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思集

花兮木兮,若有所知。山兮水兮,若有所思。
博文
读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随笔 其九 士衡缛丽炫诗文,妙笔终难将大军。 擂鼓河桥兵败日,华亭鹤唳不堪闻。 陆机诗文,缛丽繁美,太康风流,亦一时之盛。然词华而气弱,藻绮而意薄,以之处世用兵,豈不殆哉! 附: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九首 斗靡夸多费览观,陆文犹恨冗于潘。 心声只要传心了,布谷澜翻可是难。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读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随笔 其八 骚雅正声遗汉魏,靡浮风气漫齐梁。 幽州一曲传千古,何用黄金铸子昂。 齐梁绮靡,华词丽藻,空洞浮艳,殆无风骨,至伯玉方见雅正,开唐诗清明刚健之气象,功莫大焉。 附: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八首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读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随笔 其七 国风本自出诸野,何止苍凉敕勒川。 墨客文人多做作,信知天籁在民间。 墨客文人多做作,信知天籁在民间。余甚爱西北民歌,每为其苍凉、雄浑、哀婉、深切之旋律所震撼,谓此乃千百年血汗泪水浸泡黄土,悲欢离合积淀结晶升华而成,真国风也。 附: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七首 慷慨歌谣绝不传,穹庐一曲本天然。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读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随笔 其六 潘江陆海一时闻,本应做人如作文。 玩味闲居秋兴赋,堪怜终未得安仁。 读潘岳诗文,叹其清绮而颇具高逸淡远之志,却终因攀附贾氏而败亡。诗言志,本乎诚。然言未可信,人文不一,抑或时也命欤? 附: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六首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读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随笔 其五 步兵清句隐忧伤,白眼徘徊望大粱。 魏晋风流诗药酒,竹林无奈作佯狂。 嗣宗之狂,隐其哀也。《咏怀诗》八十余首,多沉挚幽隐,“羈旅无俦匹,俛仰怀哀伤”,无怪乎其穷途之哭也。 附: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五首 纵横诗笔见高情,何物能浇块垒平? 老阮不狂谁会得?出门一笑大江横。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读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随笔 其四 诗词妙句贵天成,涂抹东施已变形。 君看柴桑陶令宅,门前千古柳青青。 “一语天然万古新”,遗山此一语,道破为诗之真谛也。读陶诗,感其冲淡清远,尤贵其自然真朴也。 附: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四首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读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随笔 其三 茂先本是风云客,慷慨游侠壮士篇。 曾见斗牛升剑气,花间婉约未能然。 钟嵘评张华诗“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似有偏颇。余读其诗,如“长剑横九野,高冠拂玄穹”也。 附: 元好问《论诗》第三首 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 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若何。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读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随笔 其二 史将清拔誉刘琨,七子几人堪与论。 今日学诗多学媚,建安风骨久无存。 刘越石激昂慷慨之士,诗风刚健,然存世甚少。读其赠卢谌诗,不觉悲从中来矣。 附: 元好问《论诗》第二首 曹刘坐啸虎生风,四海无人角两雄。 可惜并州刘越石,不教横槊建安中。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4-11-26 10:36:15)
悼叶嘉莹先生遥闻哀乐声声慢,淡酒黄花祭易安。文脉驼庵怜自继,诗坛马首问谁瞻。百年妙笔昨如梦,一缕柔情今化烟。空对江山悲逝水,西风叶落海河寒。注:驼庵,著名学者、诗人顾随,号驼庵。叶嘉莹先生早年随其学古诗词,奉为恩师。93年叶先生用退休金10万美元设“驼庵奖金”,以为纪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读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随笔 元好问论诗,时有警醒之句,引人沉思。读有所感,随笔涂抹,不知所云,行止由之矣。 其一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代时情一代文。 三百篇传风雅颂,流迁气象各氤氲。 疏凿乎,清浑乎,诗之兴衰,亦天地人之融汇,因时因势,应运而生,各呈气象也。 附: 元好问《论诗》第一首 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 谁是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