,我们要是加入进去,他们就得说英文了’,水儿觉得那会给他们添麻烦。我现在对中国留学生抱团倒也觉得没什么关系,他们的群体足够强大,自成一体也不会觉得孤独,挺好的。

对上了大学的孩子,我只能尽可能‘巴结’他们、‘不耻下问’的向他们学习、努力的跟随他们的步伐去了解这个世界,却已经不能‘告诉’或要求他们什么了,最多也就是犹如聊到的种族和歧视问题,讨论一下、希望起到提醒的作用而已。

水儿上大学两个多月了,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之好让我这空巢的老妈很欣慰。尽管聊天的时候也会问起他感兴趣的学习方面的事情,我其实是不担心他的学习的 – 那是他自己和他的老师们的事情~~我比较留意的是他的身心健康。

首先是生活习惯和运动。除了迎新周的疯狂,他仍然能够坚持晚上11点左右睡觉。试了各种健身活动,最后和几个朋友形成了有规律的去大学健身中心游泳的习惯,每周两次。他们的健身中心在市中心的主校园,学生会员年费居然是30多英镑!就我们大学坐落在伦敦外的小城,学生会员年费也要200多镑,8年前我们住伦敦的时候,记得健身中心的会员费是每月就得60多镑。就他们学校给学生的优惠程度,我只能说他们财大气粗了。

其次是吃饭。他的早饭都是牛奶和Weetabix麦片,简单、方便又健康;午餐只能在校园解决,不是汉堡之类的快餐就是三明治;晚饭他自己回宿舍做,从意面到米饭。两个多月了,他带去备用的方便面居然没有动过。有一次看他忙,心疼他还得回宿舍自己做饭,就跟他说如果太忙了就别自己做了,去外面吃。反正在伦敦市中心,只要舍得花钱,是不愁没好吃的。他居然说没关系,做饭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我简直太欣慰了,这些年对他厨艺的培养可以说是成效卓著啊!成就感不在于他的厨艺有多好,而在于他享受做饭。上几个他秀给我们看的劳动成果吧:有五花肉豆角炒饭,豆角炒肉,煎三文鱼,胡萝卜炒鸡肉, 和永远的意面。

前几天在一段50分钟的步行去另一个校园上课的路上,我突然想起上次博文写的‘当气息渐微’, 其中的保罗从本科的文学与生物、到硕士的哲学和科学史、再到医学院的选择。他也许骨子里是想学医的,只是当时不愿意接受看似理所当然的选择。他有一颗敏感的心和一个自由追求的灵魂,而他家的经济状况大概也给了他自由空间,所以他可以在尽情地探索后,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召而选择学医。自由探索是有风险的,探索就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我家老大的一个朋友(不是华人)从医学院四年退学、转法学再次未完成学业,现在好像也还没确定职业领域。

好在自由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有度的。融合中西方文化和教育的华人父母,会不会在把握这个度上更有优势呢?很难说,我觉得我们对自由探索还是很大程度上不认同的,会比较担心孩子会失败或吃苦,在培养孩子自由追求的心态方面不如很多西方父母。这也很难说对与错。 做父母的,在管教/引导和放手之间,只有不断调整去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希望在支持孩子自由探索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们降低风险。每一个家庭和孩子都不一样,除了用心观察体会和不断调整外,实在不存在一个理想的状态。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是不是也挺好?只愿他/她的心是自由的。

这一篇的主题写得好像很离散,但希望大致在父母与孩子的主线上,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