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梁溪渔夫诗九首(二)《读“西园惨案经过”有感》吴山破碎起烟尘日寇挥刀夜杀人只看西园茶馆血应知残暴世无伦【注】
无伦,意为无可比拟。(三)西园茶馆辱风雨洗无痕血污沾青史今犹扰梦魂

(四)《访西园旧址不见》焦垫西街河已填西园茶馆久沉湮当年惨案几人晓只有冤魂夜哽咽【注】
西园所在位置,已经成了马路。据考察古文化的负责人介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日军制造西园惨案¹》梁溪渔夫孟冬拜月夜沈沈²闯入焦溪更已深利刃横挥刑颈骨刀尖直刺透喉襟声声惨叫摧肝胆处处横尸裂肺心东国兵骄性嗜血西园羸弱命归阴³国无御敌安民力始有腥风血雨淋【注】1.西园,原为焦溪古镇上奚氏宗祠,前几廗开有茶馆。2.书画家落款,农历十月,雅称孟冬,廿六日,雅称拜月。3.羸弱,孱弱、虚弱的意思。羸:léi和“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避日寇至皖南》姚广平(一)东寇侵陵急流离路正赊¹借檐来曝背²旅舍种黄花豺虎犹当道天涯何处家生民尚多难两鬓欲成华【注】1.赊:买卖东西时延期付款或收款:赊欠|赊账|赊销。2.曝背:太阳之下晒背皮。(二)天涯寥落逢除夕坐对妻拏只自怜最是情怀凄绝处旁人犹倩作春联(湖山诗刊续编)《焦溪怀旧》胡南邦一炬焦溪化焦土日军施虐罪滔天摸枪抓役横沟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赠蒋国贞》 吴镛(1889-1971) 月落鸡鸣天起风书生忧国泣孤忠 一腔热血无由洒三径常留二仲踪 【注】
蒋诩,字元卿,杜陵人,东汉兖州刺史,以廉直著称,后因不满王莽的专权而辞官隐退故里,闭门不出。在家门前开辟三条小路,唯与高逸之士求仲、羊仲往来。后来用“三径”意指隐士的家园。
【作者简介】
吴镛,字卓铭,号白玉山人,问业于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蒋庭曜(1898-1979)九首(七)《鞠湖江中见德和轮遇炸,哀鸿飞集于两岸。》淮南草木惊风鹤江渚牙檣逢刧灰凄绝游民图一幅泣声如雨压潮来【注】牙樯,借指舟船。【宋】曾巩诗:“何年南狩牙檣出?六月西来雪浪浮。”(湖山诗刊续编)(八)鼙鼓催残岁两过家山破碎恨如何他时纵有思乡泪怎及今宵落更多(湖山诗刊续编)(九)《山围闻日寇投降》投荒经八载两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蒋庭曜(1898-1979)九首(四)《乌溪西渡》渡河仿佛上青天一道羊肠百转旋晓露起行残照宿回头只隔一溪烟(湖山诗刊续编)(五)《题同邑张君¹梧冈藏书楼》刧火烧残群玉府梧冈何意独巍然牙签缥帙知多少²鬼斥神呵与保全柱下史应逢礼问³壁中书幸有薪传?他时能得东归去肯借由拳写百篇5【注】1.张君:张聿声。2.缥帙,淡青色帛做成的书衣,也指书卷。3.柱下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抗日遗迹〗
焦溪古镇历史上的灾难,数不胜数,150年前经历太平天国战乱,人口锐减三分之二,只能从家谱中窥见一鳞半爪;抗日战争时期,焦溪人民惨遭烧杀,老一辈中亲身经历过的人,尚有健在,记忆犹新。渔夫收集了当时诗人的作品、根据西园惨案、火烧焦溪等有关历史事件,创作了几首诗,作为史料,希望后人不忘苦难历史。蒋庭曜(1898-1979)(一)由高淳至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除夕》蒋廷曜(1898-1979)鼙鼓催残岁月多家山破碎恨如何他时纵有思乡泪怎及今宵落更多注:作于抗日时期大后方。《怀徐茂才一山》吴镛(1889-1971)避乱怆惶海上行层云义簿感生平从今重过分携地泪落山阳笛里声【注】魏晋间,向秀与嵇康、吕安友善,两人被杀,秀经山阳旧居,闻邻人笛声,作《思旧赋》感怀亡友。分携,分别。《雁影》梁溪渔夫声声雁唳泪虚涵眼望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乡思》
太平军攻占焦里,时避乱泰兴(两首)【清】徐永瑞沁芳草木知时节春来又发花王孙归路远消息间天涯矛戟断江浔乡关信久沉客中无别事空羡鸟归林【注】
江浔,江边。《淮南子·原道训》:“游於江浔、海裔,驰要褭,建翠盖。”南朝齐谢朓《临楚江赋》:“冽欑笳兮极浦,弭兰鷁兮江浔。”《中秋将近,寄绵阳故人》梁溪渔夫他乡虽有月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梁溪渔夫两首(一)
《咏朗星家风》身在天涯心系乡倾心公益总思量赠资楼宇扩医院助造厅房作学堂深井穿岩汲净水长街铺管抵寒房阖门三代乐施善徐府家风愈益香【背景材料】
徐朗星和其父思奉是焦溪去上海创业的实业家,解放前曾出资助建焦溪小学、中学,后携眷去东南亚兴办实业;改革开放后,由其子谷华回乡助建小学、中学校舍,扩建医院,新建水厂,铺设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1]
[12]
[13]
[14]
[1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