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咏二泉澄明如镜照天晴石隙流泉汩汩声甃砌方潭清见底玉堆角井透虚明¹子瞻曾乞甘泉饮²李相屡催灵液烹³茶圣遍尝天下水纯清甘冽秉公评【注】1.二泉有三个泉眼,上泉是园形八角井,中泉是方井,相距一步之遥,同处泉亭之内;下泉是长方池,相距20多米。2.苏东坡有诗“寄无锡令焦千之求惠山泉”,希望求得一斛二泉水。甃砌,以砖石等砌垒的井壁。3.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黄公涧卧云石雨后黄公涧飞流声若雷穿林悬白练漱石立离堆涧底卧云石壑中横斗魁中流为砥柱万劫未心灰【背景材料】1黄公涧畔,苍松挺立,怪石嶙峋,有三角形的卧云亭,点缀在古朴的春申涧牌坊左侧山涧对面,雨后涧水急流飞溅,涧中横卧一巨石,邵宝擘窠书“卧云”两字于石上,故称“卧云石”,石面平坦,可躺可卧。久晴之后的早晨,涧水从石旁缓缓流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惠山胜迹惠山胜迹包括有:黄公涧、卧云石、天下第二泉、惠山寺、二泉书院、寄畅园、陆子祠、碧山吟社、阿炳墓等。黄公涧抒怀惠山东麓树笼烟石级蜿蜒百鸟喧楚相春申观饮马茶仙陆羽听啼猿¹潺潺涧水颇宁静阵阵松风堪雪烦漫步林泉闲一日心随天籁远尘樊²【注】1.陆羽品评天下泉水20种,认为庐山康王谷洞帘水为第一,无锡惠山泉为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为第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借山亭闲情.丁亥.六月(一)亭西借惠山雨后水潺潺坐享松风浴遥看白鹤闲.(二)孤亭名借山年久更难还岂是无诚信易名何等艰.(三).日上岫云收山川透邃幽亭中常作客闲坐话春秋惠山怀古九龙山顶绕轻云雄峙江南独占春泉水扬名因陆羽天关驰誉赖春申¹岩前曾筑湛公宅²松下昔悬苏子巾³五里香塍寒食节百家祀酒溢香醇?【注】1.天关,即黄埠墩,当年运河穿城而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惠山惠山自古喜迎宾不乏名贤与宰臣曾有相卿长寄读¹岂无君主屡游巡²秦王遣将驻山坞³伍相犒军临水津?历代名家留胜迹二泉遗韵最迷人【注】1.唐代宰相李绅、南宋宰相李纲曾经在惠山读书;2.游巡,指巡视。吴王、秦始皇、梁武帝、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宋高宗、康乾二帝都曾到此。3.秦将王翦,曾驻军锡山之麓,曰秦王坞。4.惠山水浜有黄埠墩,是无锡城之天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登惠山诸峰望太湖山色正空濛攀登惠麓东鹧鸪啼不止烟树碧无穷观瀑春申涧听松释梵宫迎眸震泽浪扑面蠡湖风吴越山河秀咸皆入望中【背景材料】古时候的惠山,介于太湖和芙蓉湖之间;登山遥望,一江横垣天际,两湖白浪滔天;山川形胜,独秀江南。故而像春申君、刘长卿、李绅、皮日休、苏东坡、秦观、乾隆、康熙等数百位名人到此游览,留下无数诗篇。其中登山顶留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凄风苦雨不胜愁,
乍回眸,望神州。
云水苍茫,眼底万重丘。
不见一行归雁过,云漠漠,冷飕飕。

茫茫泉路忘春秋。
思悠悠,意难休。
欲梦无望,惟有水空流。
岁岁清明花一束,难寄托,满腔忧。【注】今日清明,因疫情困守墨尔本,不能亲自上坟祭扫,填词江城子思亲一首,聊寄哀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惠山 惠山,以三茅峰最高,海拔328米,四周约20公里,为江南名山之一。《寰宇记》称惠山为九龙山、冠龙山、九陇山;《吴地记》又称作华山、历山、西神山、龙斗山。乃天目山之余脉。 晋代西域僧人慧照建寺于此,故称为慧山,继而改称为惠山。历代帝王、卿相、名人来游者,数不胜数。 惠山峰峦(三首) 惠山峰峦:惠山九峰,最著名者有头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伴奴湾范蠡悄然离开越王,起初在五里湖隐匿,后隐于马山太湖边,人称“伴奴湾”,今称耿湾。下面仿清人陈绍琦所作《伴奴湾怀古》诗:(一)绿水青山胜苎萝鸱夷闲听唱吴歌当年西子浣纱处惟见野凫浮碧波(二)山溪忽涨桃花水门泊孤舟多落花陶器铸模篱傍立人云肖似大夫家【背景材料】无锡马山“伴奴湾”东、南、北三面环山,峻岭延绵,逶迤不绝,正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西施庄 元·王仁辅《无锡县志》载:西施庄,在水东四十里。唐陆光微《吴地记》曰:范蠡献西施于吴,故有是庄。今迁蠡湖水中央。 蠡湖西子庄四面水汪汪 佳丽无踪影荷风有暗香 空空响屐廊静静羡鱼塘 怅望浣纱处依然下夕阳
【注】
响屐廊,在地上凿一个大坑,把大缸放进坑里,上面平铺木板,令西施和宫女,穿木屐跳舞,咚咚回声,称响屐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