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q.takungpao.com/upload/2009-2-26/20090226125736230.jpg)
(余初游骊山,过华清池,朋友指点弹痕。过山边,复指一陷处曰:“此蒋介石匿身处。”词多夸张,以形蒋之狼狈。是夜余掩书省思:蒋行伍出身,险阻多历,岂不知貔虎之阵,只身难脱,何慌错致此?传闻笔墨,固不可尽信也。展馆资料云:蒋之不死,盖赖延安劝诫张杨,此亦大可疑。以张学良之举措度之,先送蒋回南,后为囚不怨,其本无杀蒋之心审矣。张乃权谋之人[
阅读全文]
二十一史弹词介绍
by:诗性大发小白兔
发现一个好东西,不敢独吞,贴出来和诗友共享。老狼兄说的不错,西江月确实很适合谈史,大才子杨慎的二十一史弹词里每卷开篇几乎都有一两首西江月,这大概就是后来所说的定场诗。还有三国演义开篇的那首临江仙和郭德刚常说的那首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伯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
阅读全文]
ZT:一起读几首西江月(旧贴)作者:易明
西江月一般是讲究对偶的.即使表面上看不对偶,头两句之间也是连贯,呼应的,与律诗里的流水对类似.两句之间的这种相关性,与其他词牌是不一样的.而且,西江月的后两句也是连贯的,第四句好象是第三句的尾巴,有点类似曲艺里的三句半.因而,西江月的特色便是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贯通和顺畅.至于平仄,西江月相对简单,特点是2,4,6平仄[
阅读全文]
![](http://www.baguazhang.cn/upload/qinglongji.jpg)
说戟最为传奇有几个原因,一是它很古老,出土文物证明,远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它已被普遍地用于战场了。二是它的构造很特别:顶端是矛可以突刺,旁边有月牙刃可以砍杀,同时还可以侧挂,后勾,搅锁,击砸...三是历史上用它做兵器的人都是膂力过人,武艺超群的高手,因为只有力量和武功的结合才能发挥出戟的全部威力。四是迄今武林中人对戟法研究已经很深,颇有[
阅读全文]
(老狼序:逢诸诗友学写《西江月》,网上见林彪元帅所作《西江月》二首,堪称巧事。可证武人填词,《西江月》多为首选。红猪手,二锅头,齐眉棍,《西江月》,皆俺所爱,贴来给诸位凑趣!)
(一)
繁茂三湾竹树,
茫茫五哨云烟。
井冈搏斗忆当年,
唤起人间巨变。
红日光弥宇宙,
战旗涌作重洋。
工农亿万志昂扬,
誓把敌顽埋葬。
([
阅读全文]
![](http://3c.cqnews.net/ittx/diy/200812/W020081227562985627711.jpg)
昔红军养精陕西,蓄锐东北。后兵自北起,据辽沈,取平津,势如倚天,一挥而逼中原,皆元帅之功也。至文革,为自保故,甘为棋子,一以敌九,成人之志。九既不振矣,知失其用,以贰位之尊,而竟遁远国者,其无奈乎?
入世威齐三虎,
出山奋取双城。
从容将将骋雄风,
半块金瓯重整。
断戟荒沙遗恨,
孤魂野帐排兵。
风云际遇一棋枰,
进退叹[
阅读全文]
清代袁枚遣兴其一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这是他用来表达自己作诗态度认真的一首诗。可以这样理解到了老年仍像年轻女孩梳妆打扮一样,自己未修改满意之前从不示人。这是对读者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有人吹嘘自己写诗作文文不加点一稿成,表示自己文思敏捷,读了袁枚这首诗应该感到惭愧。袁枚诗佳作不少,但没[
阅读全文]
![](http://3c.cqnews.net/ittx/diy/200812/W020081227562985627711.jpg)
(瓦良格这种题材,觉得用新韵风格一致些。同时俺的新韵没有章法,基本韵母一样,读着顺口就押了,属首次尝试。请有过新韵实践的诗友拍砖。)
银子买通番域
钢绳锁过危峡
蛮龙从此有新家
且换伤鳞败甲
昂首浪中山岳
喷珠天上烟霞
庙堂歌舞正无涯
挥电扬雷谁驾
(传中国几年前从乌克兰买回来的未建造完毕的航母“瓦良格”正在完成检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