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彼岸洋插队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个人资料
博文

14.创历定节 春节为元日,是新一年的开始。但在不断重复的日升月落、寒去暑来之中,定那一天为元日呢? 祖先们不知为此动了多少脑筋。 据说古时候,有个叫“万年”的年轻人,看到节令很乱,众说纷纭,就常常思考一定之规。 一天,万年上山砍柴,坐在树荫下休息。他发现树影的方向和长短,是由太阳的位置决定的。他灵机一动,我为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3.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年终的最后一夜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其习俗也称“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 太古时候,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给它随便起个名字叫“年”。这个怪物形貌狰狞,生性凶残,它遇到飞禽走兽就吃,看见鳞介虫豸就撵。高兴了还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2.夏历与年 春节和年,皆源出种植。 古时候,人们把五谷成熟一次叫做“年”。《说文·禾部》曰:“年,谷熟也。” 在夏商时代固定的夏历中,把月亮圆缺的周期定为月。因寒暑交替一次要经历十二次月圆月缺,故一年由十二个月组成。 夏历中,以每月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为岁首,即一年的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1.一胎计生寿终正寝 公元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这是继公元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实际上终结了中国实行三十多年的一胎化计划生育政策。 中国是当今世界人口最多,自然资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当之无愧的亚圣——孟子 (附视频) 文革中,我虽然“荣获”过“孔老二”称号(详见《忆海拾贝》(24)初呛教改狂涛水),但个人始终没有认真研读过圣人的文章。 偶读《今日中国》刊物,其中大家李荣胜先生介绍“亚圣”孟子的文章,虽然不是直接介绍孔子的,但拜读之后还是受益匪浅,忍不住整理了一下,和朋友分享。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9.赏心悦目《兰亭序》 (附视频) 公元353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在浙江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zhǔ】山下),王羲之、谢安、孙绰、支道林等四十一位名流高士风雅集会。他们齐聚水边游赏嬉戏,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集录后公推王羲之写序。醉意朦胧的王羲之,当场铺开蚕茧宣纸,手持鼠鬚(xū男性面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8.医圣陨落 有一次,秦国之主武王患病,太医们久治不愈,只好请扁鹊来到帐前。 秦国当时的太医令叫李醯(xī),是嫉妒心很重的一个人,他怕扁鹊展露身手后显得自己无能,就怂恿一般文武大臣百般阻挠,说大王的病在耳朵之前、眼睛之下,这样的症状扁鹊未必能除,万一出了差错,就会耳不聪,目不明,于国于己都不利。 扁鹊知道后气愤地将治病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7.起死回生 有一次,神医扁鹊路过虢(guó)国(现在的河南省陕县一带),发现好多人都在忙活祈福消灾仪式,有人因此告诉他,当朝太子已经殒命半日准备入殓了。 扁鹊来到现场,认定太子患的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尸厥”症(相当于今天的休克),虽然看起来像命归西天,但仔细观察,病人还有微弱的鼻息。 于是,扁鹊用磨研的针石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6.讳疾忌医 我知道扁鹊是从中学语文课本中开始的,记得当时读过这样的寓言故事: 扁鹊见蔡桓公。 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指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5.医术高下 扁鹊成名之后,周游列国为君侯看病,也为普通百姓除疾。据说它医术全面,无所不通。当时的邯郸尊重女性,他便投身妇科;当时的洛阳敬慕老人,他就热心治疗老年病;关中的秦国人关爱儿童,他又在那里做起了儿科大夫。不论走到那里,都因他手到病除而名声大噪。 魏文王得知扁鹊弟兄三人都为医中翘楚,便饶有兴趣地和他讨论医术高下的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46]
[47]
[48]
[49]
[5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