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博文

诗歌中的佛教因素 佛教对中国诗歌的影响十分巨大。它首先推动了古体诗向律体诗的发展,尤其是极具地域特色的佛教禅宗思想,给诗歌内容以强烈的刺激和渗透,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面貌更加多姿多采。    什么是禅宗呢?它是佛教中国化的成果之一,其特点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r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汉语中的佛教因素 东汉(公元25-220年)初年,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行程中,它和中国的原始教派道教、儒教等嫁接、磨合和改造,呈现出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中国佛教。 首先从我们的日常生活语言中搜索佛教留下的痕迹: 佛教的传入,让佛经、佛教故事、佛偈(jì佛经中的颂词)大量渗入生活,转移成了我们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12-24 09:50:01)

佛教咒语 我虽然不是佛教徒,但对于佛教的劝人从善是认可的。 年轻时候看电视剧《济公》,不断听到济公念念有词,始终不解其意,偶遇佛法普及性文章对其介绍,始知一二。 佛教徒诵念的咒语叫大明咒,由六个字组成:嗡、玛尼、贝美、哞。其含意如下: “嗡”之音在藏语中由阿、欧、玛三音组成,指佛“清静之身、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12-24 09:49:02)

佛门珍宝——舍利 佛教文献记载,佛祖释迦摩尼圆寂火化后,信徒们在他的骨灰中惊奇地发现了许许多多晶亮透明、五光十色、坚硬如钢的圆形硬物。为了表示顶礼膜拜,佛门弟子把这种结晶叫舍利,俗称舍利子,妥为珍藏。 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在公元前544年在库系那拉涅槃,火化后的真身舍利有三种:白色骨舍利;黑色发舍利;赤色肉舍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9)民怨沸腾 蒋介石政府对河南灾情的不负责任,不但使灾区人民对政府失去信心,而且还催生了国军比日寇还要邪恶的结论。 灾年之后的两年之中,在太平洋战场受到重创的日寇,孤注一掷,发动了意欲打通平汉线的“一号作战”行动,建成连接中国南北的陆地大走廊。 历时39天的战斗中,5万日寇击垮了40万兵力的国民党军队,占领了豫中40座城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8)美刊爆料 新闻管制引起了驻重庆外国记者的一片哗然,美国《时代》杂志记者白修德因此亲赴灾区了解真相,大受震动。 在外国记者的视野里,大街上、田野中,倒毙者随处可见,无主的野犬肆意地啃咬死尸。 在当地传教士的陪同下,从灾民的亲历中,白修德了解了灾区人相食的恐怖故事。对当地灾民来说,人吃人已不鲜见,问题只在于是吃死人还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7)媒体失语 公元1942年10月,严冬即将降临。 面对灾民死亡率的急剧上升,河南赈灾会推选杨一峰等代表赴重庆,疾首呼号国民党中央免除灾区的粮赋配额,蒋介石拒不接见。 豫籍国民参政员郭仲隗(wěi高峻)在重庆召开的国民参政会上,谈到家乡的灾情时涕泪四流,但仍得不到积极的回应。 事实上,不是蒋介石对灾情装聋作哑,而是出于对河南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6)蝗灾肆虐 此后,黄河因此连年泛滥,频繁决口。 这时的黄泛区经大旱炙烤后,撂荒的土地又迅速成为蝗虫滋生的温床。 公元1942年的大旱之后,河南的许多地方又遭到了蝗灾。蝗虫来临,黑压压一片,遮天蔽日;蝗虫过后,绿油油的庄稼被啃得精光,让劫后余生的农民欲哭无泪。 灾情恶化后,受灾百姓与战争难民一起涌入国统区,加快了国统区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5)炸坝放水 公元1937年,在日寇的凌厉攻势下,国军节节败退,直到依托黄河天险才略有喘息,豫北全境沦陷。 为了阻挡日寇的疯狂进攻,蒋介石密令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坝,任由汹涌的黄河水奔腾而下,夺淮入海,因此淹没了河南、安徽、江苏的44县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80万百姓葬身黄水。 国军的“以水代兵”战略虽暂时阻挡了日寇的凶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4)旱魃(bá)狂舞 公元1941年的夏秋两季,中原大地滴雨未见,在骄阳似火、旱魃(bá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恶鬼)狂舞之中,肥沃的田地龟裂成块,甚至沙化成不能耕种,原本是粮仓的河南,老百姓在粮食绝收中无以为生。 灾民们宰杀了自己朝夕相处的鸡犬耕牛,卖掉了全家赖以为生的农具衣物,卖出了视为命根子的土地,最后卖出了心头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46]
[47]
[48]
[49]
[5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