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jing_hk

喜欢旅游,喜欢拍照,还喜欢咬文嚼字。
个人资料
博文

抛砖引玉帖。 3月10-19日,香港花卉展在维园举行。 开幕式当天,我成为第一批观赏者。 今年花展以“绣丽绽放、幸福满载”为主题,主题花为绣球花。 满园花卉令人目不暇接,可我对造型优美的花艺摆设情有独钟。 中国插花艺术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现象。在风格上, 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 和摄影作品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3-08 19:32:25)

三月八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公园里,草木复苏、百花绽放。 摘了几朵,献给女神们的节日。 稍稍修饰,匆匆上贴, 表达一个心情哈。(这里有笑声) 陈蓉晖小提琴曲《我的花儿》 1. 2. 3. 4. 5. 6. 7. 8.节日快乐! 9.女神辛苦了!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3-04 18:38:07)

那日翻硬盘,终于找到“她”! 片片拍得真不咋的,可就是有感觉。 身材可人、打扮狂野、举止桀骜, 一看就是位大大咧咧、豪爽泼辣的潮少女。 这些都不算,有感觉的是她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的气质。。。 不敢奢望她摘下墨镜。 1. 2.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3-03 20:53:03)

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于3月4日凌晨3时16分(北京时间), 在桂林医院重症监护室因抢救治疗无效逝世,享年80岁。 在2月19日她发出的人生最后一条微信中,她写道:永别了,我将到天外传歌去了! 二十年前,我和老伴去贵阳旅游。 回程我们选择乘长途客车,次日一早,到达桂林。 在景点“刘三姐大观园”里,遇到黄婉秋。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在人们的记忆里,有很多难以忘却的“那年”。 其中的五味杂陈只有自己知道。 很多往事我们想忘记,却时不时在脑海中映现; 有些往事我们不想忘记,却已静静地埋在记忆深处。 校园生活可能属于后者。 多年来,我去过许多城市,走进过不少大学校园。 拍过校园的风景、校园的宁静、校园的美; 拍过校园的建筑、校园的活力、校园的会。 偶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2-26 19:06:59)

红外摄影是一种较为另类的拍摄方式,利用红外感光设备与红外滤镜配合,拍摄出有别于传统的黑白彩色照片, 拍出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曾经的高手红外梅女士的红外胶片作品很有特色,在摄坛独树一帜。 数码时代用红外滤镜仿制的红外片与红外梅女士的作品没得比, 也不可比。 好玩而已。 1. 2. 3. 4.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回到那年】是一个好的主题活动,众星将发的帖子一定会很有意思。 我试着用活动主题发这帖,大体有三层含义: 其一,”那年“可理解是今年以前的某年。于是,我就用了六年前的照片; 其二,斑竹们发起这个活动,本意是请大家追忆青葱岁月的花样年华,也就是二、三十岁时的 趣闻轶事、难忘经历。若以散文、小说、诗赋、歌曲、绘画形式来表达,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那年的一天,老头老太紧急集合。 “战场”上,上百只长枪短炮对准了三个麻豆。。。 这位麻豆手搭凉棚,招疯影蝶: 业余对业余,放马过来! 1, 2. 3.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2-14 18:16:55)

情人节快乐。 随着衰老的步伐,情人节逐渐远去。 可我还是有情人的: 相濡以沫的老太婆, 还有赖在怀里不肯离去的相机, 日夜有温暖。 贴几幅早先拍的蝴蝶图片吧, 捕捉它们追逐嬉戏的镜头还真不容易。 老了,还是喜欢老调调,有点唏嘘,但应景。 古筝曲《化蝶》 1. 2. 3. 4. 5. 6. 7.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3-02-12 18:36:52)

摄坛拍静物的大师首推清荷女士(seattlelotus)。 她的作品屡屡被1X采用,曾获得多个摄影大赛金奖。 她拍的插花,后期精细,具有风格鲜明的优雅纤细之美。 节后买了两支蝴蝶兰,也学拍静物。。。 差的太远啦! 一只不知地厚天高的猴子,能否引老虎入山?:) 1. 2.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26]
[27]
[28]
[29]
[3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