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慕鱼庄子和他好朋友惠子有一天站在桥上,看着水里的鱼无忧无虑的游来游去,随口说了一句:“鱼好快乐呀”。惠子没事找事,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真会找茬。王阳明有一句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心情高兴时,看鱼当然也高兴,庄子有心情不高兴的时候吗?他老婆死的时候[
阅读全文]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中医药学家,道家,世称小仙翁。因带兵打仗立功屡次被升迁,官至关内侯,他不恋仕途,于罗浮山炼丹修道,研究炼丹术和医学,并常行医于百姓之间。葛洪一生著述颇丰,《抱朴子》,《肘后备急方》为其代表作。葛稚川还是一位大书法家。王蒙的人生经历与葛洪非常相似,做过官,后因社会动乱,朝政衰弱,产生了归隐的念头,于[
阅读全文]

现存《白蓮社圖》有人说是宋李公麟原创,有人说是李公麟外甥张激临摹他的作品,讲的是东晋元兴年间,高僧惠远在庐山东林寺同18位贤士建白莲社专修净土法门,并与陆修静、陶渊明、谢灵运相善的故事,和王羲之《兰亭集序》一样,国宝级作品。历时一个月,临摹完成,收获不小。
宽33厘米长780厘米[
阅读全文]

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提出:“画忌六气:一曰俗气,如村女涂脂;二曰匠气,工而无韵;三曰火气,有笔仗而锋芒太露;四曰草气,粗率过甚,绝少文雅;五曰闺阁气,描条软弱,全无骨力,六曰蹴黑气,无知妄作,恶不可耐。”古人作画标准太高,古人不但聪明,而且异常勤奋。孔子《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五马图》对[
阅读全文]

倪瓒为元四家之一,惜墨如金,自称懒瓒,他那里会懒,只是他的功力已经登峰造极,手轻轻一挥,飞沙走石,气象万千。倪师紫芝山房圖,原诗作有两个字模糊,后世把他的诗读成千奇百怪,没有一个固定样式,草翁不揣愚陋,学倪师大作并修订倪师五言诗如下:山房臨碧海,翳翳紫芝榮。
雲上飛鳬舄,月中聞鳳笙。
术烟生石竈,竹雪洒前楹。
誰見陳高士,熙夷[
阅读全文]

清代王鉴说“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锺王,舍此则为外道”,自伏羲画八卦线条始,到王维,二李,董巨,山水画进入新的里程碑。西画讲造形,国画讲以形写神,造象,大象无形,可惜现在国画界学素描等西方技法太多,把国画的山水画都画成风景画。
有网友问国画什么是造“象”,老子讲:“大象无形”,易经系辞里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
阅读全文]

庄子曰:“道无所不在”,千里问道,所问者,非道也,人也。故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庄子原文:《庄子·知北游》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
阅读全文]

文人画画应以水墨画为能事。墨为黑,为阴,纸为白,为阳。一阴一阳谓之道。
王维说过:“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
明代董其昌更推崇王维是“南宗之祖”,认为“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
黄宾虹先生云:画之不设色而有趣味者为白描。但画[
阅读全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来画家多用梅竹代替柏树,松梅竹岁寒三友,比喻在严酷的环境考验下,还能在一起的才是友。[
阅读全文]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译文:河边的芦苇苍苍茫茫,秋深天气冷了露水都结成了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的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可望不可及。这是一首描写思念的诗,这位伊人,到底在上游,还是在下游?真有这个人,还是想[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