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张又普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22-01-15 10:00:47)
(251)
内蒙古的森林第一节:历史介绍在中国北部有一块辽阔的蒙古高原,面积大约是27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是1580米。其中外蒙古是156万,内蒙古是118万平方公里。这片土地又平又高,气候恶劣,不适合农业生产,自古以来就是以畜牧业为主。与南方的农业国家中国比邻而栖,形成了双方相互友好往来、通婚、交流、竞争的复杂的历史。汉族人的农业生产比较稳定,单[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2-01-08 08:59:14)
(250)
张又普:中俄边界本文附有五份地图,让人一目了然。遗憾的是本网站不支持插图,如果想要图文并茂的pdf版,请电邮"wahaha_us@yahoo.com"。今日中国的疆域大致是清朝政府时代打下来的基础。17世纪,俄国越过乌拉尔山,征服西伯利亚,开始与中国接壤,于是,双方先后签署了《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界约》,确定了两国的边界,以唐努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22-01-01 09:06:54)
(249)
张又普:湖广债券1911年,为筹资修建湖南到广东的铁路,清朝政府向美、英、法、德四国发行了“湖广铁路债券”,借款总额650万金英镑,年息5厘,四十年到期,本息偿还的最后期限是1951年。后来,美国政府收购了英、法、德三国的债券,所以美国政府和民间散户是“湖广铁路债券”的主要持有者。1911年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新成立的中华民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48)
张又普:敢言彭德怀之二三事我是上小学的时侯知道的彭德怀其人。听说他是十大元帅之一,国防部部长,前志愿军总司令,是个好人。后来又听说他是个反党反毛主席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是个坏人。他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当时年幼无知的我感到非常困惑。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时任红三军团总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1-12-18 08:44:50)
(247)
張又普:方志敏二三事文革前我读小学的时候,就看过传记读物《方志敏战斗的一生》和方志敏的散文《可爱的中国》。从那时起,“铁骨铮铮的革命烈士方志敏”这一印象就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后来的几十年,陆陆续续地知道了更多的方志敏的事迹,这里选择印象深刻的二三事罗列于此,意在提醒当今年轻人,若有兴趣历史知识,应该知道并记住方志敏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46)
张又普:一位红军战士的长征1935年12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在一次报告中首创了“长征”这个词。1936年下半年,分散在全国各地的红军也都陆续来到了陕北的黄土高原,大家终于有时间休息,不用走路,也不用打仗了,延安甚至出现了来陕北考察访问的好奇的外国人。这时,为了扩大影响、争取援助,毛泽东就号召大家写红军长征的回忆和感言。后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1-12-04 08:39:02)
(245)
张又普:阵亡将士名单西方国家有一个传统,每当伤亡惨重的战争结束后,政府和民间都会下功夫调查事实真相,总结经验,还要建立一份阵亡将士名单,写出所有阵亡者的姓名、年龄、履历、家乡、部队、死亡地点和原因等详细记录。用这种方法,寄托人们的哀思,怀念阵亡者所做出的贡献与牺牲,为阵亡者歌功颂德,树碑立传。1994年,我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市(Montr[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2021-11-27 08:09:18)
(244)
张又普:再谈潘汉年2017年12月27日,《华夏文摘》发表了我的文章“潘汉年小议”,链接是“http://hx.cnd.org/?p=148588”。这篇文章的大意是说,抗战期间,受毛泽东和周恩来委派,潘汉年代表延安政府前往南京,秘密会见汪精卫,签署日汪共三方密约,相互停战,事实上结成三方秘密军事同盟。文章发表后,收到许多不同种类的反馈,全都表示文章内容令人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1-11-20 08:10:22)
(243)
张又普:医生的职责故事发生在1979年前后,地点是西安西北大学家属院。那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各项工作逐渐转向正轨。学校老一代的知识分子年老体衰,经过文革洗礼被打翻在地后,大都爬不起来了,刚刚六十出头的A教授就成了西北大学的资深教授。他年富力强,身体健康,活跃在科研和教学的第一线。他的长子与我同龄,是我的好朋友,他们家的情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21-11-13 08:02:57)
(242)
标题:我和黄先生
作者:张又普/柳知青1955年初春的一个早晨,浓云密布,寒风凛冽,东海上的一个小渔岛,船码头空无一人,只听得几声海鸟的凄鸣叫,格外冷清。一个青年男子伫立在海边,远望无际大海,欲呼无声,欲哭无泪。他仰望苍空,默默问道:“天哪!我该怎么办?”回答他的只有东海波涛那低沉的吼声,他知道,自己的生死今后是无法预料的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
[16]
[17]
[18]
[19]
[2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