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辛丑上元感赋(依韩偓体)
其一
高树华灯灿烂悬,聊将清句送余寒。皎皎明月可人怜。
拟借禅思知本性,却因白发怅流年。昨宵好梦梦从前。
其二
常见叨叨说应该,多情被恼亦多哀。从来人意费思猜。
三界痴迷皆如是,几番轻信未看开。不知暗处易生苔。
其三
沧海凌波梦未成,徒言蜀道路难行。思乡万里月光明。
尘世有缘人暂寄,[
阅读全文]
鹧鸪天·春思
淅淅暮雨渡春时,
却因杯酒惹乡思。
池塘当是草初绿,红杏多应花绽枝。
风软软,柳丝丝,
牧童俚曲唱新词。
荐盘最爱方挑菜,晴日携诗访故知。
[
阅读全文]
春露秋思
古人常用露水比喻人生,最有名的当推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还有汉代秦嘉《留郡赠妇诗》,“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感叹人生短暂,忧患劳苦,颇带些悲凉色彩。我奶奶不识字,更不会写诗作赋,可她老人家也会用露水比喻人生,而且特高明。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生[
阅读全文]
放刷把
麦田犹冻夜犹寒,几处张灯庆上元。
贫儿无钱买焰火,燃抛刷把求丰年。
刷把子,即农家刷锅洗碗用具,用去过米粒的高粱穗捆扎制成。用至不能再用时,孩子们便收集起来,晒干,留过年时派用场。
正月十五晚上,小伙伴三五成群,带着一年收集的刷把头,跑到村外荒野空地,点燃后抛向天空。嘴里还大声喊着:“刷把子,溜溜灯,一棵黍黍打一升;刷[
阅读全文]
玩香会
狮子高跷跑旱船,欢欢乐乐闹新年。
秧歌这晌才扭罢,锣鼓又喧村那边。
香会,又称乡会、春会,是春节期间一种民间文艺活动。推想大概与古代祭天祭神祭祖仪式有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乡村古风犹存,每近腊月,各庄主事者便召集一些人,筹划玩香会。主要是排练一些传统节目,如高跷,狮子,旱船,莲花落,独木轿,扭秧歌之类。乐器道具都是往年留[
阅读全文]
滴滴金
儿时最盼过新年,不在新衣新帽添。
一溜滴滴花四溅,便引同伴满村欢。
小时候很巴望过年。当然,首先是有平时不常见的好东西吃,尤其是年初一的饺子。有没有新衣服倒不在乎,家里穷,难得有钱做新衣,也就不存奢望了。偶尔添一件新衣服,大人就会千叮咛万嘱咐,别弄脏了,别扯坏了,麻烦的很。其次就是热闹。除了放鞭炮看香会,最吸引小孩的,就[
阅读全文]
满江红·早春
细雨催春,风渐软,淡云浮月。
试看取,岸杨河柳,柔丝摇拂。
冷暖虽知成定势,阴晴犹是难猜察。
旷野间,有背畚牵牛,歌呜咽。
莺燕叫,冰河裂;
芳草绿,樱如雪。
纵余寒料峭,何奈芽蘖。
万壑晴光时隐现,千江渔火纷明灭。
酒微醉,半卧觅清词,将盈阕。
[
阅读全文]
徵招·朔风
朔风吹得千山裂,传言海棠将老。
玄鹤唳斜阳,正烟云飘渺。
寒生霜露缟。
叹萎靡,连绵荒草。
故国情怀,浪高舟远,落花谁扫?
当日谷陵迁,沧桑变,端倪始初曾找。
乱梦尚无成,却鸡窗白早。
百年徒懊恼。
羡烂漫,竹间林表。
天之意,跌宕沉浮,问几人知晓?
[
阅读全文]
寄梦
寄梦天涯鸿雁求,尤思乡菜马兰头。
柳塘浅浅秋眠鹭,槐岭悠悠春放牛。
对酒何曾消寂寞,拟诗枉自说风流。
者番滋味无人晓,夜静星稀月满楼。
叹疫
叹疫难平敢孰求,且将破帽暂遮头。
庙堂道理惟官意,网络新闻尽主流。
风起不知身是草,轭来方识命为牛。
书生爱作兴亡叹,望远须登鹳雀楼。
花事
花事年年信有求,春风又过楚江[
阅读全文]
读望兄新作有感步韵再和
少年意气荷追求,几度奔波渐白头。
曾慕周郎游赤壁,因哀屈子祭清流。
观机难若皋知马,进技未谙庖解牛。
野火春风飘渺忆,梦中犹诵岳阳楼。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