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加国无忧》博客的忠实作者和读者。前几天,想想在《加国无忧》上已近两个月不发博客了,就将在《文学城》上刚发的博文,在9月1日的《加国无忧》上重发一次(因为读者群体不同、有这个必要),网管没给发出来、网上见不到博文。查了一下才知道,就在同一天,《加国无忧》发了一则声明:《加国无忧》博客于9月1日关闭,但是保留原有博客功能、网友仍可以上[
阅读全文]

昨天,参加了多伦多一个社团组织的参观加拿大皇家植物园的旅游活动。事先登记报名、每人交5加元。
加拿大皇家植物园位于汉密尔顿市范围内,在去尼亚加位大瀑布的路上。从多伦多的DOWNTOWN出发,一小时即可以到达。
参观加拿大皇家植物园的都是老年华人,一共有两辆大巴、近百人。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是个出外旅游、放松心情的好机会。
[
阅读全文]
回国拜访亲友,会有人有意无意间提及自已的房产,我一辈子所生活在其中的工薪阶层圈子,这十来年出现了异数。暗地里替他们毛估估房产:有的熟人身价已近千万。回想几年前大家还是“脚碰脚”的户头,不免一时“自惭形秽”。钱,对于我们老人其实已经“无所谓了”。但对于在国外生存打拼多年的年轻人,回国后看到同龄人如此容易“有钱”;[
阅读全文]

上一篇博文,曾说自已种的紫珍珠养不成老桩却瘦而长。遍查网上的紫珍珠照片,也都如此。长高了怎么办,只有“砍头”重栽。顾名思义,就是将二三年后的瘦而长的植株,从头向下约5公分左右处一刀切下来,将切下来的头晾个几小时、待伤口“结疤”后,再下到盆中栽种,一次性浇透水,若干天后就会生根,一盆莲座状的多肉植物就重生了。(请见照片[
阅读全文]

虽以此为文章标题“物以稀为贵”,可丝毫没有将来可以卖高价的“检漏”心态,我买此小苗也只用了5元钱。主要是这个品种现在还很少见,却给我买到了、有点得意。
是三周前引进的。那天路过一家花店,看到有一小盆以前从未见过的植物,长着正面暗绿、背面暗红的肉质叶(没有标品种名称),色彩对比鲜明,好奇之下就买了回来。后来[
阅读全文]

多肉植物好种也难种:说好种,是你不要怎么管它,仍然能正常生长;说难种,是要种得长久而外形不走样、或者要做成什么园艺品种,那是有很大难度的。例如,仙人球“金琥”,就是种在植物园的温房中,长年有专家伺侯,也长成了“鸭蛋”形,看各地植物园中那直径一米左右的大“金琥”,很难有正圆形的。
我有一盆“紫珍珠”,想[
阅读全文]

尽管这儿的花店中很少出售文竹,我对文竹却情有独钟。不仅其在案头亭亭玉立、秀色可餐,而且在多伦多用来做盆景的树桩材料很少的情况下,可以拿来做盆景。最爱文竹的发芽和长成叶片:先是象竹笋一样的一根茎出土、很快地不断伸长,然后在一定高度弯成90度角,开始不断地伸展叶片,最后长成象雪松一样成锐角三角形的一扇绿油油的大叶片,并和其它叶片相呼应。文[
阅读全文]

淘到几只火柴盒大小的熊猫模型(陶制),是做玻璃缸型盆景(terrariums)的绝佳道具。又将前段时间捋下来的多肉植物叶片所繁植出的小芽合栽一道,做成个“熊猫乐园”。
两只陶制熊猫,被安放在一块天然成形的小石头上,一高一低。四周的多肉植物小芽,计有“铭月”、“虹之玉”、“紫珍珠”、“玉露”和“筒叶花月”等[
阅读全文]

将整个景物缩聚在玻璃缸中,成了一个小小天地,取名为“荒村野店”。玻璃缸型盆景(terrariums)用了一株“大树”和一个小房屋,请网友们欣赏。[
阅读全文]

最近淘到一个木疙瘩,有完整的山形,上面有峰和沟壑。细细观赏、木疙瘩有两处布滿了绉纹(见照片),就象老年人脖子上的绉纹那样,在告诉人们它的年代久远。
更妙的是,这个木疙瘩象一头大象,主要是有大象的头部轮廓。但仅仅有一点点象、缺大象的眼睛和鼻子、形似而已。
这就象人们在石灰岩溶洞中参观,在彩色灯光的照射下,导游吆喝道:这个象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