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心、张天翼的级别
一些文章在讲到56年工资改革作家定级情况时就会提到“冰心、周立波、张天翼等作家被定为文艺一级,政治行政待遇上套靠行政八级,......",事实是冰心和张天翼都是定的行政级别:9级,见图1、2。
图1
图2
所以文艺1级相当于行政9级,当然两者工资额差不少:文艺1级:333.5元,行政9级:243元。行政待遇文艺2级相当于行政10级,文艺3[
阅读全文]
50、60年代京剧名家的工资级别
介绍一些京剧名家(文艺3级以上)文革前的工资级别和角色专长
梅兰芳旦角,文艺1级;
程砚秋旦角,文艺1级;
尚小云旦角,文艺1级;
荀慧生旦角,文艺1级;
马连良老生,文艺1级;
谭富英老生,文艺1级;
杨宝森老生,文艺1级;
周信芳老生,文艺1级;
盖叫天武生,文艺1级;
高盛麟武生,文艺1级;
袁世[
阅读全文]
同门院士一览
不少网友对同门院士信息有兴趣,现综合资料和网友提供的信息,把出自同门的院士列出如下:
说明:院士只记50年代的学部委员(包括55年的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和80年后增选的中科院学部委员以及改名后的院士与后设立的工程院院士,不包括外籍院士等其他院士。同为50年代学部委员的用红字;2000年以后增选可能有遗漏,请大家补充。
一、夫妻院士[
阅读全文]
精英满庭的家族
在悼念柯俊院士一文跟贴中,西北提到柯前辈家是“一门三院士”,以前也有网友贴过梁启超家也是“一门三院士,九人皆才俊”,其实在上世纪初起这种精英满门的家族还有不少,一是这种家族重视教育培养(也有条件),二是那时讲究门当户对,望族联姻名门,犹如锦上添花,就更耀眼了。我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也看到有好几家这类家族,[
阅读全文]

50、60年代军队干部的行政级别和军衔的关系
在谈到军队级别很多网友习惯把级别和军衔挂起来,如:少将7到9级大校是9到10级,上校10到12级等。再比如,查找“魯瑞林”,你会看到“全军唯一享受中将待遇(行政6级)的少将级军官”的说法,但这类说法是不完准的。
在50年代,军队并没有实行(国家)行政级别,52年定的是军队级别:军委主席级,大[
阅读全文]
音乐学院文革前3级以上教授简介下面是中央、上海音乐学院文革前3级以上教授名单及简介。评为3级教授以上的都是20年以前出生的资历,相比一些30年左右出生的演员就评上文艺2级、3级,在学院评3级以上难多了。中央音乐学院:马思聪(1912年--1987年),作曲家、小提琴家,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行政6级。
吕骥(1909年--2002年),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行政7级。
阅读全文]
上海评弹团部分演员的级别
robato兄转帖的“蒋月泉与名花任文芝”一文中,最后提到了很多评弹演员,现把他们50年代的工资(包括保留工资或津贴)和级别列出和大家分享。(并附上加津贴的评论)
刘天韵(团长),文艺3级,工资410元;
唐耿良,文艺3级,工资410元;
蒋月泉,文艺3级,工资410元;
严雪亭,文艺3级,工资410元;
张鉴庭,文艺3级,[
阅读全文]
50、60年代部队从事文学艺术工作部分人员的级别
上次在讨论“50、60年代全国文学艺术界人士级别”时,网友萧岚问过“部队文学艺术者的级别”,现在把找到的一部分资料列出供萧岚网友和大家参考。部队从事文学艺术的,大部分定的是行政级别,大部分也有军衔,我把级别不确定,军衔知道的也列在后面。我尽可能列出他们的主要作品。
所列职务是和当[
阅读全文]
文革前一些著名乐团指挥的级别
上次贴了“文艺界人士的评级”时,有网友问到上海交响乐团指挥黄贻钧,司徒汉(没在名录里)的级别,现把查找到的那时著名的一些指挥的级别列出,并附了各位的出生年份,这些指挥按资历和文艺界其他行业的相比,级别一般评得不高。
黄贻钧,1915年出生,上海交响乐团指挥,文艺2级。
陈传熙,1916年出生,上影乐团指挥,[
阅读全文]

郭兰英的级别怎么评得这么高?
郭兰英是1929年12月出生的,50年代20几岁就评了文艺2级,同时期高校评的教授2级以上最年轻的也出身于1920年前。戏剧界(特别是京剧)有些名演员年纪轻,工资级别高,那是因为他们有保留工资的缘故。郭兰英从华北联大文工团到中戏附属歌舞剧院、中央实验歌剧院应该没有保留工资的情况,评文艺2级确实高了点,比较其他的歌唱演员就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