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锡山史(一)强秦吞楚时营垒傍山溪名曰秦皇坞时闻杜宇啼【注】
锡、惠两山之间,有沟壑,1949年后掘成映山湖。原来是秦将王翦驻兵处,名秦皇坞。
(二)周秦时产锡争采人麇集夺利动兵刀不时遭扰袭(三)矿尽无铅锡山林方静寂时闻百鸟喧偶有人吹笛【背景材料】
无锡地名的由来,大致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古时候无锡境内锡山产锡,至汉初锡矿已尽,地名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映山湖在锡惠两山之间,古名秦皇坞,原来是秦军伐楚之后的驻军要塞;1949年后,开凿了明净的映山湖,垂杨依依,碧波粼粼,把锡山、惠山之倒影,融为一池,浸于湖底。
(一)秦皇坞夹两山间溪涧潺潺汇百泉碧水粼粼浮日月清波倒映两峰巅(二)映山湖里荡游船锡惠两山飞翠烟放眼四望多古木风清月白听鸣泉(三)桃绽红腮柳笼烟满湖春色有谁怜山边古木浓阴里聆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琴韵空中雁唳伴琴韵调带苍凉叹古今倾诉生平凄楚事直陈人世不平心琴弦切切音悲切寒韵凄凄调郁沈一曲未终心怅怏¹仰天长叹泪涔涔²【注】
1.怅怏,惆怅不乐。
2.涔涔,形容泪、血、汗等液体不断流出或渗出貌。出城谋生搀扶同出城远去是琴声漫步崎岖路蹒跚踩水坑拉场子说唱弹弦样样长苍凉琴韵带凄伤曲终人散皆离去留下铜钱买粝糠【注】
粝糠,杂有糠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二泉映月声声琴韵动人心委宛凄清情不禁如诉生平难得志似叹人世苦浮沉长街踯躅孤单影陋巷徘徊凄楚音格调苍凉引悲恸曲终谁不泪沾襟
苦旅人生苦旅直前行双眼虽盲心底明琴韵苍凉弹不尽直言世道不公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夜归一袭青衫一把琴琴音似诉寂寥心蹒跚步履瘦长影风雨街头夜正深【注】
作者有位忘年交,年届九旬,是阿炳的邻居,阿炳听到他的吵声,能喊出名字。他小时候,半夜半夜梦醒常能听见阿炳拉着二胡,琴声由远而近,琴韵苍凉、悠扬动听。
听松一曲琵琶风入松琉璃世界月当空心随清韵情难抑耳听悲歌触隐衷【注】
风入松,古琴曲名。内容描写月夜弹琴如风吹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阿炳墓
阿炳是近代伟大的民间音乐家,其代表作品《二泉映月》将中国的二胡演奏乐曲,推向了世界,长留人间。阿炳墓位于无锡映山湖畔、黄公涧旁。阿炳墓,墓碑由杨荫浏题写。遗恨寄寓琳宫怀道心¹平生深悔犯烟禁²街头踯躅难消恨人世长留凄楚音.【注】
1.琳宫,即道观。
2.阿炳年轻时交友不慎,沾染嫖娼、毒瘾恶习,以至双目失明。因毒瘾而生其它恶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李绅读书台(一)唐时李相读书台踪影全无空自哀墙上悯农诗一联任人品味任人猜(二)剡川精舍读书台¹事隔千年化碧埃²惟有悯农诗不朽妇孺随口即吟来【注】1.剡川精舍,是是惠山唐代一所寺庙,李绅在此读书,发达后改称龙宫精舍。剡川精舍遗址何在,不详,按记忆应在悯农诗墻附近。2.碧埃,青色的烟尘。【背景材料】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曾任唐朝宰相、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忍草庵怀古 九陇之南忍草庵词人聚会立词坛 去梯玩月通宵饮作画填词整日耽 词客三书金缕曲梁汾新置木神龛 额名留影风流史结社敲韵千古谈 一代文豪遗胜地荒凉寂寞意何堪 【注】
1.顾贞观,即梁汾,自称“天下第一飘零词客”纳兰性德之好友,以金缕曲闻名于时。这涉及一桩科场舞弊冤案:清顺治十四年,顾贞观之好友吴兆骞参加江南乡试中举,后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忍草庵(一)
忍草庵堂貌黯然门扉久锁断香烟贯华空阁无人迹前代风流谁续缘(二)
玩月抽梯人事非高情惟有问冰晖可怜荒草埋幽径当代诗人扫兴归(三)
谈诗论道聚于斯泼墨挥毫无尽期历代斯文鸾集处横生荆棘有谁知【背景材料】
忍草庵,位于惠山头茅峰章家坞山腰,占地约十亩。元至正十年(1350)僧月川在此始建茅庵;明嘉靖三十三年(1543),蜀僧道林复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芙蓉径心花慎自栽寂寞踏苍苔色相全抛弃静虚花自开
古木坡苍苍古木坡神韵若岷峨十老人何在遗诗今尚哦【注】
岷峨,指岷山、峨嵋山。《芙蓉径》
名花夹径栽秋色翳高台
台下行吟者花神莫浪猜【注】翳,(动),遮蔽,掩盖。《古木坡》
林柯满近坡千载映嵳峩
石上留诗处题名半灭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