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毛囡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前面的贴中我提过,有的单位同时实现行政级别、文艺级别、编辑级别和高教级别工资标准。图1,2是一份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工资单:在这个工资单里,严文井、韦君宜、周游是行政10级的工资;聂绀弩、楼适夷是文艺2级的工资;而屠岸的是编辑5级的工资,萧乾的207元是高教研究4级的工资。所以只列出工资额,不写级别,要花些功夫才能确定是什么级别,比如这里李曙光的162.[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7-05-06 19:44:43)

林斤澜是1938年秋就入党,1949年起就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组从事专业写作的蛮有名的老作家。57年“漏网”没被划为右派,但他的级别是文艺8级,好像定的很低。没看到有什么说法。按他这个情况,是可定为文4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图1是一份国家文物局的干部资料,你能认出任资斌前2个字吗? 再看这一份:图2 你能告诉我编号第5的那位叫胡什么? 上次有网有问峻青的级别,你能看出图3是他的工资数吗? 如果写名字的人写得端正些,就不用猜了。 东方歌舞团原副团长卫x东?几位文艺7级也看不清名字。电影局和美术馆的2位11级干部也看不清名字。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草明到底是文艺2级还是文艺4级?查找文学艺术界人士级别比找高校教授级别更难。主要是同一单位的可有不同的工资标准:有的拿行政级别,有的定文艺级别,有的拿编辑级别工资,还有图书博物的工资标准,所以有时看到某人的工资,也要花些时间确定是什么级别。基本的工资标准我都列出过:除了编辑和图博类的,但由于党员行政干部减过薪,定文艺编辑图博级别的党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4-20 09:05:29)


图1
楼下网友讨论安志文的级别,这是我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对文革前的工资级别标准等我发过几篇文,还是未能全部搞清,因为工资系统和职务级别的关系太复杂,大部分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一职可有几个不同的级别,如正部级4~5级;副部级5~8级,正局级8~10级;副局级9~13级,等。见图1。

如ireadwrite所说:政务院副秘书长一职,是副部,但可以是某正部级的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4-02 16:35:21)
再聊聊评级问题
昨天贴了文学艺术界人士级别,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兴趣也提了一些问题,现在说明一下,由于能收集的资料有限,列出的只是一部分人,另有少部分资料还没整理,以后再加上。如有网友指出:评高级别的主要是延安回来的,以及国统区的左派人士,私营剧团的大牌艺人。戏剧、电影导、演员的级别评定不确定性大,文联有职务就容易确定。根据“工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50、60年代全国文学艺术界人士级别
56年评级时文学界很多人可选行政级别或文艺级别:如邢野可选文艺3级,但他选了定行政11级。文艺3级的工资要比行政11级多不少,选行政级别是考虑政治待遇。文艺1级工资接近行政6级,但政治待遇是靠行政8级,文艺2级靠行政9、10级,文艺3级靠行政11级,文艺4级靠行政12级等,例见图1:雷加填的是行政11级文艺3级。 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5)

50、60年代全国各类工资标准补充介绍(二)2.高教、医卫、工程先讲高教教学工资标准:该标准从56年制定后一直到70年代后期没变动过,比较简单。工资标准见表1:这是教学人员的标准:教授:1-6级,副教授:3-6级,讲师:6-9级,助教:9-13级。
科学院研究员系列的工资标准和高校同级教学人员一样。
56年定级后,有一部分人员在以后几年升职升薪过,但1964年起又规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50、60年代全国各类工资标准补充介绍
几月前曾贴过50年代行政、高教、医卫、文艺级别工资标准介绍,现在归在一起作些补充。1.行政工资变动过程:废除积分制后第一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资表是1955年8月发布的(见表1)。这份包括了行政1-30级的工资标准,没分地区差别,1级560元,2级500元,3级440元,5级340元,。。。和很多文章中提到的数据相符:如“郭沫若科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今天有点时间,八卦一下 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1929年12月出生,文革前的文艺二级,她这个资历(年龄)那时评到二级在文艺界也不多的,高校系统1920年以后出生的资历好像没有被评上二级教授的。这没有什么可八卦的,但我查到一份资料(见图一),产生了一些疑问。 图一
1.网上资料说郭兰英无子女“...郭兰英和第一任丈夫方浦东(笛子演奏家)先生的孩子曾经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1]
[62]
[63]
[64]
[65]
[>>]
[首页]
[尾页]