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未知有物,井底草翁
博文
(2022-07-20 11:48:52)

现在有一个流行词叫创新,无论什么行业好像不说创新就代表落后,传统文化行业创什么新,能继承下来就不错了,比如孔子的思想,创个新试试,超越一个试试,谁敢说超越孔子,肯定是不怕人被丢到姥姥家。要说创新,只能说作画工具创新了,比如现代,宣纸生宣多,也就是说减少了造纸程序,减低成本,或者原料不够用,生宣比古人多,古人的画很多都是绢上画的。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壬寅夏南山临宋代画家赵令穰《湖庄清夏图》(长499厘米,宽33厘米,纸本),原作绢本、设色,因年代久远,画上绿色已经褪去不少,现收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此画描绘了夏季郊外早晨景色,垂柳拂溪,雾色氤氲,小桥流水,荷叶田田,鸭鸟自在,掩映数间村舍,虽然不见人物,但可以想象到房中的人们把生活融入到天地自然之间,其乐融融的景象。初看此画,不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6-12 17:00:19)
阅读 ()评论 (0)
(2022-04-06 13:37:36)
阅读 ()评论 (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要学习,不要弃之如敝屣,比如《道德经》这本书,尤其那些鼓吹战争的人更要学习一下古圣先贤的智慧,不然一种先进的文化就要丧失殆尽,一个民族就会被其他民族嘲笑。老子说过这么一句话:“战争中死伤众多,要怀着哀痛的心情来对待,既使胜仗,也要以丧事的礼仪来处理。”为什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就是因为有很多象老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庄子:“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人也孰能得无为哉?”天因为无为而清虚,地因为无为而宁静,那么人为什么就不学这种“无为”呢?就是因为有人太想有所作为,才导致人类这么不安宁。魏晋时期因为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现在称之为“魏晋玄学”,当然很多现代人认为“玄学”是迷信思想,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家无寸地牛隐去
舍有千书虎思归。
往事皆如梦,
新年总是春。 画此楚芳姿,
寒冬展绿枝。
草堂无所有,
惟嗅散香时。
壬寅南山 牛往虎来,家家笑语迎元日;
北奔南走,步步汗滴盼一餐。
壬寅南山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1-25 11:18:28)

鹭自古以来在文人画家眼里是一种高贵圣洁的鸟,修长的脖颈,飘逸的羽冠,一飞冲天的气概,引得历代文人墨客,以鹭抒情,留下很多名句,如刘禹锡的诗:“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如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等。“鹭”与“路”谐音,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2-01-12 04:27:02)

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化领域继先秦诸子百家沉寂多年之后的又一次高潮,出现了诸如曹氏父子,竹林七贤,陶渊明,潘岳,陆机等等许许多多的文人雅士。在书画方面,有书圣王羲之,其书法造诣至今无人撼动,还出现了被称为国画之祖的顾恺之,但是他们当今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及《女史箴图》都是后世临摹作品,原作已不知所踪。随着近年魏晋时代古墓的发现,墓中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12-15 14:05:48)

古代科举考试能“位列三甲”是很多读书人的愿望,鸭”与“甲”谐音,故“鸭”寓意科举之“甲”,“鸭”便成为金榜题名的象征。民俗中也有对出远门的人赠送鸭子,以祈祷前程远大。古代称鸭为“凫”或“鹜”,《西清古鉴》记载:“凫之为物,出入于水而不溺。……饮酒者敬能以礼自防,岂有沉湎败德之患乎?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