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眼界奢侈么?
文章来源: 御树林枫2011-12-03 07:33:53

旅游和度假不同:旅游是游看世界;度假是远离生活常态。旅游出发前要做足功课,对目的地的景点内容、时间安排、备用方案要考虑清楚。度假则是找个地方“孵蛋”,不考虑时间,只考虑放松,条件允许还能考虑血拚。我觉得旅游也要开销,但花不是奢侈钱。

如今奥巴马的教育改革除了思维能力、解决困难能力以及利用科技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强调了创造发明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全球意识。这当然不是说要走遍地球山山水水,而是强调要能和不同国家、文化、宗教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过不了几年,就不是仅看成绩,而且要考察思维过程和创造力。这些敲门砖,是要靠年复一年的积累。

“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 是中国古人的一种求知模式,也是古人自我修养的途径,即游历和读书。读书实质上是通过博览群书获得间接知识;但只读书是不够的。荀子说“闻之不见 ,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荀子还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所以还要遍游各地,亲见亲历,知识水平就会飞跃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同时接触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文化,领略风俗地貌的差异,思维就会更开阔更多样,更能发展地理解接受事物的多样性。

我曾听过如此言论:“我不需要旅游,只要闭上眼睛就能想像出来一切。”高人啊!也不知道情报部门为什么不聘用如此奇才去替代间谍卫星。似乎人们认为孩子定期去餐馆,学乐器绘画是基本消费,而旅游是奢侈消费。我总觉得开阔眼界,体验外界才对是对孩子更基本的投资,就象给孩子买或借书。一个人的视野和思维是在青少年时期培养的,等孩子自己有经济能力去游历时,孩子的学习模式和眼界已经基本固定。不是所有没有旅行习惯的人都能习惯用旅行去丰富阅历的,就象让一个没有阅读习惯的人在成年以后突然要通过阅读来学习。介时应当 怪孩子么?应当怪家长没有适时用时间和金钱去铸造孩子的自我修养模式。

真的有人离家 10 里就犯晕,走点长路就转筋,一去生处就烦心。借助 GPS 定期参观当地博物馆的新展品、参加附近的不定期活动总能做到吧?偏偏有人乐于没日没夜开牌桌、没完没了地看电视、没心没肺地泡网络 : 自己就没有一双探索的眼睛,如何引导孩子开阔视野?

古人把“行万里路”放在了“读万卷书”的前面。我想是在整个的人生道路上,视野和境界更能决定一生,尤其是后半生。自古以来文人雅士游学;僧道云游。如此“学”的益处大致好处很多:一可亲见亲历,增长见识,谓多见而识之;二是通过游历可以印证从书上得来的 “ 知 ” ;三是通过亲历亲见可以考察事物的变化及其化原因,即孔子讲的 “ 我之游,观其所变 ” ;四是可在游历中将自己的知识和学说施之于 “ 行 ” 。

多年前听过来自一个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全都写在千古铭颂和巨著里),却开发突出不利的贫困县的声音:“这城里人跑到这里来看这些,有什么看的?”天那,其他的你们可以不理解,但不至于和白花花的银子有仇吧?要知道临潼曾经也穷啊,穷得都能修放射性研究所,后来哪个临潼老太太不会几国外语讨价还价?

带孩子走走看看吧。思维和视野可不是上阵前能磨快的枪。

对家暴说不博客文章

  • 遭遇义工,做对家暴说不义工及入组周年感言
  • 关于家庭暴力的迷思(误区)
  • 男女性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异同以及男性受害者的特别注意事项
  • 美加家暴热线和避难所的汇总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